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孙无忌来说,妹子自然是他最亲近的人。 兄妹俩从小相依为命,即便妹子已经进宫多年,感情依旧没有变淡。 发现妹子这两天变得比之前丰腴了一些,长孙无忌不由的会心一笑。 长孙皇后并不知道哥哥心里在想什么,将手里的汤药递给李世民之后,又赶紧吩咐人端过来一碗同样的汤药。 “快些喝掉!” 长孙无忌也没问汤药的功效是什么,一口将其干掉。 他刚要用袖子抹嘴,却发现妹子正在瞪着自己,只好讪讪一笑,然后从桌子上拿起一张干净的手帕,轻轻在嘴边擦拭了几下。 “我确实是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向陛下禀报,才一大早跑到皇宫来。” 李世民见他说的如此郑重,便收起了玩笑的心思,挥手让宫女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收起来,君臣二人一同向着旁边的矮桌走去。 很快,矮桌上摆好了各式各样的茶具。 长孙皇后见君臣二人一副要正式奏对的样子,就随便找了个理由退下去了。 长孙无忌这才把他写的那一份,像报告多过像奏折的文章,交给李世民看。 李世民漫不经心的翻看着。 以前长孙无忌给他的奏折,他都不怎么重视,因为就算重视了也没。 就算长孙无忌能力出众,李世民在后来甚至将他奉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一位,也避免不了他是大唐第一外戚的事实。 李世民想不防备他都不行,最起码满朝文武就不会答应,李家的那些王爷们更不会答应! 可刚翻了没多久,李世民就愣住了。 他从一目十行,变得认真了起来,恨不得每一个字都要琢磨半天。 看了将近半个时辰,才皱着眉头把这份奏折合上。 他闭目沉思良久,突然间睁开双眼。 “你觉得可行?” 长孙无忌苦笑一声,给了一个让李世民恨不得抽他个大嘴巴子的答案。 “臣认为不行!” “不行你还上个屁的奏折!” 李世民直接骂出了声! 长孙无忌把那份奏折接过来。 “可是如果朝堂再不变革的话,像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 “如今上下官员都只求平稳度日,想要有所作为,实在是太难了,臣以为,需要改变的根本在于陛下!” “如果陛下能容忍一些事情的发生,官员们就能好过一些,同时,臣的这份奏折也能顺利实施下去!” “这份奏折借鉴了柳家的管理措施,经过臣的走访,发现那些和柳家在生意上有密切往来的家族,都在学习柳家的管理模式。” “柳叶跟其他人有很大的区别,他向来不计较那些零零碎碎的得失,从他的举措来看,他很关心员工的个人成长。” “甚至于还给手底下的人解决了各种的后果之忧,包括但不限于养老,治病,以及子女的教育问题!” “而这些,是一种天大的诱惑!” “陛下,就拿臣的长子冲儿为例,如果冲儿的学问不高,他绝对进不了国子监!” “别人也就不多说了,国子监那些先生们,绝对会拼了命的阻拦!” “但如果冲儿能够进入《大唐周刊》编辑部历练一段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年,就能够进入国子监读书!” “在《大唐周刊》编辑部之中历练,不仅仅能够获得学问,还能够增长见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国子监和《大唐周刊》有着极其密切的合作,哪怕在学问上稍有不足,国子监的那些先生们,也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不在乎钱财,只在乎名声,而在《大唐周刊》上发表文章,几乎是为他们宣扬名声最好的途径!” “进入《大唐周刊》编辑部已经成为进入国子监的捷径。” “时至今日,柳家周围的这些家族,不知把多少小辈送到《大唐周刊》编辑部去学习!” “这还只是毫不起眼的一种福利待遇,有了这种福利,柳家的人用不着再塞银子,走关系,托门路,削尖了脑袋往国子监钻。” “同理,还有柳家各式各样的福利保障措施。” 李世民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良久,他才叹了一口气,幽幽的说道:“所以,你认为柳家的管理模式,对于朝廷来说是不可复制的?” 长孙无忌重重的一点点头。 “不错,朝廷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 “和柳家有关系的人,可以凭着《大唐周刊》编辑部的关系进入国子监,最多也就那么几十个而已。” “可相比于朝廷甚至相比于大唐帝国而言,数量会比竹叶轩多百倍千倍,甚至万倍!” “柳家的任何一种福利措施都不是朝廷能够完成的,成本太大,一旦这种措施推广开来,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李世民听的有些烦躁了。 “你究竟想要说什么?” 长孙无忌的脸色变得极度严肃,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凝重了! “陛下,臣以为,仅仅让柳叶当一个虚头衔的扬州大都护,是绝对不够的!” “既然他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可以实施,不如彻底将他的才能利用好!” “这份奏折的意义,在于希望您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柳叶本身的价值!” “他不想当官,但就像上林苑那件事一样,给他一片土地管理,他还是很乐意的!” “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让柳叶进行一个大胆的试验?” 李世民一挑眉。 “你的意思是,再给柳叶一块封地?” 长孙无忌站起来,冲着李世民拱了拱手。 “臣就是这个意思!” “他既然有能力将竹叶轩的凝聚力提升到如此地步,连朝中的官员都想要辞去官职,去他竹叶轩里当掌柜,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一片土地,让他在那块地方,开展大刀阔斧式的改革?” “哪怕只是给他一个县也行,这一个县成功了,那么就会给下一个县提供范例。” “大唐一千多个县,如果有了成功的范例,推广起来是极为迅速的!” “只有吏治改革,才能将好处辐射到各个方面,包括民生,也会因此而受益,还请陛下三思!”喜欢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