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 > 第148章 爷爷再上京城小报

第148章 爷爷再上京城小报(1 / 1)

王永得中让王家人高兴异常,史家史文明也派人前来报喜,他这次得中第十名,若是没有意外,可就是妥妥的二甲进士。 至于王永应该就是三甲同进士,不过王永可不伤心,同进士也是进士,能够上榜的就是好事。 这么多考生只取三百名,他即便是同进士那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读书人可不觉得同进士低人一等,对于一甲前三名和二甲进士来说,同进士如夫人,是低人一等。 可是很多的举子一辈子都考不中同进士,所以王永即便是名次不高,那也是一件大喜事。 王林开始教导史文明和王永如何写殿试文章。同时他也决定把这阵子总结的教导经验整理成书,出版。 名字他起好了就叫《春试程墨持运》。 出版依然是找的林家书铺,都是老熟人了,何况现在王信还是他们家大人的徒弟,这怎么说都是紧着自己人来。 这本书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一是因为王林的往日名声,二是这次他教导的两名举人都上榜了。 这就是现成的广告。 京城中最是不缺少信息的传递方式,王林的书一上市,很多闻讯而来的人就开始几本几十本的购买。 就这样一本科考参考书,卖的比王信的话本子还要好。 这让王信觉得不可思议。也让他觉得自己还是要继续写正式的书籍。既可以赚取名声,也能获得财富。 他以前的想法就是想要把律法书整理成为一个个小故事,来为大盛的律法宣传做贡献。 如今看来也是要准备动笔了。 只是他要做这件事,必须要在完成课业之余。若是耽误了课业,不说是师父,就是爷爷也会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很快就是殿试的日子,这次也算是皇帝亲自考教,可是却是对于这些贡士们来说,形式上最轻松的一场考试。 不说不用在逼兹矮小的号房内受罪,还因为这次考试就是一个排名考试,最差也是一个同进士不会往下刷人。 王永能够逆袭到二甲的可能性不大。 他自己也不气馁,能够成为同进士已经是他们王家村的大进步。 果然殿试之后,史文明成为了二甲进士,大约是他家中找了人的缘故,他没有被下放到地方任职,而是直接在都察院做了一名主事。 王永名次略微进步,由原来的贰佰八十八名,成为了贰佰七十名,依然是三甲同进士。 王林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和人情,给他找了淮安府的淮阴县去做知县。离得家乡不算是太远。且还是比较安稳富裕的地方。 大盛朝科举授官制度如下:鼎甲三人即日除翰林官,以示优异;二甲选取优异者为各部主事及府通判,而以取选之末名充州同知(从六品);三甲内除评事、博士、中书、行人,外除推官、知县。 王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春风得意的回家前去祭祖,立牌坊。然后再去上任不提。 大明省份图 因为王林这本新书的出版,让他的名声更加响亮,也让他家门口的石头冒文气这个说法更加的有凭有据。 这次的贡试和殿试自然是《京报》的主要报道目标。上榜的三百士子几乎都被这份小报给扒拉了个遍。从他们的出身到师承,几乎是事实详尽。 本地的士子都习惯了《京报》的风格,对于自己能够上得报纸而沾沾自喜,外地的举子们就都有些心惊,颇有种自己被扒光令人观看的感觉。 王永自然也是被扒的一位,且因为他和王林的关系,又因为王林新书的缘故。《京报》用一个篇幅又介绍了一番王林和他家门口的石头,以及他的几本书籍。 这可是火上浇油,让王林的名声更加的火爆。 王林虽然是不在乎这些外在的名声,可是心中对于《京报》的推崇还是受用的。 南方的士子们本来就很推崇王林,这下子更是以拜访王林为荣。搞得王林休沐的时候应接不暇。 王林倒是也不托大,他对于前来请教的南北士子都很是耐心的指点,这让他的名声在北方士子心中也渐渐高大。 这些士子请教之后,出门之后都会在大门口的两块石头上摸一摸,口中还念念有词。 有大胆的百姓上前听过,念叨的都是:“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这是什么法决吗?为何摸石头还要念叨这两句,难道这样能够沾得更多的文气?还是说这样念叨了之后能够保留住这些文气,不让它飘散? 聪明的老百姓就把这两句话背下来,回去念叨给自己家中的小辈听,告诉他们这都是那些举人老爷们说的,肯定有用。 于是王信在一次回家的时候,就听到一个八九岁的总角小童子一边摸石头,一边大声念叨:“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他顿时风中凌乱了,这是什么新型的摸石头方式吗,还带背诵诗句的。且还是这样子的有寓意有期盼的诗句。这都跟谁学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连他去师父府中,师父都好笑的问他:“你家门口的石头可是又有新的传奇?” “传奇不知道,这京城百姓们水平就是高,现在流行摸石头念诗。”王信把他听到见到的情形说了一遍。 林如海心情复杂,颇为羡慕王林。他虽然官位不高,可是将来必定是要青史留名。 读书人求的巍巍青史千秋鉴,留得身前身后名。 人家已经是唾手可得。 反观自己,堂堂从二品大员,当年的品貌皆有的探花郎,想要青史留美名还要继续努力,一个说不好,没准就是遗臭万年。 官场不易,能做到王林这般的,也是一个奇迹。 王信不知道林如海的复杂心绪,想起去原籍科考的林鸿玉,就问道:“师父,师弟也应该考完了吧?” 林如海点头,把一封书信拿给他看,说道:“侥幸得过。” 王信仔细的看完书信,笑道:“师弟厉害,居然是县案首,那四月的府试已然是稳当了。就算是八月份的院试也是八九不离十。” 林如海正色道:“莫要自大,须知人外有人,这世上博学之士何其多,即便是年少进学,也该更加努力才是。莫要小时了了。” 王信忙躬身道:“师父放心,徒儿必然是会保持初心。学海无涯,书山有路,我必是迎难而上。” “嗯。有信心是好事,可是也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劣拟定学习计划。这一点你做得相当好,继续保持就好。”林如海给了王信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 王信顿时嘴角翘起,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大声应是。喜欢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