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熊儿是你外甥,你就如此偏颇,熊儿是你外甥,他还是朕的儿子呢! 易学宫是大汉门面,诗词一道不分亲疏,不然,朕也去说朕要比司马相如强了,你说是不是? 此道达者为先。” 刘彻一伸手,“把熊儿提的字拿来给朕看看,朕保证不笑。” “陛下,此事可稍等。” “等?有什么好等的?” 刘彻憋了一天的劲,要以此句挣把大脸, 让朕等?等不住! 卫青左右看看,低声徐道, “您所书词句,微臣以为,稍有不妥。” 闻言,刘彻看向卫青的眼神怪异, “哦?此言何意?” 见卫青谨慎抿着嘴,刘彻抬手将包桑和赵充国挥退,没有卫青的时候,亲昵叫赵充国好将军,来了卫青,刘彻不多看赵充国一眼。 等到宫殿内,只剩下刘彻、卫青二人后,刘彻淡淡道, “仲卿,你看出不妥了?” “是,”卫青直言道,“您写聚学淬词,以业为尊,会不会与您曾言独尊儒术的尊,有些冲突?” “仲卿,不愧是你啊,连朕如此小的心思都看出来了。” 独尊儒术的尊,尊的是儒。 刘彻所提字,又点到了尊字,前又有聚学在前,尊的就不一定是儒了。 并非是卫青咬文嚼字,而是卫青提前意识到此诗句一公布,未来必会有人咬文嚼字,君主所言,微言大义,每一个字都暗藏深意, 以卫青对刘彻的了解,绝不会凭空说出这几个字,一问,果然是有深意, “微臣担忧太学院那...” 刘彻霸气道:“儒学是朕尊的,太学院也是朕设的,有什么不满来找朕就是,朕还怕他们闹?” “微臣倒不是此意,您也定不会惧怕儒生,只是微臣不解,太学院和易学宫....” “哈哈哈哈,仲卿啊仲卿,要不朕最看重你,你最懂朕啊!” 刘彻开怀大笑。 一个尊字,是否会得罪太学院?对刘彻来说确实算不得什么,他天不怕地不怕!但,如此行事也不符合刘彻的风格,刘彻每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其目的, 眨眨眼, 刘据反问道:“你还记得熊儿小时,将董仲舒惊住的那句话吗?” “微臣如何能忘?”卫青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 此句将蒙在神秘帝王术上的布罩,些微掀开一角,给世人得以窥其径, 不仅是汉家自有制度,凡是劳心御人者,都应行此法。此句的妙处就是在“杂之”二字,皇帝的招数一定要多、也一定要杂,纵观历史,哪位雄主不是雷霆雨露,只懂一道,却不知杂的皇帝,水平就太低了。 刘彻眼中闪过骄傲,“此言朕也是很久之后才听到,朕很少教熊儿这些,他自幼就会,这不是天生的君王是什么? 你再想想,朕所说的是二事吗?” 卫青恍然, 聚学和尊儒,对于刘彻而言,都是一事。 刘彻尊儒而不尽用儒,汉代的儒学也和孔子儒家的思想有了差异,甚至可以说,除了通用教材一样,内里根本是两种学说, 刘彻用此语,无非是要阐明一事, 汉家尊的是显学。 何谓显学,不说虚无缥缈的, 谁能在学宫内舌战群生,引得众人拜服,他的学问就是显学。 卫青似乎可以看到,有此句挂在学宫内,光一个尊字,就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文人争斗在笔墨口舌间,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况且,武人相持总会分个高下,而文人呢?并无一个为之公允的标准,谁也不服谁,故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 卫青感叹道:“陛下,学宫开辩之日,定会鼎沸啊。” “哈哈哈哈!这就是朕要的!” 反正刘彻看热闹不嫌事大。 “现在你能把熊儿写得给朕看看了吧,朕给他改改,没准就更好了。” 现在小猪膨胀得很,接连做出好词,让他自诩诗赋实力虽不及顶峰得寥寥几道身影,但也算俯瞰众生了, 见卫青掏出简牍,刘据一把抓来,解掉其上的丝绢,说道, “这诗词啊,最重要的是意,以前朕拘泥于用词,反而没把意表达出来,可想要表达出意,最后还要用字,非得一字一字雕琢不可,朕此前心中无意,现在已知晓.....” 说着,停住动作,看向卫青,卫青也适时的问道,“陛下,您知晓何事了?” 刘彻神秘一笑,“在有意无意间。” 卫青听得一头雾水,他平时很少说些耍帅装腔的话,自然更听不懂陛下的机锋,什么叫有意无意间? 见到卫青懵懵的,小猪又开心了, “等到你下次来找朕玩,再细细地跟你讲,省的一次把事情都说透了,你就不来找朕了。” 说笑间,刘彻把简牍打开,还没看,先把玉笔提起,活像要批改试卷的小学班主任,已经预判到要大修大改了, 等到落眼,刘彻笑容僵在脸上,卫青也是蔫坏,眼睛都不眨望向陛下,还茫然问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怎么了?你怎么不笑了?” 刘彻是笑不出来了,玉笔微抖, 沙哑道, “真是熊儿写得?” 没等卫青回答,刘彻自问自答道,“除了熊儿写的,还能是谁写的?” 如人道洛阳花似锦的句式差不多,如此平铺的作法,这个时代除了刘据,没人这么作诗。 这让刘小猪更难以接受, 论辞藻,刘据用词质朴,定然不如刘彻。 可若是气象格局... 秒了啊! 刘彻还在这儿期待诸学斗得头破血流时,刘据却将视线放在了更高的层次,现在诸学之论,是为了家国情怀,格局就是比刘彻的高一层! 刘彻抬头看向卫青,眼神已无信任, “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卫青茫然道:“微臣不解陛下是何意,学宫初成,我先去宫内寻熊儿赐字,紧跟着又来找陛下赐字,此间绝无耽搁。” 刘彻知卫青说得不似作假,简牍上的墨迹尚且未干透,心中更难受了, “你读过此句吗?” “读过。” “你觉得如何?” 卫青如实道, “微臣不懂词句,但读过熊儿所写,微臣便想尽忠报国。” 刘彻感叹:“这就是熊儿的厉害之处啊。” “您写的也是极好。” “容朕再想想,再改改。” 刘彻用玉笔挠头,本以为自己触碰到了诗词的更高境界,现在一看,还是差了些,熊儿竟连打磨辞藻都不用,便能将胸中气象尽显,这是什么境界?恐怕都要到山顶了! 此词句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极有趣的。 小猪无奈, 熊儿怎么就是朕的子嗣呢! 转念一想, 就应该是自己的子嗣!若不是刘家的种,那才坏事了! 这使得刘彻对熊儿的感情,总是矛盾。 “你今日没什么事吧。” “家中...” “家中有何事你告诉朕,朕托人替你传话。” “陛下只需告诉微臣夫人,微臣找熊儿赐过字了。” “好,还有别的事吗?” “没,没了,陛下您这是...” 刘彻起了争心, “仲卿,今天你哪都不许去,就留在朕的身边,等朕写出好诗句,才放你走。” “这....”卫青还想回去媳妇孩子热炕头呢,谁和你刘小猪独处宫内,“可是,陛下,微臣不懂诗句,哪里看得出好坏?” “这还不简单,何时你看朕的诗词,有了想要尽忠报国的心情,何时就对了。” 卫青:“.....” 刘彻又说:“你也不许骗朕,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朕一眼就能认出。” “是,陛下。” 卫青苦涩道。 ......... 身毒 “吱呀”一声,关押安东尼的门被推开。 安东尼就如警惕的波斯猫,瞬间靠在墙上,毛发竖起,现出凶狠的表情,死死盯着走入的身影。 张骞走入,看到吃干净的饭菜,又看向红发女人背在身后的手, “你不想死。” 并非是询问,而是再陈述一件事实。 安东尼绷紧身子, “你是谁?” “张骞。” “你就是张骞!” 安东尼惊呼,将背在身后手中握着的尖刺捏得更紧, 最终,还是无力的掉在地上。 “你还不算傻。” 张骞赞许道,捡起一枚用银线搓成的足以刺死人的细针,银线是送来餐盘边上勾的,有心之人抽出来便可捏成武器, 红发女人没用来自裁,也没用来刺杀张骞,是最聪明的做法。 “我知道,你们汉人都很狡猾。” 张骞笑了笑, “用智谋更好些,我权当你是在夸我们了。” 安东尼抿嘴,不发出声音,面对张骞,她显得压力极大, 眼前这个男人散发出的压迫感,甚至比万王之王还要巨大! 她只能观察张骞。 暗道, “汉人俘虏了我,竟什么都没对我做,张骞是最狡猾的汉人,安息国没人能斗过他,恐怕,这次很危险了。” 安东尼不了解汉人怎么处置俘虏,可她知道安息国处置俘虏都是极凶残的,俘虏的地位比奴隶还要低得多,汉人对待俘虏只会更甚。并且,万王之王在安息国内对汉人的宣传也极糟糕,像儿单于这群战士,经过圣·克伦抹黑,不仅吃人肉,还喜欢割人乳,怎么变态怎么来.... “我本以为,推门走进会看到一具尸体。” 张骞平淡道。 闻言,红发女人脑袋轰得一声,拆下银线时她还不确定,现在她无比确定, 汉人就是想让她自杀! 只是...为什么?! 这太不合常理了! 再怎么说,她也是安息的将军,手里是有权力的,对安息也了如指掌,汉人不该不审问,或是以她为要挟向安息要钱,甚至....遭受更残忍的待遇。 但,汉人却什么都没做, 只扔给你一把刀,其他任由你选择。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安东尼缓缓睁大美眸, 她终于明白汉人是怎么想的了,一个让她不想承认的事实, 为何汉人对她什么都不做, 因为, 不在意。 对,就是不在意。 完全不需要通过一个安息将军,去了解或是要挟安息什么事, 有你,没你,都一样。 大汉完全以强者的姿态凌驾在安息之上! 想到这,安东尼手脚发凉,深深的绝望笼罩着她,本以为安息最起码能与大汉过几招...汉人如此狡猾谨慎,现出这种姿态时,就意味着,安息被玩弄在鼓掌之中。 张骞眼露精光,直视着安东尼, “为何没死?” 安东尼沉默,身体放松, 老实回答道, “我不想死。” 张骞眼神稍有变化, 被俘虏到敌营,无论如何都不想死吗? 此女子...不简单。 “你也回不去了。” 安东尼咬牙问道, “你要把我送到哪?” 张骞呵呵一笑:“送你一场富贵。” 转身离开, 留下两个字, “中原!” 张骞走出,堂邑父神头鬼脸的凑过来,带着酒气, “嘿嘿,将军,是不是很美?” 啪! 张骞抽了一下堂邑父的头,堂邑父捂着头, 委屈道, “将军,您打我干什么啊!我又没做错事!” “你说错话了。”张骞道,“将大秦送来的宝物挑出最精美的,和此女一起走水路,争取入冬前就送进京。” 听到这话,堂邑父瞬间就清醒了, “您是说?!” “我们在海外总是花着陛下的钱,却不见回报,此战可大振人心,我们也能为陛下提提气。” “不是,不是,我不是说此事,是,是那女人!” 张骞笑了笑,笑得真的很狡猾, “陛下收不收她,是陛下的事,不过,此女意义非凡,收入后宫中也是合理。” 堂邑父张大嘴巴, 怎么一个战俘,转眼就要成皇妃了? 张骞拍了拍堂邑父的肩膀没说什么, 卫青卫家早晚支着史皇后,霍家还有个霍嬗儿,东宫一众又与钩弋夫人自小相识...张骞最后悔的是光生儿子,没生个女儿。儿子再培养,武能培养成大将军卫青吗?文能培养成霍光吗?很难的啦! 现在是生女才贵啊,直接送到宫中嫁给陛下了事! 常年在外,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落后版本太多了,再不找补找补,以后咋混啊?!喜欢家父汉武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家父汉武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