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牌的光影在帐中缓缓旋转,映照出一幅残缺的地图轮廓。 我盯着那道光,心中已有决断。 “昭帅,西北方向能量波动持续增强。”影卫统领低声禀报,“但距离太远,无法锁定具体位置。” “暂时别追。”我收回令牌,目光坚定,“现在最重要的是——人。” 徐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你是想……办书院?” “没错。”我站起身,披上外袍,“这场战争让我看清一件事:玄启要真正强大,不能只靠刀剑,更要靠头脑。” 陈虎挠了挠头:“昭帅,你是说……读书?” “是教化。”我走出营帐,寒风扑面而来,“我们打下了地盘,可若无人能治理、无人能继承,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 次日清晨,议事厅内众将齐聚。 我站在主位,目光扫过众人:“此战之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扩军,也不是修城,而是——办学。” 厅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办学?”一名老将皱眉,“昭帅,咱们连粮食都还没完全恢复,这……” “正因如此,才要办。”我沉声道,“你们以为教育是什么?是纸上谈兵?不,它是根基。没有人才,谁来管粮草?谁来建工坊?谁来治民安邦?” 徐逸适时开口:“诸位,昭帅所言极是。如今我们虽得胜,但领地内识字者不过千人,通政务者更是寥寥无几。若不尽快培养本土士子,将来即便得了天下,也守不住。” 陈虎点头附和:“我也赞成!咱打仗是一把好手,可真要管理百姓,还得靠脑子。” 我继续说道:“我打算在城东设立‘玄启学府’,分为三科:军务、政务、工技。凡年满十五者,皆可入学。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这……”有人犹豫,“怕是会得罪地方士绅。” “那就让他们来得罪我。”我冷冷一笑,“我陆昭做事,从来不怕人反对。” --- 学府选址由陈虎亲自负责。 他带着亲卫队踏遍全城,最终选定一处废弃兵营作为校址。 “这里宽敞,又有围墙,适合集中教学。”陈虎指着地图,“我已经调拨五百精兵驻守周边,确保施工顺利。” “很好。”我点头,“你还要注意,防止敌对势力破坏。尤其是那些不愿看到我们强盛的地方士绅。” “放心。”陈虎咧嘴一笑,“谁敢捣乱,我让他有来无回。” 与此同时,徐逸开始着手师资招募。 “眼下本地文脉薄弱,必须引入外部学者。”他在书房中翻阅资料,“我打算写信给云泽国的几位旧友,邀请他们前来任教。” “可以。”我道,“同时也要从军中挑选一批识字将领,担任军事课程的讲师。” “明白。”徐逸提笔疾书,“我会安排使者秘密出发,务必在一个月内带回答复。” --- 然而,新政刚推出不久,便遭遇阻力。 “昭帅!”一名斥候急匆匆跑进大帐,“有几个村落的乡老联名上书,称我们崇文轻武,动摇祖制,甚至鼓动子弟拒入学堂。” “果然来了。”我冷笑一声,“看来有些人坐不住了。” “要不要派人镇压?”陈虎摩拳擦掌。 “不急。”我摆手,“先让我去走一遭。” --- 翌日,我亲自前往几个重点村落。 百姓们见我到来,纷纷围拢过来。 我登上村口石台,朗声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听到了一些话,说什么‘陆昭变了’‘他要废世袭’‘他要让寒门夺权’。这些,都是谣言。” 人群中有人低语,也有不少人露出疑惑神色。 “我不是来抢你们的土地,也不是来夺你们的权。”我语气诚恳,“我只是想问一句——你们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书?” “读了书又能做什么?”一个老汉喊道,“还不是给人当差役?” “不。”我摇头,“我要让每一个愿意读书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将军、官员、匠师。只要你有才,就有出路!”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的孩子,不该一辈子困在这片田里。我要给他们一条路,一条凭本事吃饭的路。”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我承诺,凡是寒门学子,进入学府后一律免学费,并提供食宿。”我环视四周,“你们若是不信,就去看看城东的学堂,亲自看看。” 一位母亲抱着孩子上前,怯生生问道:“真的能让我的儿子念书?” “当然。”我蹲下身,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只要他肯学,未来就能指挥千军万马。” 她眼眶红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掌声。 --- 系统提示音在我脑海中响起: 【文化传播进度 +5%】 我心头一震,知道这是个好兆头。 回到大帐后,我召见徐逸:“加快进度,第一批学生要在两个月内开学。” “明白。”徐逸点头,“我已经收到云泽国两位学者的回信,他们答应前来。” “很好。”我望向远方,“这只是开始。” --- 夜深,我独自坐在案前,看着学府的设计图纸。 忽然,令牌再次震动,紫光闪烁。 我猛地抬头,只见一道微弱的影像浮现在空中。 那是……一座古老的藏书阁,门前刻着几个模糊的字迹。 “天机阁?”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昭帅!”影卫统领冲进来,“西边边境发现可疑士绅活动,似乎与境外势力有联系!”喜欢孤臣血,玄启燃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孤臣血,玄启燃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