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陪护(1 / 1)

50年代末,界西市分管文化教育卫生工作的张俊逸副市长去北京开会。 按计划打算招一批京剧演员来界西市;因为当地人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唱个地方戏还行,唱京剧那可就不上档次了,京剧团演出都没有人看。 休会期间,张副市长外出散步,很随意地走在大街上。 老远就听见一位女声吆喝:“买冰棍嘞、三分钱一根、香蕉冰棍诶……买冰棍嘞、牛奶冰棍、5分钱一根诶……”,那是一种千回百转回肠荡气的吆喝,京韵味道十足。 不由地吸引住了张副市长的脚步,过去一问“你会唱京戏吗?”。 看到一个相貌堂堂英俊儒雅模样的男人、很明显就是一个当官的在发问,便羞羞答答地回答:“我家祖上就是天桥的赵家班京戏艺人”,当即就留下了地址姓名。 张副市长在北京转悠了好些时间,人家大剧团的演员是不可能到你这个小地方来的,几经斟酌最后还是挑选了几位赵家班的年轻后辈,带回了界西市。 来到界西市的第一场演出,戏牌子一挂出来、一个小时不到、戏票就抢售一空。 到了晚上、两层楼的剧院里、那是人山人海比肩接踵,连走廊过道都站的满满的。 那些狂热的观众挤得转身都转不动了、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看“北京来的京剧演员”演的京戏。 时间一到7点半,等戏就在这一刻。 开场锣鼓响起来,大幕徐徐拉开。 一连串的空翻跟头就满台子飘起来,底下一片碰头叫好声……接着是生旦净丑末唱念做打舞,几段经典唱腔和几段武打戏演下来,那个吆喝叫好掌声如雷,差点没把剧院的房顶都掀掉了。 赵小兰唱的是压轴戏“苏三起解”,谢幕了5次都下不来台。 台下的叫好和掌声也感动了这几位北京天桥艺人的后代,她和她的那一帮“赵家班”的后辈们,从此就留在了界西市。 一是感激张副市长不拘一格招人才、二是感激界西市人民爱京剧懂京戏,在这个偏远的小城市、他们还能遇上梅兰芳的正牌琴师、还能有他们辉煌的舞台天地。 从此以后,整个西江省戏曲界,都知道了界西市的京戏团那可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文化大革命中,张副市长被造反派批斗,旧疾突发猝然死亡,整个京剧团的演员倾巢出动,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把这位领导送到了殡仪馆;表示出了他们对这位经历过战争考验没死、却倒在了造反派的暴行之下的付市长的崇高敬意。 这位赵小兰也有多年不能上台演戏了,这次市里面的“八一建军节”晚会,她的复出就等于是给她平反了,以后她终于又可以唱戏了。 一位文艺工作者,终于又能走上她魂萦梦绕割舍不下的艺术舞台、还能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事情吗? 谈到文化大革命十年中,肖老师夫妇二人挨批斗、谈到乔老师被造反派通缉,谈到张副市长英年早逝、谈到赵家班子几位演员被下放的许多事情,真是唏嘘不已。 好在那个极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翌日,忆江南还在沉睡的时候就被叫醒。 原来是程宜萍的弟弟,宜强的妻子董秀玲怀胎十月、超过预产期半个月一直不生;家人们都说“看来,你非得等到忆江南回来,你才能生”。 果不其然、昨晚开始阵痛了、今天一大早就被送进了医院;作为两代世交家中的医学生,义不容辞就得去医院陪护了。 整整一天,董秀玲一会肚子痛的不行了,过了一阵子又不痛了,就这么反反复复来回折腾。程叔叔全家老小都在焦急不安中等待。 大院里其他的人也都跟着着急、凡是熟人见面就问“生了没有啊……赶快生吧……生了就好了” 程宜萍和忆江南两人寸步不离,一左一右陪同着秀玲。 一会按照医生的吩咐出去走走、一会又让她躺下来休息休息,忙着给她端饭倒水擦汗削水果;一会要上厕所了、一会又腿抽筋了……两人在一旁照应还忙不过来。 程宜萍想起自己生孩子时的种种狼狈和痛苦,那个分娩疼痛可以达到最高级别9至10级,阵痛时间初产妇可以长达10个小时左右,不止一次的下决心道:“就生一个、再也不生了”。 大院内的几个老太太还在一旁说“江南要是结婚晚,以后生孩子一准也难、她肯定会害怕的、可别告诉她”。 她们还不知道,江南这次是全程陪伴,看了一个正着,跟着体验了一个从阵痛到分娩的全部过程。 看到产妇临产时的形态真是惨不忍睹。 极度膨胀高高隆起的腹部、裸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因为疼痛面目扭曲的脸庞、大汗淋漓头发一缕一缕粘在额头脸上、随着一阵一阵的宫缩,喉咙里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一直到晚上9:44,终于生下来一个男婴儿,重7斤2两。 程家人和满大院子里等待消息的人、经历了一天的担心疑虑恐惧、盼望希望和加油,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都为一个小小生命的诞生感到轻松和高兴。 程叔叔和忆爸爸都同声称道:“嗯、生了一个带把的、咱们院子里又多了一个当兵的小崽子啦!” 他们可不是重男轻女,这个两家都是把女儿当宝贝宠着的。 等到把秀玲送进病房、回到家里已经是过了12点。 忆江南每次回到家乡,总是会有忙不完的事情不期而至;总是会有意外遇见的人、不请自来的;所以,她总是如鱼得水忙碌得很。 也许,这就是家乡的人和事、这就是家乡的情和义。 忆江南心中想,幸亏倪子祥这次没有来,否则他一个人又是要无所事事的干巴巴待上一天;寒假那次,他不是就这样自我封闭待在屋子里大半天的。 一个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不能非常迅速地自然地融入人群,那他自己就会非常的尴尬。 由于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忙碌的事情得到好的结果、加上旅途18个小时的疲劳积累,忆江南回到家中第二天就开始彻底放松,就是睡睡睡;那种倒头便睡、吃过饭碗筷一放、爬上床就睡……一连睡了两天、才算缓过劲来了,好像把一个学期的疲劳都调整过来了。喜欢工农兵大学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工农兵大学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风流人生从打工开始 乡村风流傻子神医 末世从AI觉醒开始崛起! 盗笔:麒麟的洪荒莲花 快穿路人就要随心所欲 半夜和女鬼抢影子,她红温了 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最强榜一大哥,全网主播的神 为买房上综艺,但霍爷撩功太猛 明明是天胡开局!怎么是逆袭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