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打定主意明年继续扩大养蚕规模,只有少数人担忧明年的销售问题。
大批生丝通过漕运或海运北上,最先抵达的是天津港口的是海运。
天津卫开了一家医药厂,年前接到了一笔订单,需要生产大量的医疗包,医疗包中有一样缝合线需要用到生丝,实验过各地产出的蚕丝后最后还是选定了江南的白丝。
江南的白丝足够细也足够有韧性,用来缝合伤口也最好不过。
白丝入了厂,不管是生丝还是白丝都需要染色后进行高温消毒。
染色所用的颜料也是一味草药,之所以染色也是因为白丝缝合伤口太考验眼神,反而染色后的真丝能够清晰地呈现效果。
染色后的缝合线跟普通的丝线没有区别,要说区别也不是没有,就是短了不少。
丝线制作完成后是放入一个小玻璃瓶中,再用木塞封口送去高压蒸汽炉中再次杀菌。
然后装箱送往下订单的地方。
其中一小部分流往京城的医学院和医院,还有一部分搬上了船送往南边,剩下的大部分分成了三部分运往三路军队方向。
这边医疗货物和其他物资一批一批往前线运送,这边医学院还未毕业的学子成立了小队将前往前线做军医。
这些人里一部分是消极怠工,都是正常人谁愿意上战场?要不是学院这边保证只在后方不上前线肯定有不少人打退堂鼓。
当然也有不少人摩拳擦掌,他们平常哪有什么做手术的机会,多是拿猪肉来练习,医学院也会买一些羊、兔子之类的给他们练手,这些哪有在战场上真刀实枪给人做手术能涨经验?
***
端午节的气氛远没有往年热闹,往年进入五月,各王府就还是包粽子,有些还往宫里送。
今年皇帝不在宫,大家心思也不放在这上面。
宝音倒是没跟皇帝断开过联系,他是走到哪里都给她来一封信,前几日说已经抵达伊林驿站。
此地是前往漠北的咽喉之地,一山之隔便是喀尔喀草原。
他将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将车臣汗部和土谢图汗部等收编入旗。
算一算来信时间,此时他应该在伊林滞留了一段时间。
早膳时候宝音吃了粽子,她对粽子没有太多喜爱,甭管什么馅吃一两个就足够了。
用了膳,有宫女来报,说十二阿哥有些不适,已经请了太医过去。
宝音闻言起身,前往慈宁宫。
十二阿哥满月后就送去给苏喇嘛姑抚养,因着养在慈宁宫,太皇太后眼皮底下,出了问题她合该去探望一下。
刚转道门就看见钮祜禄贵妃匆匆被抬了过来。
宝音下了步舆等了一会儿,和钮祜禄氏一起进慈宁宫。
“听说前几日小十身子也不适?”
“夜里热,贪凉踢了被子,奶嬷嬷发现得晚,早上又吐又拉,太医说要饿几顿清清肠胃。”
宝音走了几步也觉得太阳有点晒,“今年热得早了点。”
“可不是,这几日快赶上三伏天了。”
两人被慈宁宫的嬷嬷引入后殿,后殿正殿分给了苏喇嘛姑住,十二阿哥就养在正殿的西殿。
一进门,两人就闻到浓郁的香味,苏喇嘛姑信佛,西边隔间供了一个佛像。
里间是十二阿哥的住所,窗户不大,挨着宫墙,没什么风进来,进屋就觉得闷得慌。
小阿哥被奶嬷嬷抱着哭闹,此刻哭得脸通红。
奶嬷嬷抱着阿哥还想要行礼,被宝音拦住了。
“免了,太医还没到吗?”
屋里的宫女忙说已经去请了。
宝音并未看见苏喇嘛姑,一问才知道人在前面陪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身子也有些不适。
没一会儿太医就过来了。
“阿哥是热着了,不需要裹着襁褓,需要散散热。”
“需要开药吗?”宝音开口问。
太医谨慎回道:“等散散热再看看情况。”
宝音见状,便吩咐太医这两日在这里守着,说完她看向钮祜禄氏,“姐姐可要和我一同去拜见太皇太后?”
钮祜禄氏自然是答应了。
两人去了前面正殿,就见太皇太后头上系着护额。
苏喇嘛姑端着药汤劝她喝药。
见两人过来请安,太皇太后问两人十二阿哥状况如何。
宝音和钮祜禄氏对视一眼,宝音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