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这是何人所写?(1 / 1)

“陛下,您且先看看这个。”长孙无忌说着,小心翼翼地从宽大的袖袍中掏出三份折叠整齐的纸张。 那纸张与寻常所用的麻纸不同,洁白如雪,薄如蝉翼,隐隐透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他将这三份纸张分别递给李世民和房玄龄,自己则紧张地站在一旁,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李世民接过纸张,展开一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大炎周报》。 这四个字笔力雄浑,隐隐透着一股锐气,仿佛要破纸而出。 他心中一动,这字迹,似乎在哪里见过? 再往下看,头版头条的文章标题更是让李世民心头一震:《论大唐之阶层固化与未来危机》。 他快速浏览着文章内容,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文章开篇便直指大唐社会现状:门阀士族把持朝政,寒门子弟上升无路,百姓困苦,流民四起。 字字句句,如刀刻斧凿,将大唐表面的繁华盛景撕开了一道口子,露出了其下隐藏的腐朽与危机。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已成门阀把持朝政之工具。长此以往,官场之上,尽是些尸位素餐之辈,而真正有才华、有抱负之人,却被埋没于草莽之中。寒门无出头之日,百姓亦无翻身之望。如此,国将不国,天下危矣!” 李世民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长孙无忌:“这……这是何人所写?!”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和愤怒。 这文章,简直比他自己对大唐的认识还要清晰,还要深刻! 它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大唐的弊端,将那些他一直试图回避的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文章,不仅分析了现状,还提出了解决之道——改革科举,打破门阀垄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鼓励工商,发展经济。 每一条,都切中要害,直指大唐的病根。 李世民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这文章的作者,简直就是个妖孽! 他对大唐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自己这个皇帝! 这怎么可能? 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报纸,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那薄薄的纸张,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的反应,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他知道,这《大炎周报》上的文章,每一篇都足以引起轩然大波。 而这篇《论大唐之阶层固化与未来危机》,更是直接触动了李世民的逆鳞。 他偷偷地瞥了一眼房玄龄,只见房玄龄也正低头看着手中的报纸,眉头紧锁,脸色阴沉。 显然,房玄龄也被这报纸上的内容给震惊了。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 只有李世民粗重的呼吸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良久,李世民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报纸,他的眼神变得复杂而深邃,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激荡的心情。 “辅机,”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疲惫,“这《大炎周报》,究竟是何来历?” 长孙无忌躬身一礼,正要详细禀报,却被李世民挥手打断。 李世民的目光转向了沉默不语的房玄龄,沉声道:“玄龄,你也看看这篇。” 他指了指手中的报纸,但并没有递过去,而是用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报纸的边缘。 房玄龄接过那份《大炎周报》,目光并未在头版停留过久,而是直接翻到了第二版。 他的手指轻轻滑过纸面,那细腻的触感让他微微一怔,这纸张的质地,远胜大唐宫廷所用的上品宣纸。 他的目光落在了第二版的一篇文章上,标题醒目:《土豆丰收,亩产四十担! 》。 “亩产……四十担?”房玄龄的声音有些颤抖,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反复地看着那几个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自己的脑海里。 四十担! 这是什么概念? 大唐上好的良田,一年两熟,稻米亩产也不过三四石,折合下来,也不过三四百斤。 而这土豆,一季的产量竟然高达四千斤!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开始仔细阅读文章内容。 文章详细介绍了土豆的种植方法、生长习性、以及在不同地区的产量表现。 “……土豆,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即便在贫瘠的山地,亦能获得不错的收成。在关中地区,经过精心培育,亩产可达四十担。而在一些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区,产量甚至更高……” 文章中还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片丰收的土豆田,一个个硕大的土豆从地里被挖出来,堆积如山。 房玄龄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激动。 如果这文章所言属实,那么土豆的推广,将彻底改变大唐的粮食格局! 有了土豆,百姓将不再挨饿,大唐的国力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李世民,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陛下,这……这土豆,当真如此高产?” 李世民正沉浸在对头版文章的思索中,被房玄龄的声音惊醒。 他微微皱眉,对于房玄龄的失态有些不满。 但当他看到房玄龄那激动得通红的脸庞,以及手中那份被捏得皱巴巴的报纸时,他的心中又涌起了一丝好奇。 “玄龄,何事如此激动?”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他将手中的报纸递给李世民,指着那篇关于土豆的文章说道:“陛下,您看这篇文章,这上面说,土豆亩产可达四十担!这……这简直是神物啊!” 李世民接过报纸,目光在那篇文章上扫过。 他虽然对农事不太了解,但也知道亩产四十担意味着什么。 “四十担?”李世民的眉头微微一挑,他看向房玄龄,问道:“玄龄,你以为如何?” 房玄龄毫不犹豫地说道:“陛下,如果这文章所言属实,那么土豆的推广,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臣恳请陛下,立即派人查明此事,若是真的,务必将土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虽然对土豆的高产感到惊讶,但并没有像房玄龄那样激动。 毕竟,他更关心的,还是头版那篇关于大唐现状的文章。 他将手中的报纸轻轻地放在桌案上,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陛下,这《大炎周报》上,还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关于科举的。” 长孙无忌的话,让李世民和房玄龄同时一愣。 科举?这《大炎周报》竟然还关注科举?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看向长孙无忌,沉声道:“拿来我看!” 长孙无忌不敢怠慢,连忙将另一份报纸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报纸,展开一看,只见文章标题赫然写着:《论科举之弊端与改革之道》。 他的瞳孔猛地一缩,一股强烈的好奇心和不安感涌上心头。 他预感到,这篇文章,将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冲击。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开始阅读文章内容。 大殿之上,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只有李世民翻动报纸的轻微声响,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他们知道,这《大炎周报》上的文章,将会给大唐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就是眼前的这位皇帝。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报纸,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那薄薄的纸张,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隐隐觉得,这文章后面,隐藏着更深的东西。 终于,李世民缓缓抬起头,他死死盯着那份报纸,一字一顿地问道: “这《大炎周报》,究竟是谁办的?”喜欢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一体双魂,只手叩天门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人在修仙界,系统要我娶妻纳妾 我在时空之间追寻你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宗门崛起:我的徒弟皆大佬 哭着修炼笑着享受 我家床底通大明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非洲创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