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什么?”
“符合的大致有两个,第一个是雏鸟情节,很好理解,就是小鸡破壳的时候会把它见到的第一个生物认作‘妈妈’,然后就会走到哪跟到哪。这是一个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多少就能解释你为什么会主动跟我搭话以及,为什么你在对话的时候对我和对其他人有着比较明显的不一样了。那天你转学,来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你的潜意识层面应该是有不安和紧张的。我那天原本是想和你说话来着,敲了你的桌子就等于是成为了第一个想和你搭话的人。从心理的角度来讲,那个行为有点类似于破冰了,缓解了一部分你的紧张和焦虑之类的负面情绪,所以你就会选择主动和我搭话了。”
“我觉得你说的挺对的,第二个呢?”
“第二个比较特殊,我只是觉得有点接近,并不是在给你下定义,所以接下来你听到的你不认可或者让你感到冒犯的话,你都可以随时打断我,我会向你道歉,然后保证不再对你这样说,也不会再这样想,你同意么?”
“同意。”
我点点头,打开了百度百科,
“第二个就是‘阿斯伯格综合症’,在儿童时期比较常见。主要特征是社交技巧欠佳,孤僻,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你说你以前没有朋友,如果是真的一个也没有的话,那么大概率就是你习惯以非常简洁的话语去回答别人,但是你讲题的时候语速和语调又都很流畅,就证明你不是语言功能上有缺陷。而是你潜意识里一直在拒绝和他人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就像那天你做的自我介绍一样,大部分人都是说自己想说的话,但是你那天的语言和情绪是割裂开的,你说很高兴,但我听不出来你很高兴。怎么说呢...就是听上去很像那段话是你背的。”
“是,我提前背好的。”
“那我接着说哦,虽然第一个比较符合,但是第二个只符合一半,因为我发现你写题很专注,你说你的兴趣爱好,拼乐高,同样也是需要长时间专注的。也就是说,虽然你的兴趣面比较稍微狭窄一点,但是你有很高的专注力,很好的记忆力。以及别人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你都没有花费,假设你把那些多出来的时间都只花在你感兴趣的事物上,比方说写题呀,喜欢待在教室呀。你付出的比别人多,自然也会高回报高收益。不过也算好坏参半啦,可能在情感理解上,以及对于情感的处理上就会达不到一般人的平均水平。举个例子,你的语文就不算很拔尖,我猜是因为作文拖了后腿。”
“是,我的作文分一直不高。你很聪明。”
我摇摇头,
“我不聪明,你会觉得我聪明是因为我的社交能力要优于你,以及情绪察觉这一方面相对灵敏。要真的比聪明,是你比较聪明,那些我题目都看不懂的题,你不总是拿分么?”
说到这里外卖送到了,我把粥递给他,让他就在书桌上吃,我自己拿出折迭桌,坐小沙发上吃。
“还有第三个呢?怎么不说?”
我一边扒拉饭,一边打开平板找下饭的剧。
“第三个是行为刻板,你又不符合,那种行为刻板是指略倾向于强迫症的行为。就比方说走路一定要走在格子的中间,下楼梯一定要数数,数错了甚至要回去再走一遍。你又没有这样。”
我开始看马男波杰克,虽然我英语不好,但我喜欢里面一些偶然的启示和比喻,以及对原生家庭所能带来伤痛的程度的反复提及、细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