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成方块,塞进贴身的锦囊里,锦囊中还装着苏温言五岁时画的歪扭狼崽。 那时这孩子刚随母妃入北辽,总缠着他要画草原上的狼,如今笔锋间的稚气早已褪去,却依旧藏着不肯让大人忧心的倔强。 “传令下去,” 苏瀚翎忽然起身,玄色王袍扫过炭盆,带起一阵火星,“让前锋营今日歇操半日,多晒些马粪饼备着。” 亲卫长愣了愣,近日王上催着全军操练,连伙夫都要每日劈两个时辰的柴,怎么忽然松了口?但他不敢多问,躬身应是后快步退了出去。 帐内只剩下苏瀚翎一人时,他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指尖落在云溪镇的位置。那里距京城尚有千里,沿途多是世家盘踞的州县,温言要在这般险境中查案,怕是如履薄冰。 他想起信里那句 “父王安坐北境便是对儿最大的支持”,忽然明白儿子的用意 —— 这是怕他为了查案贸然南下,让北辽陷入无主的境地。 “放心,爹懂。” 苏瀚翎对着舆图低语,指腹重重按在拒阳关的位置。 帐外的操练声不知何时低了下去,只有风卷旌旗的声响依旧猎猎。他知道,自己守好这北境,便是给儿子最坚实的后盾。 待温言揪出幕后黑手,他定会亲自带着铁骑入京城,让那些动了他儿子的人,尝尝北辽王的雷霆之怒。 炭火噼啪轻响,将他的身影投在帐壁上,与那幅万里江山图重叠在一起,竟生出几分山雨欲来的沉凝。 ..... 苏温言一行人一路向着北面走,沿着官道缓缓向着惠州前行,一路上苏温言尽力放慢速度,只为了让俱家不至于这么疲惫。 一路走走停停,对苏温言来说也算是得到了休息,他们一路上看着不同的风景,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山路虽然崎岖,陡峭,但在由于行驶很慢,一路上都没有遇见什么意外。也许是因为雪龙骑的队伍太过庞大,一路上他们也没有遇见盗匪之类的,一行人安安稳稳的到达了惠州城外。 惠州城外,湘王也是让管家亲自为苏温言一行人接风洗尘。 在城中,最大的酒楼里,苏温言见到了北湘最为有权势的人,也见到了惠州城中的各个官员。 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闹,好不快活。在座的大多数是文人,就连苏温言也算半个,所以少不了吟诗作对。 苏温言也都不扫众人面子,一一作对,不知喝了多少酒,众人都醉意朦胧,最后都是被各自管家搀扶着上了轿子。 苏温言被雅竹搀扶着,回到了湘王准备的宅院。这里是湘王专门为了招待客人所买下的别院。 里面风景秀丽,在这里你能看见江南小桥流水的风光。 这第一天便就这样过去了,本来苏温言是准备在惠州休整几日便回京向陛下禀报情况的。 但湘王极力邀请他们留下,说什么也要看一看他举办的武林大会。苏温言本想着拒绝,但对方说了,自己是官家亲点的魁首,正好可以看看如今江湖上这年轻一辈的水准,考较一下。 苏温言连称不敢,说着江湖上的高手犹如过江之鲫,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已,当不得什么。 不过湘王都这样说了,苏温言也自然没有离开的理由了,只能应了下来。 其实苏温言也挺好奇,那把剑到底长什么样子。 就这样苏温言在惠州呆了起来,当然这样就少不了应酬,苏温言的宅院几乎是天天都有人来拜访,苏温言也都一一答应了下来,一一接待。 苏温言给这些人足够的尊重,也给湘王足够的尊重。湘王也是,几乎每天都往苏温言这边走,总想着从苏温言口中听到更多的诗词。 但湘王失望了,他来了几次,苏温言都没有作诗,当然他也能够理解毕竟写诗是需要灵感的,并不是逼着就能够写出来的。 就这样,苏温言充实的生活过了六天,终于在第七天,迎来了这武林大会的开始。 第七日的惠州城像是被投入了滚烫的火星,整座城都沸腾起来。 天还未亮透,城西的演武场已是人声鼎沸,青石板路上挤满了扛着兵器的江湖客,腰间佩剑的侠客与挑着担子的小贩摩肩接踵,说书先生在街角唾沫横飞地讲着往届武林大会的奇闻,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 苏温言跟着湘王的仪仗行至演武场时,晨光刚漫过巍峨的门楼。他今日换了身月白锦袍,腰间悬着柄乌木鞘长剑,剑穗随步履轻轻摇曳。湘王见状朗声笑道:"子瞻这扮相,倒有几分江湖气了。" 苏温言拱手道:"王爷取笑了,不过是借了副皮囊罢了。" 演武场中央的擂台是用百年松木搭建的,台面铺着厚厚的青毡,四角各立一根朱红立柱,柱顶悬挂着杏黄旗,上面绣着 "武林大会" 四个苍劲大字。台下早已按门派划分了区域,青城派的浅灰道袍、丐帮的破碗标记、江南霹雳堂的铜制暗器囊,各色标识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温言随湘王登上东侧的观礼台,这里铺着波斯地毯,摆着酸枝木桌椅,桌上放着蜜饯与清茶。 惠州知府见两人入座,忙指挥着衙役添了壶新茶,又低声嘱咐随从看好场子。 苏温言无意间瞥见西南角的看台上,苏云旗正和俱家小姐凑在一起说话,俱家小姐手里捏着串糖葫芦,吃得脸颊鼓鼓的,像只偷食的松鼠。 "温言看什么这般入神?" 湘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是女眷席,便打趣道,"莫非是看中了哪家姑娘?" 苏温言忙收回视线,端起茶盏掩饰道:"只是觉得今日天气甚好,适合观赛。" 话音刚落,擂台上突然响起一阵铜锣声,震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只见一名身着玄色劲装的老者跃上擂台,抱拳环施一周,声如洪钟:"老夫乃本次大会仲裁,点苍派莫长风!" 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有年轻子弟忍不住喊:"莫老英雄,快开始吧!" 莫长风捋着花白胡须大笑,扬手示意安静:"本届大会以武会友,点到即止!头名者,可得先师 ' 断水剑 ' 品鉴三日!" 这话一出,台下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风吹旗幡的声响,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骚动。苏温言端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他终于明白为何连隐世的门派都派人来了 —— 断水剑乃是前朝剑圣所用之器,剑脊嵌着七颗北斗星纹,传闻能斩断奔流的江水。 湘王注意到他的神色,低声道:"温言也对这剑感兴趣?" 苏温言坦诚道:"久闻其名,确实想一睹真容。" 正说着,擂台两侧突然飞出数道身影,衣袂翻飞间已落定八人,皆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侠客,个个眼神锐利如鹰。 莫长风高声唱道:"第一场,青城派弟子对战黑风寨少寨主!" 话音未落,穿青衫的小道长已拔剑出鞘,剑身映着晨光划出冷冽弧线,而那黑风寨少寨主则抡起对铜锤,锤面砸在青石板上,溅起无数火星。 观礼台上的官员们大多面露紧张,唯有苏温言看得平静。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掠过交战双方的招式 —— 青城派的 "流云剑法" 讲究以柔克刚,那小道长却用得过于刚猛;黑风寨的锤法虽霸道,下盘却不稳。果然不出十招,小道长剑锋一转,点中少寨主膝弯,对方踉跄着跪倒在地。 "青城派胜!" 莫长风高声宣布,台下顿时响起叫好声。湘王抚掌笑道:"这年轻人不错,有几分章法。" 苏温言却望着那小道长微微蹙眉 —— 方才那招看似精妙,实则腕力已泄,若遇强敌必败无疑。 此时雅竹捧着个食盒走上观礼台,低声道:"公子,这是厨房新做的桂花糕。" 苏温言接过一块,入口清甜,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窃窃私语。转头望去,只见几位官员正对着擂台指指点点,其中一人叹道:"江湖子弟果然鲁莽,哪有我朝科举来得体面。" 湘王闻言不悦地咳嗽一声,那官员顿时噤声。苏温言却笑道:"各有各的门道,科举考的是经义,比武较的是心志,皆是历练。" 这话既给了官员台阶,又捧了江湖人,湘王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亲自为他添了杯茶:"温言这话在理,且看下去,后面还有更精彩的。" 太阳渐渐升高,擂台上的打斗愈发激烈。有少年侠客使着精妙的指法,却因经验不足被对手偷袭;也有女弟子凭着轻盈身法连胜三场,引得台下阵阵欢呼。苏温言始终看得专注,偶尔在湘王问话时点评几句,话虽不多,却总能点中要害。喜欢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