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的秋天,罗马城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 完成对英吉利的访向,湖南提督周宽世在回国途中携女友露西访问了梵蒂冈。 周宽世站在梵蒂冈城墙外,抬头仰望着这座欧洲精神核心的宏伟建筑群。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袖中那份沉甸甸的礼单,三千两黄金的捐赠凭证,这是他获得进入梵蒂冈图书馆禁区的通行证。 "大人,主教已经同意接见我们了。"随行的翻译低声提醒道。 周宽世微微颔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特意为此次访问订制的深蓝色锦缎官服。 作为湘军将领,他本不该出现在这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但朝廷急需欧洲的钢铁与火炮技术,而他又通晓一些洋务,这才被委以重任。 穿过圣彼得广场时,周宽世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 广场上矗立的方尖碑在阳光下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四周的巴洛克式建筑气势恢宏,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这里的一切都与他熟悉的东方建筑风格截然不同,没有飞檐翘角,没有雕梁画栋,有的只是笔直的线条和夸张的立体感。 "欧洲人用石头说话,"周宽世在心中暗想,"而我们用木头和笔墨。" 进入教皇宫后,周宽世被引入一间装饰华丽的接待室。 墙上挂满了宗教题材的油画,天花板上绘着繁复的湿壁画,讲述着他看不懂的圣经故事。 空气中弥漫着熏香和古老羊皮纸混合的气味,让他不自觉地皱了皱鼻子。 "提督阁下,欢迎您来到上帝在人间的居所。"一位身着红色长袍的主教推门而入,用流利的拉丁语说道。 翻译迅速将话转述成中文。 周宽世行了一个标准的拱手礼:"蒙特尼格罗主教,久仰大名。感谢您拨冗接见。" 主教年约六旬,面容慈祥却眼神锐利,胸前挂着一个精致的黄金十字架。 他微笑着接受了周宽世的礼节,然后示意侍从端上一个镶嵌宝石的盒子。 "您慷慨的捐赠将用于修缮我们的孤儿院,"主教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份精美的羊皮纸证书,"这是教廷对您善举的正式感谢。" 周宽世接过证书,指尖感受到羊皮纸特有的粗糙触感。 他注意到证书边缘烫金的纹章,两把交叉的钥匙和一顶三重冕,象征着教宗至高无上的权力。 "主教大人,我此次前来,除了表达对贵教会的敬意外,还希望能有幸参观贵馆的图书馆。" 周宽世直视着主教的眼睛,"听闻那里收藏着欧洲最珍贵的知识宝藏。" 蒙特尼格罗主教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图书馆确实向学者开放,但有些区域...是受到特殊保护的。" 周宽世从袖中取出另一份文书,轻轻放在桌上:"这是我朝皇帝亲笔签署的文化交流文书,希望能获得更深入的访问权限。" 主教接过文书,指尖在玉玺印鉴上停留了片刻,然后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提督阁下似乎对我们的藏书有特别的兴趣?" "求知若渴,是人类共通的美德。"周宽世回答得滴水不漏。 主教沉吟片刻,突然改用生涩的中文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夫子的话,对吗?" 周宽世惊讶地挑了挑眉:"主教大人通晓中文?" "年轻时曾在澳门传教,"主教微笑着站起身,"既然提督阁下如此执着,那么...请随我来。" 离开接待室后,主教领着周宽世穿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走廊。 墙壁上的烛台投下摇曳的光影,照亮了沿途悬挂的历代教宗肖像。 他们经过了几道由瑞士卫队把守的拱门,每经过一处,卫兵都会向主教行礼,同时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周宽世这个东方来客。 "我们即将进入Bibliotheca Secreta,"主教在一扇厚重的橡木门前停下脚步,"秘密图书馆。这里收藏的典籍不向普通学者开放。" 周宽世注意到门上复杂的锁具和两侧全副武装的守卫,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绣有龙纹的锦囊,递给主教:"一点小小心意,来自东方的茶叶,据说有延年益寿之效。" 主教接过锦囊,指尖轻触那精致的刺绣,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示意守卫打开大门,门轴发出沉重的吱呀声,仿佛几个世纪未曾开启。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合了霉味、墨香和古老羊皮纸的复杂气息。 周宽世跟随主教步入其中,眼前是一排排高耸的书架,上面摆满了皮革封面的古籍。 阳光透过高处的彩绘玻璃窗照射进来,在尘埃中形成一道道神秘的光柱。 "这里收藏着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珍贵文献,"主教的声音在空旷的图书馆中回荡,"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 周宽世的目光扫过那些烫金的书脊,上面多是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标题,偶尔也能看到阿拉伯文和希伯来文的典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一排排古籍,感受着那粗糙的皮革表面和书脊上凸起的烫金纹路。 "主教大人,您刚才提到'从世界各地收集'..."周宽世试探性地问道,"不知馆中可有来自东方的典籍?" 蒙特尼格罗主教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周宽世,脸上的笑容变得微妙起来:"提督阁下为何对东方典籍如此感兴趣?您不是来学习欧洲的钢铁与火炮技术的吗?" 周宽世心中一紧,但面上不露分毫:"文化交流应当是双向的。正如贵教会的传教士将欧洲的知识带到东方,我们也希望能将东方的智慧介绍给欧洲。" 主教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请随我来。" 他们穿过主阅览室,来到一扇隐蔽的小门前。主教从怀中取出一把古老的钥匙,插入锁孔时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门后是一段向下的螺旋楼梯,墙壁上的火炬投下摇曳的光影,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很少有人能进入这里,"主教的声音在狭窄的楼梯间回荡,"但我想,您会对此特别感兴趣。" 随着深入地下,空气变得愈发阴冷潮湿。周宽世能感觉到自己的官服下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不知是因为地下室的闷热,还是内心逐渐升腾的某种预感。 楼梯尽头是另一扇铁门,这次由两名身着黑袍的修士把守。见到主教,他们立刻行礼让开。 主教从怀中取出另一把钥匙,打开了铁门上的三道锁。 "欢迎来到Archivum Arcanum,"主教的声音突然变得庄严肃穆,"绝密档案室。" 门开的瞬间,周宽世感到一阵奇异的香气扑面而来,那是他熟悉却又久违的气息。 檀香、墨香和古老宣纸混合的味道,与地上图书馆中欧洲典籍的气味截然不同。 当他的眼睛适应了室内昏暗的光线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 整齐排列的红木书架上,摆放着一排排蓝布封面、黄绢包背的线装书。书脊上用金粉题写的楷书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永乐大典》。 周宽世的双腿突然失去了力量,他不得不扶住身旁的书架才不至于跪倒在地。 这些装帧、这些字体、这种纸张,毫无疑问,这是大明永乐年间编纂的那部旷世巨着,传说中收录了自古至明初所有重要典籍的百科全书。 "这...这不可能..."周宽世的声音颤抖着,"《永乐大典》的正本在明末就已..." "失踪了?"主教接过了他的话,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是的,按照你们的历史记载是这样。但实际上..." "这不可能......" 他的官靴在石地上打滑。烛台脱手,滚落时照亮了整面墙的书架。 那里整齐码放着上千册蓝布封面的大书,每一册的书脊上都烫着熟悉的金字:《永乐大典》。 周宽世跌坐在地。他想起幼时在岳麓书院,山长指着空荡荡的西厢房说:"这里本该放着永乐大典的副本,可惜甲申之变后......" 此刻那些消失的典籍就在眼前,隔着薄薄的玻璃,散发着淡淡的樟脑味。 最上层的一册微微凸出,像是经常被人取阅。他颤抖着取下,蓝布封面下竟藏着另一个皮质书衣。 翻开扉页,一行拉丁文题记赫然在目:"致亲爱的伽利略,愿这些东方算术助你解开星空之谜——利玛窦,1609年。" 书页间滑落一张泛黄的图纸。周宽世展开一看,浑身血液都凝固了——那是《武备志》中的"神火飞鸦"图样,边缘密密麻麻标注着意大利文笔记。 图纸背面用朱砂盖着礼部的官印,印文已被血渍晕开大半。 "原来如此。"他忽然笑出声来,笑声在密闭的石室里撞出回音。 那些在英吉利看到的蒸汽机,那些在普鲁士见识的后膛炮,甚至巴黎街头孩童玩的竹蜻蜓,全都能在这些书页里找到源头。 窗外传来晨祷的钟声。周宽世迅速撕下三页塞进贴身的荷包:一页记载着"火龙出水"的配方,一页是《农政全书》里的治蝗方略,最后一页绘着郑和宝船的龙骨结构。 周宽世踉跄着走向最近的一个书架,手指颤抖着触碰那些典籍。 他的指尖感受到了宣纸特有的细腻纹理,那种触感让他想起了年少时在私塾读书的日子。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册,翻开泛黄的纸页,墨香立刻涌入了他的鼻腔。 "《周易》注疏..."周宽世喃喃自语,辨认着那些熟悉的竖排文字,"这是宋代理学家的注释版本..." 他的目光扫过书架,粗略估计这里至少藏有上千册《永乐大典》。 而据他所知,这部巨着共有一万一千多册,这意味着... "你们...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些的?"周宽世转向主教,声音中压抑着愤怒与震惊。 蒙特尼格罗主教的表情变得难以捉摸:"十七世纪初,我们的传教士在北京活动时...收集了不少珍贵文献。当时正值明朝衰亡,许多宫廷藏书流落民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收集?"周宽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个词,"还是掠夺?" 主教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走向房间深处的一个特别陈列柜:"提督阁下请看这个。" 柜中陈列着一份精美的卷轴,展开的部分显示这是一幅明代宫廷绘制的世界地图。 令周宽世震惊的是,地图上不仅精确标注了欧亚大陆的海岸线,甚至还包括了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比他现在所知的任何欧洲地图都要详尽准确。 "你们的历史学家总说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记录已经失传,"主教轻声说道,"但实际上...它们一直在这里。" 周宽世感到一阵眩晕,他扶住陈列柜的边缘才稳住身体。 这些典籍中蕴含的知识,天文学、医学、工程技术、哲学思想,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而欧洲,正是从这些来自东方的智慧中汲取了养分,才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飞跃。 "为什么让我看到这些?"周宽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主教沉默了片刻,然后直视着周宽世的眼睛:"因为时代变了。 蒸汽船和电报正在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秘密终究无法永远保守。 而且..."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我们也在寻找...某种合作的可能性。" 周宽世的大脑飞速运转。眼前这个欧洲宗教领袖的话语中似乎隐藏着多层含义。 是真心希望文化交流?还是另有所图?这些典籍对中国的复兴至关重要,但他必须谨慎行事。 "主教大人,"周宽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些典籍对全人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希望能..."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梯传来。一名年轻修士慌张地冲进档案室,在主教耳边低语了几句。主教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提督阁下,恐怕我们的参观必须提前结束了,"主教迅速恢复了平静的表情,"教廷有紧急事务需要我立刻处理。" 周宽世知道此刻不宜多问,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在主教催促的目光下,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些珍贵的典籍,将手中的一册《永乐大典》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 离开档案室时,他在借阅簿上看到最新的一行记录:"1862年9月12日,达尔文先生借阅《本草纲目》禽部·卷四十七。" 周宽世离开时,也注意到主教特意锁好了每一道门,并向守卫下达了加强警戒的命令。 这个细节让他心中一沉,这些中国文化的瑰宝,显然被欧洲人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非可以共享的人类知识遗产。 回到阳光下的那一刻,周宽世眯起眼睛适应突如其来的光亮。 圣彼得广场上,一群鸽子扑棱棱地飞过,在蓝天下划出优美的弧线。这平常的一幕此刻在他眼中却充满了讽刺。 东方丢失的知识,却在西方闪闪发光!。喜欢花屋湘军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花屋湘军传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