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太原府。 经略使府内灯火通明,正堂中已经坐了不少人。张叔夜居中而坐,韩世忠、种师中分列左右,梁红玉也在席间。众人都在等待着什么。 帐外传来马蹄声,紧接着有亲卫来报:"启禀总领,岳帅到了!" "快请!"张叔夜起身相迎。 不多时,岳飞大步走进正堂,身后跟着牛皋、王贵、张显等将。一进门,韩世忠便哈哈大笑起来:"哟,这不是咱们的河北郡公吗?官家这次册封,可真是恩宠有加啊!" 岳飞连忙拱手:"世忠兄说笑了,在座都是前辈,岳某岂敢托大?" "什么前辈后辈的!"韩世忠摆手道,"你现在可是郡公,跟我平起平坐!来来来,快坐下说话。" 种师中在旁笑道:"良臣兄,你就别打趣鹏举了。鹏举,一路辛苦,快入座。" 岳飞这才坐下,牛皋、王贵、张显也分别落座。牛皋忍不住环顾四周,嘴里嘟囔:"这太原府果然气派,比我们真定府大多了。" "你这粗汉子,见了世面就乱说话!"王贵拍了牛皋一下。 韩世忠被逗乐了:"这几个小伙子倒是有趣。牛皋是吧?我听说过你,勇猛得很!" "嘿嘿,"牛皋挠头,"韩将军过奖了。末将只是力气大些,哪比得上您的本事。" "力气大也是本事,"种师中和蔼道,"战场上少不了你们这样的勇士。" 张叔夜见众人寒暄得差不多,便开口道:"鹏举,河北那边安排得如何?" "托总领的福,河北暂时无虞,"岳飞道,"某留吴玠、杨沂中守真定,兵马三万,足以应付挞懒。近日挞懒行动诡异,全线后撤,某判断他是受了什么刺激。" "受刺激?"韩世忠眼中闪过得意,"那是当然!我们这边刚打了大胜仗,他能不害怕吗?" "大胜仗?"张显好奇道,"韩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某一路听说河东打了胜仗,但具体情况不甚了解。" 韩世忠顿时来了精神:"哈哈,这话说来可就长了!"他端起酒杯,"兀术、宗翰那两个狗贼,自以为聪明,在沁水河给我设了个圈套......" 接下来,韩世忠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河东决战的经过。从金军的诱敌之计,到自己中计被围,再到用掌心雷反击,最后张叔夜的神机营及时赶到。 "掌心雷威力如何?"岳飞关切地问,"某军也仿制了一些,但不知效果如何。" "威力大得很!"韩世忠拍案道,"当时某手中有官家御赐的五百颗掌心雷,一齐投出去,炸得金军哭爹喊娘!" 牛皋听得眼中放光:"五百颗一起炸?那得多厉害!" "你是没看见,"王贵也兴奋起来,"当时金军的铁浮屠冲过来,黑压压一片,看着就让人腿软。结果掌心雷一炸,人仰马翻,阵型大乱!" "最精彩的还在后面,"韩世忠继续道,"张总领的神机营赶到,那排队枪毙的威力,简直是......" "排队枪毙?"张显不解,"那是什么战法?" 这次是张叔夜接过话头:"神机营的独门战术。士兵排成几排,轮番射击,火力连绵不绝。金军从未见过如此战法,完全懵了。" "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岳飞虚心请教。 张叔夜详细解释了三段击的战术要领:"第一排射击后立即退到后面装填,第二排接着射击,第三排再跟上。如此循环,敌人永远面对的都是准备好的火枪。" "妙啊!"王贵赞叹,"这样一来,火器装填慢的弱点就被克服了!" "不仅如此,"种师中补充道,"齐射的威力和声势,对敌军心理打击极大。金军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火力,当场就被震慑住了。" "怪不得兀术、宗翰败得如此之惨,"岳飞感叹道,"三万人马,最后只逃出三千,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说,"梁红玉轻声道,"时代变了。有了神机营这样的新式军队,传统的战法都要改变。" "嫂子说得对!"牛皋兴奋道,"以后打仗,靠的就是这些新玩意儿!" "谁是你嫂子?"梁红玉佯怒,"没大没小的!" 众人哄笑,气氛一时轻松起来。 "言归正传,"张叔夜摆手,"河东大胜的消息,金人肯定已经知道了。挞懒后撤,兀术、宗翰龟缩朔州,这些都说明金人已经感到威胁。" "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韩世忠道,"我们应该趁势北进,收复失地!" "北进的目标是哪里?"岳飞问道。 张叔夜起身走到舆图前:"朔州、应州、大同,这一线都在金人手中。兀术、宗翰的残部,现在就在朔州。" "那就先打朔州!"牛皋跃跃欲试,"灭了兀术、宗翰,报仇雪恨!" "你这莽汉,就知道打打杀杀,"王贵摇头,"攻城哪有那么简单?" "怎么不简单?"牛皋不服,"有神机营的火器,还攻不下一座城?"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不能这么说,"张显较为谨慎,"朔州城坚,金人经营多年,绝非易与。" 岳飞沉思道:"依某之见,应该先取朔州。朔州距离较近,补给便利。而且拿下朔州,就能切断大同与燕京的联系。" "鹏举考虑周全,"种师中点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才是用兵之道。" 韩世忠却有不同想法:"我倒觉得应该兵分两路,朔州、应州一起打。分散金人注意力,免得他们集中兵力死守一处。" "兵分两路?"张叔夜思索道,"倒是个好想法。不过这样一来,兵力就要分散了。" "我们现在有多少兵马?"岳飞问道。 张叔夜掰着手指算道:"某手下神机营一万人,良臣和端孺兄的河东军两万余人,加起来三万出头。" "某河北那边,"岳飞道,"可以抽调一万五千人北上,留一万五千守河北。" "如此算来,咱们总共有四万五千人,"韩世忠兴奋道,"对付朔州、应州绰绰有余!" "兵力是够了,"种师中却提醒道,"但粮草辎重呢?四万多人的军队,每日消耗粮食数百石,还有军械、药材、草料,这些都要提前准备。" 张叔夜深以为然:"端孺兄说得极是。粮草未动,兵马先行,这是兵家大忌。" "那需要准备多长时间?"王贵问道。 张叔夜沉思片刻:"从太原到朔州,路程约二百里。四万大军加上辎重,行军至少需要五日。攻城准备再需要两日,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准备七日的粮草。" "七日?"牛皋挠头,"那得多少粮食?" "四万五千人,每人每日一升米,就是四万五千升,"种师中算道,"七日就是三十一万五千升,约合三千石。" "还有战马草料,"梁红玉补充道,"攻城器械,医疗用品,这些也不能少。" 岳飞点头:"确实如此。而且攻城不比野战,可能要耗费更长时间,粮草准备要充足。" "那神机营的火药弹丸呢?"张显问道,"这些消耗量也不小吧?" 张叔夜道:"火药倒是不缺,格致院已经大量生产,存储在太原的就有数万斤。弹丸也备了十万余发。但运输是个问题,火药不能受潮,弹丸很重,都需要专门的辎重队。" "还有攻城器械,"韩世忠道,"神威将军筒虽然威力大,但也重得很,需要专门的车辆运输。" "看来这准备工作还真不少,"牛皋感叹道。 "当然不少!"王贵拍了拍牛皋,"打仗可不是过家家,每一样都要考虑周全。" 张叔夜走到舆图前,用手指在地图上划动:"从太原到朔州,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官道,路好走但路程略远;一条是山道,路程近但难行。" "大军行进,还是走官道稳妥,"种师中建议道,"山道虽近,但辎重难行。" "而且,"梁红玉补充道,"万一遇到金军袭扰,官道上比较容易展开阵型。" 岳飞赞同:"夫人说得对。安全第一,不可贪图一时之快。" "那就走官道,"张叔夜拍板,"但这样一来,行军时间就要增加一日。" "多一日就多一日,"韩世忠道,"稳妥最重要。" 正说着,帐外忽然有人来报:"启禀总领,探马来报,挞懒又撤军了!" "什么?"众人都是一惊。 张叔夜连忙问道:"撤到哪里了?" "易州一线,足足撤了百里!" 这消息让在座众人面面相觑。 "看来河东的胜利,对金军打击真的很大,"岳飞分析道。 "挞懒这一撤,等于给我们让出了北进的道路,"种师中捋须道。 韩世忠激动地站起来:"好机会!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金军士气低落,正是我军北进的最佳时机!" "确实是好机会,"张叔夜点头,"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做好充分准备。" "总领说得对,"岳飞深表赞同,"机会难得,但也不能因为急躁而坏了大事。" 牛皋忍不住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兵?" 张叔夜沉思道:"按照刚才的分析,我们至少需要十日时间准备。集结兵马需要三日,筹备粮草辎重需要五日,最后统一部署需要两日。" "十日......"韩世忠有些着急,"会不会太慢了?万一金人有了防备......" "良臣兄,"种师中劝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十日准备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而且,"岳飞补充道,"金人现在自顾不暇,十日之内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 "还有一点,"梁红玉提醒道,"我们要给河北的吴玠、杨沂中留出时间,让他们安排好防务,抽调兵马北上。" 张叔夜点头:"诸位说得都对。就这么定了,十日后大军齐集,十二日后开始北进!" "那具体如何分工?"岳飞问道。 张叔夜思索道:"某负责神机营的调度和火器准备,良臣负责河东军的集结和前锋任务,端孺兄负责粮草辎重和后勤保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某负责协调河北兵马,"岳飞道,"五日内让他们赶到太原。" "妾身负责医疗物资的准备,"梁红玉道。 "妾身也愿意尽一份力,"李霜筠也道。 "至于具体的作战安排,"张叔夜继续道,"等兵马齐集后再详细商议。但大致的思路是,兵分两路,朔州、应州同时进攻。" "神机营如何分配?"韩世忠关心道。 "一分为二,两路各带五千,"张叔夜道,"火器的威力,必须充分发挥。" "那谁攻朔州,谁攻应州?"牛皋问道。 "这个......"张叔夜看向岳飞和韩世忠,"你们两位的意见呢?" 岳飞和韩世忠对视一眼,韩世忠笑道:"鹏举兄弟,你说呢?" "某觉得世忠兄攻朔州比较合适,"岳飞道,"兀术、宗翰就在朔州,世忠兄正好报仇雪恨。某攻应州即可。" "好!就这么定了!"韩世忠拍案道,"某要亲手抓住兀术、宗翰那两个狗贼!" 就在众人商议得热烈时,帐外又有人来报:"启禀总领,朔州方向又有消息!" "说!" "朔州城内升起狼烟,似乎在向北方求援。而且有一支金军从朔州出发,向大同急行军!"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沉默了。 "看来金人也知道危险了,"种师中分析道。 "那我们更要抓紧时间,"韩世忠道,"趁他们援军未到,先下手为强!" "不过这也说明,金人并非完全没有准备,"岳飞冷静道,"我们更要小心应对。" "还有一点,"张叔夜提醒道,"从朔州到大同的那支金军,很可能是去搬救兵的。我们要做好应对援军的准备。" "怕什么援军?"牛皋大大咧咧道,"来多少灭多少!" "话不能这么说,"王贵摇头,"金人虽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可小觑。" "某建议,"岳飞道,"在攻城的同时,要派一支军队专门阻击援军,免得腹背受敌。" "好主意,"张叔夜赞同,"某会安排一部分神机营专门负责这个任务。"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包括行军路线、后勤补给、伤兵救治、通信联络等等。直到深夜,才把所有问题都讨论清楚。 "诸位,"张叔夜最后总结道,"此次北伐,意义重大。朔州、应州只是开始,真正的目标是燕云十六州。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务必成功!" "定不负总领重托!"众将齐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散去。岳飞独自走到院中,仰望北方的夜空,心潮澎湃。 燕云十六州,祖宗故土,今夜终于看到了收复的希望! 他轻声吟诵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今将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狼居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重整旧山河,告英烈!" 燕云,某岳飞,来了!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