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拜师(1 / 1)

三日一晃而过,这日天还没亮,宋小麦先跟着二哥宋冬生来了一趟李二家,从他家菜地里拔了一把还淌着露珠的脆嫩芹菜。 返回家后,宋冬生跟三弟宋秋生换上王氏母女俩连日赶出的青衿长衫,跨上宋小麦突发奇想用蹩脚手艺缝制的书袋,精神抖擞的出了门。 今日二人将正式拜师入学,身为家中唯一长辈的王氏本该带着孩子同行,但因身体原因,只得让长女月娥跟着一同前去。 好在家里有了修远的到来,王氏身体也已大好,兄妹四人也能放心离开一阵。 常年在家的宋月娥也终于肯换上新衣,本就出落的好看,稍微一打扮,整个人又妍丽了几分。 宋修远牵着小六的手,随着母亲王氏满目欢喜的将哥哥姐姐送出大门。 直至再也看不到身影,三人方才依依不舍收回目光。 李家村这边,陈青山与陈母同样起了大早。 将一尘不染的院子又清扫一遍后,陈青山回书房整理前日买来的教学之物。 等宋小麦几人到后,发现上一次只摆了单独桌案的书房今日竟又多了两套桌椅。 每张书案上,都摆着一本崭新的《千字文》。 束修收的少不说,如今自己还倒贴这么些银两用在书本桌案上,宋小麦一时有些一言难尽。 望着正受自家两位哥哥大礼的陈先生,虽说谈钱有辱斯文,但您这确定不亏本吗? 站在一旁的宋月娥不知这些,眼里只有难以抑制的兴奋。 瞧着穿戴一新的两个弟弟跪拜师长的模样,心头如起了一把熊熊烈火,怎么都扑不灭。 正衣冠,盥洗礼,行叩首。 宋冬生与宋秋生兄弟俩虽已在家练过无数遍,可真到了场合,二人还是做的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一丝惹来先生不悦。 陈青山肃穆坐于上首,这一次,他坦然受了二人三拜叩首。 在他看来,两个出自农户的孩子,行礼之时虽有许多不足,但二人所露出的一片赤诚足以抵消万千。 待叩首完毕,接过二人的束修,这场拜师仪式便近了尾声。 陈青山起身来到新置的书案前,将其上《千字文》拿起。 在递给二人之前,望着堂下跪的笔直的两个少年,缓声道:“《礼记》有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尔等方才顿首时袖未齐眉,起拜时膝先离席...然...” 他话语一顿,温和一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昔日卞和献璞,岂因玉有粗粝而掩其诚?” “今观尔等虽礼容未臻,倒合了笃初诚美的真谛。” 兄弟俩听得这般高的称赞,眼眶俱是一热。 宋冬生抓紧衣角。 明明月前,自家还在为生计而忧。 谁曾想短短月余,自己已能穿戴一新,在这墨香四溢的书堂中听取师长教诲。 放在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历历发生在目,他眼眶含泪,情难自抑。 跟自家二哥不同的是,宋秋生这辈子第一次发现,原来称赞一个人,还能说的这般文雅好听。 特别是,一句十个字的话里他八个字都不明白,但还能听出对方是在夸自己。 天老爷,这要是回村传一下,自己还不得被人捧上天去! 不知二人心中所想的陈青山,将手中连夜抄的《千字文》赠与二人。 “《千字文》乃蒙学根基,今日便以此为赠。” 他摩挲书页上早已干涸的墨迹,指着首句八字问:“尔等可知这八字真义?” 兄弟俩茫然。 陈青山莞尔:“天地二字,是说求学当效法天地。” “效天之道,自强不息。法地之德,承载万物。” 指向玄黄二字:“天未明时勤读是玄,日落后秉烛温书是黄。” “如此,方称得宇宙洪荒之胸襟。” 宋秋生听的入神,不禁膝行半步,见夫子又指向了下一句。 “咱们再看这句,‘寒来暑往’” “此句是说,咱们读书当如农家守时一般。” “春诵《诗经》仓庚喈喈,夏解《周易》大明始终,秋悟《楚辞》萧瑟兮草木摇落,冬参《春秋》微言大义。” 轻轻合上书页,陈青山望着二人道:“从今日起,尔等束发受业,须得闻鸡诵书,秉烛夜读。”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切莫虚掷光阴,待白首方悔迟!” 他收敛容色,朝兄弟二人长揖还礼。 “得遇汝等,三生有幸。” “愿尔勤勉精进,莫负师徒一场!” 兄弟俩抱着怀中墨香书卷,只觉眼前的世界都跟着明媚了起来。 同样是教千字文,换一个人竟有如此大的不同。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若说当初周目教会了宋家几个孩子能读会写,那么此刻,陈青山则是将这十六个字无声无息间刻入了几人骨血。 这一刻,宋月娥早已没了先才的激奋,直到跟着自家小妹出了篱笆院子,下了山腰。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女目光莹莹,她回首望向山腰处,轻语喃喃。 “四丫...我怎么忽然好生羡慕二弟三弟呢...” 这个久违的称呼,让宋小麦人一激灵。 不过在看到少女满目怅然时,宋小麦心头一动。 她明白阿姐的惆怅,这也定不是独属于她一个人的怅然。 当年圣人提出有教无类,也没见收过女徒弟。 甚至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将一个时代的女性就此打入囚笼之中。 想要冲破这层束缚,宋小麦自认没这个能力。 但这不代表,就要以此画地为牢。 “阿姐不必忧郁,待二哥三哥每日学成回来,咱们再跟着他俩学一遍就是!” “周目不是说过,温故知新嘛!” “这样一来,咱们每个人不仅都能读书识字,还能加深二哥三哥记忆,岂不两全其美?” 姐妹俩手拉着手,行于李家村的田野之间,裙角在风中微微扬起,难得有这份闲适。 听着自家小妹语重心长的劝慰,宋月娥一双好看的桃花眸中荡漾出层层笑意,捂嘴轻笑。 “阿姐今日只是心折于夫子学识,才有此一感,哪里还要的着你这丫头劝解。” 羡慕归羡慕,可更多的,她还是为自家两个弟弟能寻得这么一位德才兼备的夫子而欣慰不已。 村子里人不多,各家各户发生什么新鲜事,用不了多久,整个村就传遍了开。 譬如说村长家二牛跟宋大田老幺儿同一天入了清河书院。 又过了一天,宋大山家的老二老三也在隔壁村寻到夫子入了学堂。 这些足以震惊整个村的消息众人还没嚼吧透,没过两天,李二家李雨李风即将前往隔壁村村学的消息不胫而走。 大周永安十年,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嗅到了一股非同寻常的讯息。 朝廷一面兴水利,垦荒田,劝农桑。 一面督促倡导各州府,上到县镇下到村族广开蒙学之馆,使稚子皆得诵读诗书。 劝课农桑以固国本。 大周十载,自兹国运始昌。喜欢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情劫 致死迷恋 快穿之娇软美人别太爱 分手后,才发现她闺蜜更香 西游成仙后:我在天庭搞事业 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 邪凤逆天:轻狂召唤师 难忘的1960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我在古代养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