李世民回到御书房,坐在御案前沉思当前的情况。 目前的大宋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些尸位素餐之辈。 他们要么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要么整日浑浑噩噩,对国事毫不关心。 本想着借秦桧夫人王氏煽动议和派罢朝逼宫之机,将他们一网打尽,未曾料到还有白时中这只老狐狸隐匿其后。 而且,就目前李福全所查到的情况而言,汪伯彦与秦桧二人不过是白时中的马前卒。 只是汪伯彦与秦桧二人已被斩首,若想找到白时中勾结金国大臣时立爱的罪证,几乎没有可能,除非白时中自己露出破绽。 不得已,李世民只好削弱白时中在朝中的影响力。 这正是他罢黜白时中太宰之位,提拔李纲和陈东的缘由。 况且,李世民手底下能真正倚重的大臣实在寥寥无几。 若是一下子将议和派官员全部拔除,朝堂上将陷入混乱,诸多事务恐无人处理,导致朝局更加动荡不安。 因此,李世民只能循序渐进,先扶持李纲和陈东在朝堂站稳脚跟,逐步培养自己的亲信力量。 可仅仅依靠他们二人,力量还是太过薄弱。 让肃王赵枢留在青州辅佐张叔夜,也是在培养他。 李世民希望赵枢能在地方治理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日后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赵枢深知自己皇兄的良苦用心,在青州兢兢业业,凡事皆亲力亲为。 遇到自己不懂的,便虚心请教张叔夜。 张叔夜也不藏私,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倾囊相授。 刚经历蝗灾过后的青州,在他们二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恢复了生机。 而且,由于当朝亲王亲自吃蝗虫,还把炸蝗虫和烤蝗虫变成了一道美食。 肃王赵枢的名头在青州竟一时盖过了当朝皇帝。 赵枢心中惶恐,害怕因此被自己皇兄怪罪,于是特地上呈奏折解释。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奏折,脸上却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他却并未因此心生猜忌,反而对赵枢在青州的作为感到欣慰。 赵枢一心为了大宋,为了百姓,这正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 李世民将奏折放在御案上,铺开信纸,提起毛笔,给赵枢写一封信。 吾弟赵枢: 闻你在青州之功绩,朕心甚慰。 你兢兢业业,亲力亲为,与张叔夜携手让青州重现生机,朕深感骄傲。 你之努力,百姓看在眼里,朕亦看在眼里。 你以亲王之尊,亲尝蝗虫,引领风尚,此等勇气与担当,实乃大宋之幸。 然,切不可因一时之成就而心生懈怠。 如今朝堂局势复杂,朕虽努力整顿,但仍需你继续成长,积累更多经验与智慧。 日后,待你归来,朕盼你能以更强大之姿态,为大宋之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朕知你一心为了大宋,为了百姓,此等忠心,朕从未有过丝毫怀疑。 望你坚守初心,勇往直前。 兄 赵桓 写完信,李世民仔细吹干墨迹,命人快马加鞭送往青州。 数日后,信送达青州赵枢手中。 赵枢展开信纸,读着兄长的勉励之词,眼眶泛红,心中涌起无限感动与决心。 得到皇兄的支持与认可才是他最渴望的。 赵枢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愈发沉重,他暗暗发誓,定不辜负皇兄的期望。 而在京城,李纲和陈东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纲上任后,立即下令彻查原青州知府刘莽,上奏青州发生蝗灾的奏折被截留一事。 只不过查到最后,只抓了一些充当替死鬼的小鱼虾。 李纲无奈,连忙把查出来的结果呈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这份结果,只是笑了笑,“李爱卿,这个结果朕早猜到了。 白时中那老狐狸如此狡猾,又怎会轻易让我们抓住把柄。 不过,此事既然已起了头,就断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李纲抱拳应道:“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全力,揪出幕后真凶,还青州百姓一个公道。” 李世民微微点头,“朕相信爱卿的能力,只是此事需小心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打草惊蛇。 那白时中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李纲深知其中利害,郑重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会谨慎布局,逐步瓦解他们的势力。” 此时,白时中在自己府中也得到了消息。 他坐在太师椅上,眯着眼睛,冷哼一声:“哼,赵桓小儿和李纲想要对付我,可没那么容易。” 说完,对身旁的亲信阿福吩咐道:“阿福,给本太宰磨墨!” 阿福心中满是不屑,这老东西被罢黜了还自称本太宰。 心里想着,阿福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小心翼翼地磨起墨来。 白时中一边磨墨,一边暗自思忖着:“那刘豫如今是个隐患,得尽快除了他,以免坏了大事。” 想好对策后,他奋笔疾书,将阴谋诡计尽书于纸上。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写好信,白时中把信递给阿福地说道:“速将此信送到开封城南邓记肉铺掌柜的手中,不得有误!” 阿福恭敬地应下,转身出了府门。 一到没人的小巷,阿福便左右张望一番,然后迅速把信交给了李福全派来的一个小太监手中。 李福全拿到信后,不敢耽搁,立刻进宫面圣。 “陛下,老奴幸不辱命,拿到了白时中的密信。”李福全跪地呈上信件。 李世民展开信件,看罢,将信递给李纲,“李爱卿,你且看看。” 李纲双手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越看越心惊。 看完后,他刚要开口,李世民却先说道:“大伴,把这信封好,还给白时中的亲信,让他按白时中的吩咐送去。” 李福全应声道:“遵旨。” 李纲不解地问道:“陛下您这是?” 李世民微微一笑,目光中透着睿智:“朕要放长线钓大鱼。” 接着,李世民目光投向李纲说道:“李爱卿,朕罢黜白时中,绝非只是为了单单提拔于你。 朕借青州蝗灾之事罢黜他的太宰之位,令其在家中思过。 便是要让他误以为朕已对他放松警惕。 如此,他才会放松戒备,与时立爱联络,谋划更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而朕正好借此机会,顺藤摸瓜,将金人安排在大宋的奸细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李纲听完,心头一震,恍然大悟,连忙跪地行礼道:“陛下英明神武,谋略深远。 臣愚钝,竟未能领会陛下的深意,实在惭愧。” 李世民亲手扶起李纲,说道:“爱卿一心为朕分忧,忠诚可嘉。 如今知晓也不晚,后续之事,还需爱卿与朕同心协力。” 李纲感激涕零,郑重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重托。”喜欢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