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招工(1 / 1)

长河市作为锦秀机械的总部所在地,招工消息一经传出,便吸引了大量求职者。 然而,面试一开始,问题便接连暴露。 机械操作工的应聘者大多经验不足,面对新型设备时神色慌张; 普通装配工人螺丝刀都用不利索,零件在手中乱转找不到归宿; 技术研发人员更是稀缺,专业不对口或仅有理论、缺乏实践的大有人在。 半个月下来,只招到一百多名合适的工人。 负责人李晓华心急如焚,召集手下商讨对策。 有人提议与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有人主张提高薪资吸引外地人才,又担心成本飙升且效果不佳。 在长河市,三十岁的王力强多年来在小工厂打零工,收入微薄,生活飘摇。 听闻锦秀机械招工,他黯淡的眼眸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虽然只会基本的手工装配,但他踏实肯干。 面试时,他的技能局限被识破,面试官面露难色。 王强急得冒汗,诚恳地说道:“我技术不好,但愿意学、能吃苦,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面试官被他的诚恳打动,最终给了他一个机会。 技术研发人员的招聘由肖爱国亲自负责。 他的问题看似简单,却直击核心: “你怎么看电风扇和暖风扇的市场?” “你觉得质量重要还是外观重要?” “如何快速提升质量?” 这些问题虽然简单,却都是经过历史验证的,能够轻易看出应聘者是否有真才实学。 然而,几次面试下来,肖爱国发现,大多数人只能做执行,缺乏自己的想法。 想要找到真正的大拿,任重道远。 长河市政府敏锐地察觉到了锦秀机械的招工困境,迅速行动起来。 政府果断出手,一场跨厂借调精兵强将的行动迅速展开。 曾市长安排劳动部门组建招工协调小组,张宏任组长。 张宏迅速利用街道、知青安置办公室等渠道,招了3000多名待业青年, 又从离休人员中挑选了1000多人,最终凑足了5000名工人。 这次招工,极大地缓解了长河市的失业问题。 锦秀机械正在慢慢改变这座城市。 在政府的牵头下,职业院校与锦秀机械的沟通协作迅速展开。 院校积极响应,专为锦秀机械开设短期培训班,目标明确——培养急需的操作工与装配工。 课堂上,优秀教师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完美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要点, 确保学员结业后能立即奔赴岗位,无缝衔接工作需求。 尽管工厂仍在建设之中,但肖爱国目光长远,决定提前三个月开始开薪培训。 锦秀机械厂临时把仓库一角改成培训场,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 培训过的员工再分配到旧厂,由老员工们“传帮带”。 老机械操作工张师傅,每日提前半小时到岗,手把手地教新徒弟如何精准操控机床,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新徒弟7天内就能完成简单的加工任务,成长速度令人惊叹。 通过轮岗和培训,锦秀机械多了5000名能马上上岗的工人。 与此同时,圳深政府也全力以赴。 招商局主动出击,四处奔走,与房产商艰难谈判,成功帮锦秀机械租赁到靠近工厂的房子作为员工宿舍,解决了员工住宿的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圳深政府还精心筹备人才推荐会,广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人才,同时深入广东省各市招聘普通工人,多管齐下,全方位拓宽招工渠道。 肖爱国掌控全局,目睹两地招工的艰辛不易,果断采取联动策略,整合各方资源。 他迅速从长河市调配一批经验丰富的培训人员奔赴圳深,协助赵刚开展岗前培训,让新员工能快速上手工作。 圳深凭借优越的宿舍条件、明晰的职业规划以及铺天盖地的宣传,在东广省各市吸引了大量人才纷至沓来。 招工形势终于拨云见日,迎来转机。 深圳这边,新员工入职即开启培训之旅。 招商局协调暂借了一个工厂改成培训场地,运来1000台风扇和暖风扇,让新员工反复组装练手,装了拆,拆了装。 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不仅熟练掌握了装配技巧,更深入了解产品构造。 而且员工不用担心生活问题,还能学到实实在在的本领,因而都安心留了下来。 锦秀机械的招工之路虽然坎坷,但在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迎来了曙光。 在“尽快让锦秀的产品出口”的理念下,长河和圳深都是积极协助。 历经五十八个日夜的艰苦奋战,锦秀机械的工厂终于拔地而起。 这不仅是一次建筑工程的胜利竣工,更是种花国历史上、吉大省历史上的首个大会战成功结束的标志。 1982年1月20日,整个工厂洋溢着欢腾的气氛。 省长于明、长河市曾市长一行人准时抵达。 为接下来的仪式进行剪彩。喜欢国家帮我垄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国家帮我垄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一朝梦狐 重生80,赶山狩猎成首富,村花肠子悔青了 惊!豪门全家靠听我心声获救 我,闯祸小能手,可爱炸翻天! 一觉醒来成为时空之主 换婚后,纨绔世子白日装乖夜抵门 山神转世,我养的动物都成精了! 开局就断亲,我回村打猎挖参宠妻 快穿:神豪不是人 四合院之胎穿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