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下,风过无声,落花却有情,悄然铺了一地碎雪。 白芷一身素衣,站在那袭儒衫墨裳的柳相分身前,神色安宁。那份曾经萦绕在她眉宇间,如同千年寒冰的清冷与怅然,此刻已化作春日里初融的溪水,通透而温和。 “多谢先生助我破境,此番红尘一行,亦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感悟。”她微微躬身,这一礼,拜的是再造的因果,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新生。 儒衫柳相只是安然受了,抬手为她续上一杯清茶,茶水清冽,映着天光云影,也映着白芷脸上那抹释然。 “我曾以为,无情道便是斩情绝性,离这人间越远越好,将自己修成一块无悲无喜的顽石。” 白芷端起茶杯,指尖触及微凉的杯壁,眸光悠远,仿佛又回到了那方虚假人间,“直到在那座钢铁城池里,做了一回‘白栀’,才知晓何为真正的无情。” “那一世,灵魂被困于方寸之间,喜怒哀乐都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连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都需要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每日奔波,不过是为了一串无意义的数字。那样的活着,才是最彻底的‘无情’,因为连‘情’本身,都失去了价值。” 她轻轻放下茶杯,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 “是那一场人生,让我明白。真正的无情,不是拒绝,而是经历。是亲身跳入那欲望的洪流,在其中挣扎、沉沦、感受过最极致的悲欢,最终勘破其虚妄的本质,方能真正‘忘情’。是身在红尘,而心不染尘。” 柳相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只是在她话音落下时,才淡然开口。 “你能勘破,是你的机缘。我不过是在岸边,为你推开了一扇窗,让你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路,终究是你自己走出来的。” 白芷脸上漾开一抹浅笑,如同冰封的湖面裂开第一道春痕。 “此次所选的弟子中,有几位资质虽算不得上乘,但心性纯良,如璞玉未琢,只需稍加引导,便能走上正途。” 她语调轻快了些,“还有一位小姑娘,根骨清奇,与我倒是有几分说不清的缘法。待回了山,晚辈想将她收作亲传,悉心教导。” 说到这里,白芷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只是有一事不解,我所选的弟子中,有那么几位……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气运,似乎与这天王山,有着千丝万缕、斩不断的牵连。仿佛他们本就是从这座山里走出去的。” 儒衫柳相闻言,抬起头,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却不作答。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在此处种下的因,自然会在此处结出果。” 这回答,玄之又玄。 白芷冰雪聪明,立刻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对方是不会明说了。她也不再追问,只是将这番话记在心里。有些事,或许需要用往后漫长的岁月去慢慢印证。 再次端起茶杯,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心中的块垒也随之消散。 “也罢。” 白芷站起身,脸上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今日叨扰先生许久,就此别过。” 走了两步,又停下,回眸一笑,那笑意里,带着几分真切的、属于凡俗的暖意。 “待日后山君有暇,不妨下山来我补天教做客。我那山门之中,有条长河,贯穿南北,河中灵鱼甚是肥美,届时,你我可于河畔,共效那凡俗渔翁之乐?” “好。”柳相颔首,只应了一个字。 一个字,便是一个约定。 白芷不再多言,转身,步履轻盈,走出了祠堂的院门。 院外,补天教的仙师与新收的弟子们早已等候多时。白芷一步踏出,脚下便有清风托起,整个人化作一道流光,领着众人,向着天际远遁而去,圣洁的莲花虚影在其身后若隐若现。 紧接着,截天宗的地仙也前来辞行。 一时间,荣昌镇的上空,仙光交错,瑞气千条,剑鸣声与破空声不绝于耳,引得镇中百姓纷纷出门,跪地叩拜,以为是天降祥瑞,神仙巡游。 柳相的儒衫分身一直站在梨树下,静静地看着。 直到最后一抹仙光消失在天际,他才收回视线。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这些修行种子的离去,小镇那原本被搅动得有些混乱的气运,正缓缓平复,重新归于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稳定。 热闹了过后的天王山,终于又安静了下来。 “先生。”一个清脆的童声,在身后响起,带着几分犹豫。 柳相转过身,妟回正抱着一本薄薄的册子,站在不远处。 那孩子不知何时换下了一身华贵的锦衣,穿了件朴素的青衫,洗得有些泛白,却很干净。 脸上也没了初见时的跋扈与骄纵,反倒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认真与困惑。他怀里抱着的,正是米月留下的那本手抄的《昙花》。 妟回走到石桌前,将书册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生怕沾染了灰尘。然后对着柳相,学着大人的模样,行了个不怎么标准的揖礼。 “先生,学生有一事不明,辗转反侧,想请教先生。”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柳相抬手示意他坐下,石凳有些凉,孩子却坐得笔直。 “但说无妨。” 妟回坐直了身子,小脸上满是求知的神色,那双乌溜溜的眼珠里,映着梨树斑驳的影子。 “张夫子说,学生是天生的读书种子,当读圣贤书,明世间理。” 他顿了顿,又指了指天上那些仙人早已消失无踪的方向,神情有些向往,又有些迷茫, “仙家求的是超脱,是跳出这方天地,去往更高处。而儒家,却要学生扎根于此,去体察民生疾苦,去修身齐家。学生想问,仙家大道与儒家大道,一个要走,一个要留,岂不是南辕北辙?到头来,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吗?” 这问题,问得太大,也太深。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口中问出,更显得有些突兀。 柳相却并不意外,反而露出一抹浅笑。 看着妟回那双清澈的眼睛,沉默了片刻,并未直接回答。 伸手指了指路旁一颗百年老树。 “你瞧这棵树。它为何能立于此地百年不倒,每年还能开花结果?” 妟回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认真地想了想。 “因为它有根,深深地扎在土里,汲取养分。” 柳相点了点头,又指了指那满树青翠的梨叶。 “那它又为何能如此繁茂,遮天蔽日?” “因为它有叶,迎着阳光,吐故纳新。” 柳相笑了,那笑容如春风拂面。 “仙家之道,便如这树叶。他们拼命向上生长,是为了更接近天空与太阳,是为了看得更高,更远,最终脱离这棵树的束缚,化作天边一朵云。这叫‘出世’。” “儒家之道,便如这树根。他们不断向下扎根,是为了更贴近这片土地,是为了汲取更多的养分,让这棵树长得更稳,更牢固,能庇护树下的生灵,能结出甘甜的果实。这叫‘入世’。” 柳相收回手指,重新为妟回的杯中添满茶水。 “你说,树叶与树根,哪一个更重要?” 妟回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小脸涨得通红。 “都……都重要。没有根,树会死。没有叶,树也活不了。” “正是此理。” 柳相继续道:“出世与入世,看似背道而驰,实则殊途同归。它们都是这棵名为‘天地’的大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登山的路,不止一条。求的,也未必是山顶那独一份的风景。” 看着眼前这个年幼的“读书种子”,声音里多了一份真正的期许。 “你无需去想,哪条路更高,哪条路更远。” 柳相将那本《昙花》推回到妟回的面前。 “你只需问你的心。” “你究竟是想做那攀上枝头、沐浴天光的树叶,还是想做那深扎大地、支撑万物的树根。”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那便是你的道。” 妟回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神却前所未有的明亮。 孩子站起身,对着柳相,再次深深一揖。喜欢大妖柳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妖柳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