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家中还有四百多两银子,我拿出一百五十两,明天就去订购织机。” 范娘一咬牙说道。 “对了,你会写字么?” “会一些,不多……” “你爹是秀才,你怎么可能只会一些?” “我爹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我是认字的,书法也偷偷学过一些,只是字写得不太好……” “那就够了。”秦明沉吟了一下,随即又问道:“对了,你会算账么?” “这个会的。” “那我以后给你买个账本和一套笔墨纸砚,以后你就是作坊的老板娘了,记录每日账目就是你的事情。” “嗯。” 范娘闻言乖巧地点了点头。 如今的秦家村,根本就没有读书人。 毕竟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读书了。 何况这个年头书籍纸张都是很贵的,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 所以全村除了秦明夫妇,就只有秦怀忠会写一些字。 只是从刚才秦怀忠用木板和木炭登记名字来看,他的字迹歪歪扭扭,简直和鬼画符一般,估计连后世的孩童都不如。 但如果真的要做生意,那就必须要有个能写会画的人才行。 否则的话,自己的生意迟早会变成一本糊涂账。 “里长,咱们村子的老人都到了,等您过去发话呢。” 此刻秦怀忠领着几个村里的老人来到了秦明的面前。 这三位老人都是村里的年龄最大,威望最高的。 他们都已经五十多,只比秦怀忠年轻一两岁,但由于常年的劳作,已经是满脸皱纹,头发花白。 之前秦会当里长的时候,这几人都是负责管理村中农业生产和家畜养殖的。 同时还要处理村中的一些闲杂琐事,比如婚丧嫁娶,礼仪祭祀等等。 基本就相当于后世村委会的干部。 “走,都进我屋。” 秦明手一挥,领着几人进了屋。 之前秦明从县城买了一些家具,添置了被褥,还找人重新修缮了墙壁和窗纸,整个屋子已经焕然一新。 而在屋子的墙壁上,赫然挂着县衙的任命书,这是秦明让范娘挂上去的。 这几个村中的老人看到这张任命书后,也都是神色一禀。 在这个崇尚皇权,阶级严明的年代,哪怕是朝廷任命的最基层的官员,依旧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 “喝水。” 范娘这个时候进屋给几人倒了一碗水,随即离开屋子,反手将门关上。 “里长,刚才你和大伙说要开织布坊,这事儿可当真?” 看到范娘离开,秦怀忠正色问道。 “我说过话肯定是算数的!” 秦明眉头一挑,接着说道:“明日我就会拿出二百两银子,到县城先订购十套织机,估计最多半月时间,这些织机就能全部到位。” “额……” 听到秦明要一次拿出二百两银子,在场几人都是吃了一惊。 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彼此知根知底。 秦明先前只是一个猎户,虽然凭借家传的狩猎功夫,能混个温饱。 但他一次能拿出两百两银子,这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敢问里长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其中一个名叫秦当的老者问道。 “不瞒各位,前段时间,县里悬赏猎熊,赏金三百两……” 秦明将之前自己在穆家寨猎熊,以及后来在县衙拿到赏金的事情,大致和几人说了一下。 “原来如此!” “难怪娄知县会指派你来当这个里长。” 听完秦明的讲述,屋子中的几人顿时恍然。 “之前的时候,我和这秦会素有嫌隙,但他后来到县衙诬告我是马匪,好在娄知县明察秋毫,这才将他治罪……” 秦明又将先前秦会诬告自己,最终被关押的事情,原原本本和众人说了一下。 “我说秦会怎么就突然消失了,原来是这个缘故。” “那他的两个儿子怎么也不见了?” 又有人问道。 “后来的事情我也不清楚,要么现在还收入牢中,要么就已经被流放了。” 秦明双手一摊,说道: “你们要是想知道他们的下落,可以到县衙打探一下……” “额……” 几人闻言,顿时默不作声。 虽然他们几人确实想知道目前秦会一家的下落,但没人会真的去县衙打探。 毕竟和官府打交道,没银子不行。 可秦家村的村民温饱尚且难以保证,谁会自掏腰包去县衙看一个已经被定罪的犯人? “这么多日子没有消息,看来秦会一家多半是被流放了。” “是啊,任命新的里长,秦会一家是回不来了……” 两位老者思索了片刻后说道。 “我秦明如今担任这个里长之职,虽然能力有限,但也愿意为咱们村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争取让大家都能吃上饭。” 秦明一脸的诚恳之色,只听他接着说道: “希望几位以后能多多协助我管理好咱们村,世道艰难,唯一齐心方能生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里长你放心,以后我们都听你的。” “对,你安排的事情,我们照做便是!” “这都是天意啊,你当这个里长,咱们秦家村以后必将兴盛!” 此刻,几个老者纷纷对秦明表忠心。 事情是明摆着的,如今村子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弱妇孺。 而秦明年轻有钱武功高,又是娄知县亲自任命的里长,一切都是名正言顺。 更何况秦明还出钱要在村里办织布坊,能解决一部分人吃饭的问题。 所以除了他,也没人更合适这个位子了。 “现如今秦会家的田产已经被充公,归县衙所有,刚才领班的钱典史也和我说了,今后秦会家的粮食,咱们可以留三成……” “留三成!?” 几人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要知道,这年头朝廷的田赋是十五留一,但实际上,每年朝廷收粮至少要上缴九成以上。 正因为如此,所以哪怕是丰收之年,依旧有半数村民粮食不够吃,靠借粮为生。 倘若能留下三成的粮食,那么至少是可以保证全村人吃饱饭的。 “这三成还要拿出来一成换钱,用于村里的各项开支,比如丧葬和祭祀,但凡以后村中有老人去世,就可以用这笔钱置办棺材……” “好好好!” 在场几人闻言,眼眶已经开始微微湿润。 他们作为村里最年长的几人,辛劳大半生,就是想求个死后能入土为安。 但这年头棺材不便宜,哪怕是一副薄木棺材,至少也要五两银子。 所以很多穷苦人家,都只能用一张席子将死去的家人下葬,可谓是寒酸至极。 秦明的这个提议,无疑是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实际上,这是秦明有意拉拢几人的手段。喜欢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