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一步踏出混沌,已然出现在西方教须弥山主峰之上。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的身影,也随之在他身旁悄然浮现。 与西方二圣一同回了须弥山以后,接引和准提当即召集了核心门人弟子回山,上次在万寿山时,两人宣布姜云成为西方教第三位教主,但是毕竟不算太正式,这次在教内补上,随后还会布告洪荒。 接引道人面色悲苦中带着一丝难掩的振奋,准提道人则面带笑意,神情真挚。 在他们面前,是西方教的核心门人弟子们:孔宣、药师、弥勒、云霄、琼霄、碧霄、赵公明等人,当然了,还有后来加入的燃灯等同道。 镇元子、红云以及作为人族代表的荒、娲也在其列,他们经历了五庄观和万寿山的生死劫难,目光中充满了对姜云的感激与敬重,同时也因为西方教的庇护,对西方教极具认同感。 接引道人目光沉静地扫视一圈,缓缓开口: “诸位门人弟子以及同道! 吾之大弟子,西方副教主姜云,于混沌之中证道,成就混元大罗之境,可喜可贺。 自姜云入教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为西方教发展壮大出谋划策,身体力行,遂有今日我西方盛景。 而今他修为拔卓,已追我等。” 接引的声音陡然拔高,准提道人也同时上前一步,面带微笑,一同发声。 “吾接引!吾准提! 以西方教教主身份宣布:” “自今日始! 姜云为吾西方教——第三教主!!!” 接引准提二人率先向着姜云,郑重地执同道之礼。 刹那间,八宝功德池光芒大放,池中金莲朵朵盛开,梵音禅唱仿佛自九天垂落,祥云瑞霭翻滚沸腾。 天地间似乎有某种无形的认可降临,笼罩在姜云身上。 “弟子,拜见第三教主!教主圣寿无疆!!!” 药师、弥勒、孔宣、三霄、赵公明等所有西方教弟子,无论亲疏,此刻无不心服口服,神情激动,齐齐俯身下拜,声音整齐划一,响彻须弥山巅! 镇元子、红云神色肃然,也躬身示意。 荒和娲此时激动地跪伏在地,眼中含泪:“人族万世铭记第三教主大恩!” 对他们而言,姜云不仅是救世主,更是将他们从地狱边缘拉回、赋予他们新生希望的至高存在。 西方教第三教主这个尊位,让这份归属感和安全感更加踏实了。 姜云立于万众朝拜之中,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他虽不喜虚名,但深知此时需要一个坚实的落脚点,而西方教第三教主之位,能庇护人族,能凝聚力量,更能以教义为壳,方便他宣扬众生道,这是他履行承诺、推动宏愿的重要一步。 他微微抬手,一股温和而浩瀚的力量拂过: “诸弟子、同道,皆请起。” 确立了第三教主的尊位后,姜云就在西方教的八宝功德池畔,进行了一场面对西方教众弟子的讲道。 他高坐莲台之上,清音流泻,无需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这等表象,其法音所及之处,法则自然亲和,道理清晰呈现。 此次讲道,他的讲道重点将重点就是他自己建立的法则——众生道! “诸位同道,”姜云的声音平和却直达心神深处,“世间万法,皆求超脱。 鸿钧道祖合天道,掌控秩序以近大道。 扬眉老祖斩洪荒之根,离天道以求逍遥自在。 此二者皆成道之法。” “然,吾所求众生道,其基既非合,亦非离。 其道在何处? 道在芸芸众生心灯不灭之觉悟!” “众生道者,非吾一人之道,乃启发、点燃、承载无量生灵觉醒自我、挣脱天命枷锁之力!” 姜云阐述着核心奥义: “何为觉悟?是排除一切外在诱惑与自身杂念,叩问本心所求,明了自身‘彼岸’所在! 此非单纯追求力量强弱,而是生灵自身心性淬炼。” “吾之众生道,意在助众生于命运洪流中寻得觉悟之机,人人皆可达至彼岸!” 他结合自身经历,点出证道关键: “吾以自身世界为舟,承载演化诸般法理,包容万物。 内蕴天地人三道演化,外接混沌无穷奥秘,吾之演化过程,便是承载、推动众生道觉悟的基石。 .........” 此番讲解,清晰阐述了“众生道”的理念核心——聚众生觉悟之念为桨,以吾身为舟,求一个人人如龙,渡众生超脱。 对于西方教众多弟子,尤其是饱受妖族欺凌的人族和经历过人妖大战惨烈场面的孔宣、三霄等人而言,姜云的“众生道”理念如同暗夜明灯,极具吸引力。 它强调的是生命本身的自我探寻与自我追求,与西方教普度众生的教义有共通之处,但在内核上更加积极和充满力量感。 连深修西方大法的药师、弥勒,眼中都闪烁着深思的光芒,似乎在思索这“觉悟”与“彼岸”的概念如何与他们的寂灭菩提之心结合。 接引、准提相互看了一眼,眼神中既有对姜云大道精深的赞叹,也有一丝复杂的思量。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位第三教主走的路数,其根本立意之宏大、牵连之广,确实超越了他们西方教原本的教派框架。 讲道结束后,姜云并未停留下来答疑解惑。 他与接引、准提两位教主来到主峰大殿之中。 三人对坐,姜云神色平静,开门见山。 “两位道友,”他目光清澈,语气坦诚,“吾今为西方教第三教主,自与西方气运相连,荣辱与共。 只要西方教不负,吾愿与两位戮力推演众生道,以达普度众生之宏愿。 此诺,天地可鉴。” 接引、准提面露郑重,微微颔首,这正是他们最期望的承诺。 姜云开创众生道,若是有意,足可以脱离西方教另立一门,以他如今的修为境界,旁人也无可厚非。 然而如此一来,西方气运必定会分裂,这对于如今刚刚走向兴盛的西方必定会是个打击。 好在姜云无意自立门户,这样他们也就无需担心了。 “然,有一事还需与两位相商。”姜云话锋微转,指向道场根基,“须弥山,乃西方祖脉所钟,八宝功德池更是西方气运所系,此地确系无上灵山圣地。然……” 他稍作停顿,点出关键问题所在: “此山虽妙,能承载二位天道圣人道韵流转已是极限。 三位教主同聚于斯……恐怕难以承载。” 姜云轻轻摇头。 “吾混元大罗之道,以自身演化大千世界为基,道韵浩瀚磅礴,已非天道之路。 如今三者道韵于此山共存交织,互有关联却又各自独立,虽未相冲,然隐隐已感灵山地脉略显滞涩,大道规则运转有所掣肘。 长久以往,于西方灵脉演化,于我等三人精进参悟道法,乃至教众修行,皆非善事。” 接引、准提神色微凝,闭目细细感应。 他们先前忙于处理善后及确立教主之位,未曾静心体会。 此刻被姜云点明,细细感知天地灵脉与大道的流转,确实隐隐察觉到姜云所说非虚。 须弥山浑厚磅礴的地脉根基,在承载了两位天道圣人的道韵后,再叠加上姜云这位混元大罗金仙与其体内大千世界外显的独特道韵,三者之间,看似互补交融,实则内部规则在微观层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微妙的“挤占”与“隔离”效应。 如同三种性质不尽相同的伟力共同作用于一片精密的法阵核心,阵法虽未崩溃,但那最细微最高效的运转,确实受到了不易察觉却真实存在的干扰。 姜云见二人神色,知道他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于是继续说道: “以吾看来,我三人如今情形亦如东方三清,昆仑山虽是难得的仙山,却不能长久承受三位圣人的道韵显化,他们三人久后必然要分开。 我有意回归昔日灵竹山道场,届时将此地做一番改造,而后便打算长驻于此。” 他指向东北方一个特定的方位,那正是他当初的道场所在,也是他的来时路。喜欢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洪荒:从西方开始修补世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