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琛喉间的嘶吼被狂暴的力量洪流彻底吞噬。 那枚与洛阳龙脉相连的黑色晶石,爆发出最后的凶光。 无形的冲击波狠狠撞在林琛身前的古朴铜镜上。 镜面上,由他精血绘就的符印,活物般逆时针疯狂旋转,抵御着那股毁灭性的力量。 嗡! 铜镜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悲鸣,蛛网般的裂纹从镜面边缘开始蔓延。 林琛脸色瞬间褪尽血色,惨白如纸。 魂魄被强行撕扯的剧痛,让他眼前发黑,腥甜的血液从他的眼、耳、口、鼻中不受控制地渗出。 他死死抵住铜镜,指节因过度用力而迸出青筋,骨骼发出咯咯的哀响。 “给……我……断!” 从牙缝中挤出的三个字,耗尽了他最后一丝气力。 一股更为凶悍的反噬之力,沿着铜镜,顺着他的手臂,长驱直入,直冲他摇摇欲坠的魂魄。 林琛身体剧烈一颤,猛地喷出一口滚烫的心头血。 血雾溅射在黑色晶石之上。 嗤啦!晶石表面的暗红光华骤然一滞,随即疯狂闪烁起来。 铜镜上的裂纹停止了蔓延。 那枚血色符印光芒大盛,开始疯狂地、不可逆转地抽取着晶石中的力量,并将其搅乱、逆转、粉碎。 石室内的魂力波动彻底陷入狂乱。 一道道压抑的能量不再汇聚,而是如决堤的洪水般向四面八方溃散。 狄仁杰站在林琛身后,一手按在他的背心,渡入一股平和内力,稳住他即将溃散的心神。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盘踞于此的古老力量,正在经历从凝聚到撕裂,从平稳到崩坏的过程。 “快!”狄仁杰低喝,目光已望向石室入口。 外面,裴元澈与那恶鬼面具首领的金铁交鸣声,已然变得稀疏。 血腥味混杂着尘土的气息,顺着石阶倒灌而入。 时机到了。 林琛的身体摇摇欲坠,几乎要跪倒在地,全凭狄仁杰那股内力支撑。 他双目赤红,将最后的魂力尽数灌入铜镜。 镜面血印骤然脱离镜子,化作一道血色流光,狠狠印在黑色晶石之上。 “咔——嚓!” 一声清脆的、决定性的断裂声。 黑色晶石应声而碎,化作一捧毫无光泽的黑色粉末,散落在石台上。 那股压得人喘不过气的魂力波动,瞬间烟消云散。 林琛身体一软,彻底向后倒去。 狄仁杰伸手将他稳稳接住,扶到一旁。 林琛大口喘着气,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狄公!他们退了!” 裴元澈的声音从井口传来。 狄仁杰扶着几乎脱力的林琛走出石室。 古井旁,裴元澈拄刀而立,浑身浴血,几处伤口深可见骨。他身旁,仅存的几名不良人也是人人带伤,正沉默地为死去的同袍收敛尸身。 夜风吹过,卷起一片枯叶。 那些鬼魅般的黑衣守护者,连同那戴着恶鬼面具的首领,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们退得……很不对劲。”裴元澈的眉头紧锁,“像是扯线木偶被瞬间抽走了线。最后那首领,只留下一句话。”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复述。 “星辰未移,神主不灭,背叛者……终将清算。” 狄仁杰的目光扫过地上不良人的尸体,又望向北方沉沉的夜幕。 他知道,那股阴冷的意志并未远去,只是暂时蛰伏。 “玄鸟,立刻传讯李多祚将军,洛阳龙脉节点已断,北邙地宫的‘心脏’已然虚弱,可依计行事。” “是!”阴影中,内卫指挥使领命而去。 “裴元澈,”狄仁杰的语气不带波澜,“清点伤亡,收敛遗体,我们回城。” …… 长安,紫宸殿。 殿内烛火通明,将巨大的盘龙金柱映照得熠熠生辉。 一名内侍官正以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着刚由八百里加急送抵神都的捷报。 “……狄公仁杰,携不良人、内卫精锐,于上林苑南囿寻得阵眼,太史丞林琛浴血死战,终破其魂力之源。其时,神策军左卫大将军李多祚,已率军攻入北邙地宫……” 捷报的内容,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数日来被“噬魂之主”阴云笼罩的朝堂,终于重现生气。 群臣脸上惊恐未消,却已难掩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兴奋。 龙椅之上,武后凤目微垂,看不出喜怒。 直到内侍官读完最后一个字,她才缓缓抬眼,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 “洛阳危局,已解。” “狄仁杰、李多祚、林琛、裴元澈,及一众有功将士,皆乃国之柱石。传朕旨意,论功行赏,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随着一份份令人瞠目结舌的封赏被宣布,殿中气氛达到了顶峰。 “陛下圣明!” “狄公神武,大周万年!” 山呼海啸般的颂扬声中,武后嘴角勾起一抹细微的弧度。 她抬手,虚虚一按。 金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洛阳的危机,只是一个开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的话语如一盆冷水,浇熄了所有人的亢奋。 “北邙地宫,那些被俘的‘守陵人’,以及……那所谓‘噬魂之主’残留的邪物,当如何处置?诸位爱卿,可有高见?” 话音落下,殿中气氛骤然一变。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出列,声色俱厉。 “陛下!此乃上古妖邪,秽恶之物!臣恳请陛下以雷霆之威,将地宫连同其中一切,尽数焚毁,再以巨石封填,永绝后患!以免死灰复燃,再祸苍生!” “臣等附议!妖邪之物,断不可留!”立刻有大半官员躬身应和。 然而,一名出身将门的年轻武官却排众而出,声如洪钟。 “陛下,臣有不同之见!此物虽邪,却蕴含着我等闻所未闻的力量!守陵人战力之诡,匪夷所思!若能勘破其中奥秘,化为己用,于我大周开疆拓土,抵御外敌,岂非天赐之利器?” “荒谬!引狼入室,自取灭亡!” “愚昧!畏首畏尾,何以成大业!” 殿中,主张“毁灭”的文臣集团与渴望“研究利用”的军方少壮派,瞬间争执成一团。 武后静静地听着,任由他们争得面红耳赤。 许久,她忽然抬手,拿起龙案上那份来自洛阳的奏报。 所有争吵声戛然而止。 她的目光落在奏报的末尾,似乎在看某个名字。 “狄仁杰在奏疏的最后,还提了一件事。” 武后抬起眼,扫视着噤若寒蝉的群臣,嘴角浮现一丝莫测的笑意。 “他说,他在那些守-陵-人-的身上,发现了一枚徽记。” “一枚……与前隋禁军,一模一样的徽记。”喜欢大唐仵作笔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仵作笔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