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儿,现在已经是一名蒙童,这个小名在他的强烈要求之下改为大名王信。 王信其实已经能够把这三本启蒙书籍背诵下来,就连同爷爷讲过的知识点也都能够复述。 可是他很多的字迹没办法对上,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书写,尤其是这繁体字的书写。 大概是前世写惯了简体字,有时候他总是会不经意的就会写出来。在爷爷王林看来,这就是没有记明白,才会这样缺胳膊少腿的写字。 王信自己也开始针对这样的情况专门的练习。 每日爷爷王林上班之后,他在辰时起身,吃过早饭之后就去书房读书,练字。 这几天,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手,繁体字也记得牢牢的。就这样费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他才把三本书的字都认全,全部能够背诵默写。 这一段时间,王林也确实发现孙子记忆力超群,以前他讲解过的字句的含义,王信都能够复述一遍,甚至有些还能够加上自己的一点见解。 这让王林喜出望外。读书可不是死读书,死读书是考不上进士的。 这日是王信读书启蒙满一月的日子,也是王林的休沐日。 刘氏觉得老爷和小孙儿都辛苦,想要做些好吃的给二人补身子。 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庄子上的花草正是盛开,其中就有王信念叨着的槐花。 王成一早就去庄子上去折槐花,要他说,这异香异气的能够好吃?可是儿子坚持想吃槐花肉饺子。 还说什么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食槐花乃是一件读书人的雅事。 欺负老子没有读过书啊?这句诗不就是那谁写的吗?那谁来着?算了,想不起来了。 不过老爹也说想吃,他说小时候吃过,那时候可没有肉来配。 如今有这个条件,就风雅一回也无妨。 还有,这句诗是宋朝东坡居士写的。 王成脸皮厚,假装没有听出来老爹对于他的嫌弃,出门给读书人折槐花去了。 王信和爷爷在把启蒙的三本书,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做一个总结。 “夫子,弟子已经能够把这三本书背诵和默写。”王信恭敬的拿出自己这些日子默写的书本内容,让王林查看。 王林接过仔细的查看,这字虽然还是大小不一,却没有墨团,纸张非常干净。这在很多大人或者是大孩子身上可以说常见。 可是孙子年幼,才启蒙一月,刚学执笔就能够写成这个样子,已经是比大多数的同期启蒙的幼童要好太多。 王林点头说道:“你先把字体控制到能够写的大小一致了,咱们再按照字帖来练习。我收藏着一份名家的楷体字帖,回头拿给你,用作练习使用。” 王信拱手行礼:“弟子受教,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心开始读书,练字。” 爷爷说从明日起可以学习四书五经,还有一些杂文也可以慢慢学起。他要做一个规划,争取在十岁左右能够去考县试和府试,先成为一名童生。 然后在十二岁之前要成为一名秀才。十五岁到十八岁是留给自己考举人的时间,然后二十岁左右正好可以考进士。 这是他的初步规划,要知道这科举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稍不留意就容易掉落桥下。 至于为何不在年龄小的时候,一步登天开始考进士?因为朝廷看到你年龄小,会下意识的认为你一个毛头小子,办事不牢靠,会让你荣养几年。 几年之后,人才辈出,谁还会记得你是谁? 所以考科举,还是要算计一下,年轻固然是好事,可是太过于年幼反而不是好事。 这些都是王林的经验,他细细说与王信,不怕孩子年龄小记不住。 一来王信聪慧,记忆力超群,不说是过目能诵,可是读上几遍也能够记住。 二来能让孙儿留下一个印象就好,以后也能够合理规划,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这就是家中有做官人的好处,不光是对于读书考试的流程熟悉,对于朝廷的一些时政也把握的比较及时。 甚至有时候还能够得到一些时新的文章,对于家中的考生绝对是极大的助力。 王信很庆幸自己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这要是农家,他的前程绝对是难上加难。 更庆幸自己的家庭不是商籍,商籍后代三代之内不许科举。 他姥姥家已经到了第三代,大舅母的三个小子都送到学堂念书了。 只是成绩不是很好,有时候来王家,王信爷爷看在孙子的份上也会指点一二。 这也是大舅舅大舅母和小舅舅小舅母对于王家舍得花钱的原因。 一个月过去,王信已经是把启蒙书籍倒背如流,也理解了各种典故和含义,生字也能够认识和默写。 王林对于孙子的学习进程很是满意。已经决定明天开始学习四书五经。 所谓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部,这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的基本教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经典的合称。先秦时期的孔门教材本是六经,但其中的《乐经》失传,所以只剩下五经。 王信粗略的算算自己需要背诵的就有,四书总字数 :约54,395字(不同版本略有差异)。五经总字数 :约192,256字。 四书五经合计约246,651字。 这还只是考试的基础知识,他还需要学习一些论述,批注之类的。另外还需要背诵大盛律法。 他家中有一套,共有三十多本之多。爷爷说这些都是需要背诵的。 这都是爷爷利用职务之便抄录的。 律法一般都是举人试时候会考,因为举人可以授官。不懂律法无法判案。 还有大盛史书,以及前朝史书,读史书可以让策论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这也是爷爷建议他学习的书籍。 粗略一算,百十来本书都需要学习。 怪不得古代科举艰难,这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第一步就吓退多少人。 况且书本昂贵。四书五经合计就得几十两银子,这要是家中没有进项,真的读不起书。 所以说古代读书人金贵,都是钱财垒起来的,比现代大学学费一点都不少。喜欢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