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与世家决裂?(1 / 1)

房玄龄和杜如晦躬身退出御书房,留下李世民一人独坐太极宫。 金碧辉煌的大殿,此刻在李世民眼中却如同囚笼,压抑得他喘不过气。 他烦躁地揉了揉眉心,殿内檀香袅袅,却无法平复他内心翻涌的苦闷。 “唉……” 一声长叹,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无奈和无力。 李世民的目光不自觉地转向北方,那里是突厥铁骑肆虐的草原,是渭水之盟的耻辱之地。 他想起颉利可汗嚣张的面孔,想起大唐被迫签订渭水之盟,心中便是一阵刺痛。 如今,大炎又虎视眈眈,边境摩擦不断,更是让他火上浇油。 “朕乃一代雄主,怎能受此奇耻大辱!”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一把扫落桌案上的奏折,玉玺滚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来回踱步,龙袍下摆在身后划出凌厉的弧度。 “世族,世族!” 李世民咬牙切齿,仿佛要将这两个字嚼碎吞下。 “他们把持朝政,垄断资源,将朕视作傀儡!朕想要有所作为,却处处受制于人!” 他停住脚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长安城,“朕并非不愿与他们合作,共创盛世。可他们眼中只有家族利益,何曾将大唐江山放在心上?” 李世民的手紧紧握住窗棂,指节泛白,仿佛要将木头捏碎。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同陷入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 他知道,打破世族垄断科举势在必行,这是为大唐注入新鲜血液的唯一途径。 “可是……” 李世民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朕该如何去做……” 他转身,目光落在散落一地的奏折上,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他弯腰拾起玉玺,紧紧握在手中,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重量,那是大唐江山的重量,也是他肩上的责任。 “来人……” 李世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尖锐而有力。 内侍匆匆进来,躬身静候吩咐。 “传朕旨意,宣众卿上朝!” 金銮殿上,香炉中檀香袅袅,气氛却凝重得仿佛凝固了一般。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鸦雀无声。 李世民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群臣。 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暗流在朝堂上涌动,世家官员们看似恭谨,实则暗藏抵触。 裴寂站在世家官员的前列,捋着花白的胡须,眼神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昨日与几位家主商议的结果,让他心中笃定。 长安城中,寒门读书人纷纷出走,前往炎国。 消息传来,世家官员们非但没有担忧,反而暗自庆幸。 “陛下,长安城中,寒门读书人出走之事,老臣已知晓。” 裴寂上前一步,语气沉稳,“此等刁民,不堪教化,留之无用。他们离去,反倒清净了长安,于我大唐有利无害。” 他话音刚落,便得到几位世家官员的附和。 他们眼中闪烁着轻蔑,仿佛那些寒门读书人如同蝼蚁一般,不值一提。 李世民冷冷地看着他们,心中冷笑。 这些世家官员,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岂能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他深知,若不打破世族垄断,广纳天下贤才,大唐迟早会被蛀空,走向覆灭! 早朝看似有序进行,奏折一份份呈上,李世民却觉得异常压抑。 往日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总是积极谏言,今日却异常沉默。 李靖、高士廉等人也是一言不发,仿佛有什么顾虑。 唯有世家官员们,声音洪亮,侃侃而谈,似乎要将整个朝堂都掌控在手中。 一股无名之火在李世民心中燃烧,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一声巨响。 “够了!” 大殿瞬间寂静,落针可闻。 众官员皆是一惊,纷纷看向李世民,眼中带着疑惑和不安。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刀锋般扫过群臣,最终落在长孙无忌身上。 “辅机……” 长孙无忌感受到李世民目光中的锐利,心中一凛,暗道不妙。 他缓步走出队列,官服曳地,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陛下。” 长孙无忌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要奏报,幽州蝗灾一事,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地方官员无能,赈灾不力,民怨沸腾,若不及时处置,恐生民变。” 李世民闻言,眉头紧锁,龙椅上的身躯微微前倾。 “辅机有何良策?” 长孙无忌抬起头,目光灼灼,语气坚定:“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选贤任能,安抚民心。而要广纳贤才,莫过于——完善科举!” “完善科举?”李世民重复着这两个字, 长孙无忌掷地有声:“科举取士,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此举若成,则天下英才皆可为陛下所用,大唐国运必将绵延不绝!” 他话音刚落,杜如晦便紧随其后,出列附议。 “陛下,长孙大人所言极是!不重出身的科举乃利国利民之策。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家大族垄断人才,寒门子弟无出头之日,长此以往,必将人心涣散。 唯有完善科举,方可打破桎梏,让天下百姓看到希望,归心于大唐!” 杜如晦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一把利剑,直刺世家大族的要害。 李靖也上前一步,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 “陛下,臣以为,科举不仅能选拔人才,更能给天下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如今大唐,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科举,是为大唐注入新鲜血液的最佳途径!” 金銮殿上,气氛陡然紧张。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让人难以捉摸。 他缓缓抬起手,止住了群臣的议论。 “诸位爱卿所言,朕都听到了。”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完善科举之事,关乎大唐未来,朕需仔细斟酌……”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长孙无忌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 “辅机,你当真认为,科举能解大唐之困?” 长孙无忌迎着李世民的目光,毫不退缩,语气坚定:“臣,确信不疑!” 李世民缓缓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他缓缓吐出一个字,却又戛然而止。 “既然如此……”李世民顿了顿,目光转向一旁的内侍,沉声道:“传朕旨意……” “传朕旨意,这次科举,不重出身,徇私舞弊者斩!” 李世民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猛然起身,龙袍猎猎作响,宛如天神下旨,震慑全场。 裴寂只觉耳边嗡的一声,仿佛晴天霹雳,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原本胜券在握的自信,瞬间被击得粉碎。 他身旁的世家官员们也都如遭雷击,脸色煞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重出身? 这怎么可能! 李世民居高临下,将众臣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暗道: “朕倒要看看,你们还能如何阻拦!” 他再次开口,语气坚定:“朕命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三人共同操办科举事宜,不得有误!” 说罢,他不再理会众臣的反应,转身便离开了金銮殿。 他走得干脆利落,没有一丝犹豫,快刀斩乱麻,不给世家官员们任何反驳的机会。 李世民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后,大殿内依旧一片寂静。 众臣仿佛被点了穴一般,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姿势,一动不动。 直到内侍尖细的嗓音响起:“退朝~” 他们才如梦初醒,却依旧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之中。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他们深知,科举一旦实行,便意味着要与世家彻底决裂。 这将是一场硬仗,一场关乎大唐命运的硬仗。 然而,如今大炎虎视眈眈,大唐内忧外患,他们已没有退路。 “走吧。”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大步走出金銮殿,脚步沉稳有力,没有一丝迟疑。 魏征紧随其后,两人并肩而行,走向宫门。 宫门外,早已备好了笔墨纸砚。 长孙无忌提笔,蘸饱墨汁,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科举诏书”四个大字。 他笔锋遒劲,力透纸背,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压力和决心都倾注在这四个字上。 魏征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诏书写毕,立刻有侍卫将皇榜张贴出去。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科举……这次科举不重出身……” 一个衣衫褴褛的书生,颤抖着双手,抚摸着皇榜上的字,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他抬头望天,喃喃自语:“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长孙无忌和魏征站在人群中,看着百姓们激动的神情,心中五味杂陈。 “辅机兄,”魏征突然开口,语气低沉,“接下来,怕是有一场恶战要打了……”喜欢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混沌刀尊 开局50灵石和师姐做2小时道侣 天机镇妖录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异界九死神功 玄幻:开局签到诛仙剑 旖旎奇遇记 无敌杀伐 龙河图 重遇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