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姜缓缓地坐在梳妆台前,轻轻地抚摸着那精美的木质台面,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她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一本古老的《黄历》上,这本黄历已经有些年头了,纸张微微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李孟姜小心翼翼地将《黄历》拿起来,翻开其中一页,目光落在了上面的日期上。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永徽三年七月丁巳日”,这几个字让她心中一动。 她的思绪渐渐飘远,回想起前世在图书馆阅读历史书籍时的情景。 那时候,她对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沉浸在那些古老的文字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李孟姜回过头,就看见周道务匆匆赶回商州的周府。 一进家门,他就急忙找到李孟姜,喘了几口气后说道: “孟姜,今天长安城里传来消息,说李忠在长孙无忌、柳子燕他们的扶持下,今儿个被李治封为太子。” 李孟姜一听,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她不禁为李忠的未来捏了一把汗,因为她深知李忠的命运将会是多么的悲惨。 然而,尽管内心焦虑万分,她却无法将这个事实告诉周道务。 李孟姜明白,李忠的未来已经注定,那是一段充满苦难和不幸的旅程。 但她实在不忍心看到李忠遭受如此悲惨的结局,于是心中萌生出一个念头。 那就用掉一次改变历史的机会,来挽救李忠的生命。 然而,这个决定并非易事。 她深知这样做可能会违背历史的发展规律,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 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左右为难。 一方面,她对李忠的命运深感同情,希望能够拯救他于水火之中; 另一方面,她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对历史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李孟姜感到无比痛苦,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正值晌午时分,长安未央宫重重宫阙间,日影斑驳。微风轻拂,檐角的铜铃叮叮作响,似在诉说着宫中的悠悠岁月。 皇后王巧颜端坐在偏殿之中,身旁宫女们垂首静立,大气都不敢出。 忽然,殿外传来一阵沉稳而又不失轻快的脚步声,她眸光一亮,脸上瞬间泛起了笑意。 只见李忠身着太子衣冠,迈着端正的步伐走进殿来。 那一身明黄色的锦袍,绣着云纹祥龙,金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头上的冕旒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晃动,更添了几分威严与尊贵。 王巧颜看着眼前这般风姿卓然的李忠,嘴角上扬,那弧度比耐克球鞋的标志都还难压下去。 她再也按捺不住满心的欢喜,急急起身,莲步轻移走到李忠面前。 她微微弯腰,伸出那双保养得宜、白皙如玉的手,轻柔地揉了揉李忠的额头,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我的忠儿真是争气。” 说罢,眼中满是慈爱与骄傲,仿佛这一刻,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汇聚在了眼前这个孩子身上。 "娘娘,萧淑妃求见。" 侍女信儿话音未落,珠帘已被玉手挑起,环佩声响中,萧淑妃着一身茜色罗裙款步而入。 "见过皇后殿下。" 萧淑妃盈盈下拜,鬓边金雀钗随着动作轻晃。 王皇后端坐在蟠龙纹宝座上,望着对方眼角未褪的脂粉,想起昨夜宫人密报,说淑妃院里摔碎了两只青瓷盏。 "妹妹快起,今日特意来的?" "自然。" 萧淑妃直起身,袖中滑落的鲛绡帕上还沾着牡丹胭脂。 她侧身示意,两名侍女抬着描金檀木匣上前: "些微薄礼,给太子殿下添妆。" 匣子打开,露出一对羊脂玉如意,温润光泽映着萧淑妃泛白的指节 那本该是她儿子素节的东西。 王皇后漫不经心地扫过贺礼,忽然轻笑出声: "妹妹费心了。忠儿虽非本宫亲生,到底养在膝下,如今册立东宫,也算遂了先帝 ' 早定国本 ' 的心愿。" 这话特意咬重 "非亲生" 三字,像根细针扎进萧淑妃心里。 她想起三个月前,长孙无忌等重臣联名上奏请立庶长子李忠,而自己刚满两岁的儿子素节,连奏章都未被提起。 "皇后殿下仁德,太子殿下聪慧。" 萧淑妃强撑着笑意,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日后必能承继大统。 " 殿外忽有孩童嬉笑传来,是李忠在廊下追着蝴蝶。 王皇后望向窗外,看着养子圆滚滚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快意。 自把李忠养在身边,她便日日教导礼仪,连走路的步幅都要反复练习 如今这太子之位,终于是稳稳攥在手中。 信儿上前接过玉如意,余光瞥见萧淑妃攥紧的拳头。 她想起半月前,淑妃院里传出 "子凭母贵" 的闲话,被皇后知晓后,涉事的两个宫女直接杖责二十,逐出掖庭。 此刻看着萧淑妃强装笑颜,信儿暗自揣测,这位宠冠后宫的娘娘,怕是要气出病来。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妹妹若是无事的话,就快些退下吧,本宫还要教忠儿习字。" 萧淑妃猛然回神,这才意识到对方是在下逐客令。 她深深行礼,转身时钗环相撞发出清脆声响,像是某种无声的宣泄。 待她身影消失在回廊转角,王皇后冷笑一声: "以为生了儿子就能母凭子贵?也不看看这后宫是谁当家。" 昭阳殿外,萧淑妃踩着满地碎金般的阳光往回走。 素节身边的乳母匆匆跑来,说小皇子哭闹着找母亲。 她加快脚步,却在经过太液池时突然驻足 池面倒映着她扭曲的面容,与记忆中初入宫时的明媚少女判若两人。 "主子" 贴身侍女春桃低声提醒,"素节殿下还等着..." "知道了。" 萧淑妃甩袖前行,裙裾扫过石阶上的苔痕。 她想起前日在御花园偶遇高宗,对方不过随口问了句素节的功课,便被王皇后以 "天色将晚" 打断。 那时她才明白,无论多少宠爱,在嫡庶有别的规矩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当夜,萧淑妃抱着熟睡的素节,望着窗外高悬的明月。 孩子粉扑扑的小脸让她眼眶发热,突然将儿子搂得更紧。 春桃端着安神汤进来,见此情景欲言又止。 她知道,萧淑妃的枕头下藏着本《女则》,边角被反复翻阅得发皱,却始终找不到能破局的法子。 而昭阳殿内,王皇后正看着李忠临摹的《孝经》。 稚嫩的字迹歪歪扭扭,她却看得格外认真。 信儿捧着新制的太子服饰进来,见主子嘴角含笑,忍不住道:"萧淑妃今日怕是气狠了。" "随她去。"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