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二月十五日,深夜,松岳山中。 夜色如墨,山风萧瑟。郑知常率领五名心腹,沿着崎岖山路悄然前行。 "知奏事,这里当真有宋军?"副留守金延宗压低声音问道。 "金富轼绝不会诓骗主上。"郑知常坚定道,"况且,那亲笔信上的印信,分明就是宋军制式。" "可是如此隐蔽..."兵部侍郎崔仲有些怀疑。 "正因隐蔽,才显神秘。"郑知常道,"若是大张旗鼓而来,岂不早被金人察觉?" 众人继续前行,忽然前方传来低沉的喝问声: "什么人?止步!" 郑知常心中一喜,连忙上前:"我等乃高丽使团,前来拜见杨将军!" 黑暗中走出两名身着宋军甲胄的士卒,手持强弩,神情警惕:"可有凭证?" "有!"郑知常取出金富轼给的信符,"这是杨将军所赐!" 士卒接过验看,点头道:"随我等来!不得喧哗!" 穿过一片松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山坳中扎着数十顶军帐,篝火星星点点,但军纪严明,几无声息。 "好威严的军容!"金延宗暗自赞叹。 "比我军强出不知多少!"崔仲感慨道。 正行间,一座较大的中军帐前,帐帘掀起,走出一名年约三十的武将。此人身材魁梧,面如古铜,双目如电,正是杨再兴。 "诸位便是高丽使团?"杨再兴淡淡问道。 "正是!"郑知常连忙上前行礼,"下官高丽知奏事郑知常,见过杨将军!" "免礼。"杨再兴摆手,"进帐说话。" 众人跟随杨再兴入帐。帐内陈设简朴,但处处透着军旅肃杀之气。案几上摊着舆图,兵器架上刀剑森严。 "请坐。"杨再兴指了指下首席位。 郑知常等人战战兢兢坐下,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听闻贵国遭金军侵犯?"杨再兴开门见山。 "正是!"郑知常急道,"金军三万精锐突袭义州,我军措手不及!如今金军正向平壤进犯,我国危在旦夕!" "三万金军?"杨再兴眉头微皱,"为首何人?" "金将完颜习不失!" "完颜习不失..."杨再兴沉吟片刻,"此人确实难缠。不过,区区三万金军,倒也不足为惧。" "将军此言何意?"郑知常眼中闪过希望。 "实不相瞒,"杨再兴淡然道,"我军虽只三千人,但装备精良,且有神器相助。对付金军,并非难事。" "真的吗?"金延宗激动道,"可否让我等见识一下南朝神器?" 杨再兴看了看众人,缓缓起身:"也好,让诸位开开眼界。" 他走出帐外,对亲兵道:"传令,抬一门神威将军筒过来。" "是!" 不一会儿,四名宋军士卒抬着一门铜制火炮走来。这火炮通体乌黑,炮身刻着龙纹,炮口粗如碗口,威势慑人。 "天哪!"崔仲惊叹,"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威将军筒?" "正是。"杨再兴拍了拍炮身,"此物一炮轰出,可破城摧寨,金军铁甲在它面前,如纸糊一般。" "如此神器,威力几何?"郑知常急问。 "五百步内,无坚不摧。"杨再兴淡淡道,"想当初在西夏兴庆府下,就是这神威将军筒,一炮轰塌了西夏王宫大墙。"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对这神器的威力已是深信不疑。 "除了火炮,我军还有突火枪千杆。"杨再兴继续道,"此物射程虽短,但威力巨大,金军寻常甲胄根本抵挡不住。" "有此神器,何愁不败金军?"金延宗兴奋道。 "神器虽强,但也需要配合得当。"杨再兴话锋一转,"贵军现有兵力几何?" "这..."郑知常有些尴尬,"各道征兵不利,目前能集结的不过万余人..." "万余人?"杨再兴眉头一皱,"金军三万,贵军万余,兵力悬殊如此,如何能战?" "所以才需要将军相助啊!"郑知常恳求道,"有了神器相助,我军必能以少胜多!" 杨再兴沉默片刻,心中暗想:这些高丽人,还真以为三千宋军就能替他们打天下不成?圣上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想起临行前赵桓的密嘱,杨再兴心中更加明了自己此行的真实意图。 那是在即将出发高丽之时,赵桓单独召见他时说的话: "再兴,此行高丽,看似救援,实则练兵。" "圣上何意?" "金人东征高丽,正合朕意。让金、丽两败俱伤,朕坐收渔利。你率精兵前往,一则震慑金军,二则试探新式武器威力,三则让我军见识实战。" "那高丽..." "高丽?"赵桓冷笑,"小邦而已,生死由天。若能撑住,朕便扶他一把。若是不济,朕也不会为他们拼命。" "臣明白了。" "记住,你此行的任务,不是拯救高丽,而是消耗金军!能多杀几个金兵最好,杀不了也无妨。但我军绝不能有太大损失,明白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遵旨!" 想到这里,杨再兴对眼前这些满怀期待的高丽官员,心中不禁有些冷漠。 这些人还以为宋军是来救他们的,殊不知,在圣上眼中,高丽不过是消耗金军的棋子罢了。 "杨将军?杨将军?"郑知常见杨再兴沉思不语,忍不住催促。 "啊,我在想作战方略。"杨再兴回过神来,"贵军虽然人少,但若配合得当,倒也不是没有胜算。" "请将军指教!"郑知常急道。 "首先,"杨再兴展开舆图,"金军现在何处?" "据最新消息,金军主力已过义州,正向平壤进发。"崔仲答道。 "那平壤守军有多少?" "约两千人,由知州朴承宗统领。" "两千人守平壤?"杨再兴摇头,"太少了。金军若是强攻,一日便可破城。" "那如何是好?"金延宗急问。 "传令朴承宗,让他坚守三日。"杨再兴在舆图上指点,"三日后,我军与贵军主力在此处汇合,给金军一个惊喜。" "在哪里?" "这里,"杨再兴指着平壤南侧一处山地,"牡丹峰下。此地易守难攻,且有树林掩护,最适合我军神器发威。" "妙计!"郑知常赞道,"将军果然用兵如神!" "不过,"杨再兴话锋一转,"有几个条件,贵方必须答应。" "什么条件?"郑知常心中一紧。 "第一,此战我军为主,贵军为辅。一切行动听我指挥,不得有误。" "这个自然!"郑知常连忙道,"将军是名将,我等当然听从指挥!" "第二,我军神器乃国之重宝,不得外传。战后,贵方不得向任何人泄露神器详情。" "明白!绝对保密!" "第三,"杨再兴目光一凛,"若是战局不利,我军有权随时撤退。贵方不得阻拦,更不得跟随。"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骤然紧张。 "这...这是何意?"郑知常脸色一变。 "意思很简单,"杨再兴冷淡道,"我大宋援助贵国,乃是仁义之举。但若是贵军不争气,我军自然不会陪葬。" "可是将军,若是宋军撤退,我军如何抵挡金军?"金延宗急道。 "那就是贵国的事了。"杨再兴淡淡道,"我军只负责尽力而为,不负责包打天下。" 郑知常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既失望又无奈。他们原以为宋军会与高丽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条件。 但事到如今,除了答应,还能如何? "好...好吧。"郑知常咬牙道,"我等答应这些条件。" "很好。"杨再兴满意地点头,"那么,现在商议具体作战计划。" 他指着舆图:"金军若要攻平壤,必经此路。我军可在半途设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如何设伏?" "很简单,"杨再兴道,"贵军先与金军接战,佯装不敌后撤。引金军追击至牡丹峰下,我军神器齐发,必能重创金军。" "这...会不会太冒险?"崔仲担心道,"万一我军撑不住怎么办?" "撑不住?"杨再兴冷笑,"连这点风险都不敢承担,还谈什么抗金?" "将军说得是。"郑知常连忙道,"我军定当竭力配合!" "另外,"杨再兴又道,"此战之后,不论胜负,我军都要暂时后撤,补充弹药。贵军需独自坚持一段时间。" "独自坚持?"金延宗脸色一变,"那要坚持多久?" "半月左右吧。"杨再兴漫不经心道。 "半月?"郑知常大惊,"我军如何能独自抵挡金军半月?" "这就是贵军的事了。"杨再兴冷淡道,"我军弹药有限,总不能一次用光。" 众人心中暗骂,但又不敢发作。 杨再兴看着这些高丽官员憋屈的表情,心中暗笑。圣上果然料事如神,这些小邦之人,果然经不起考验。 想起圣上的另一句话:"若是高丽人不识抬举,你也不必客气。大不了让他们多死一些人,正好消耗金军。" 看来,高丽人还算识趣,没有得寸进尺。 "那么,就这样定了。"杨再兴起身,"明日我军便开拔,前往牡丹峰布置。贵军也要抓紧时间,集结兵马。" "是...是的。"郑知常勉强应道。 "还有什么问题吗?"杨再兴问道。 "没...没有了。"郑知常苦笑,"一切听将军安排。" "很好。"杨再兴满意道,"那诸位就回去准备吧。记住,此事绝对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明白!" 众人起身告辞,走出营帐时,心情都颇为复杂。 "知奏事,"金延宗小声道,"这宋军...似乎不太靠得住啊。" "嘘!"郑知常制止他,"此话万万不可再说!如今我军势弱,只能仰仗宋军。纵然条件苛刻,也只能忍受。" "可是..." "没有可是!"郑知常断然道,"有宋军相助,总比没有强!" 众人默默下山,心中五味杂陈。 营帐内,杨再兴独自坐着,望着案几上的舆图,心中思量着接下来的行动。 圣上的意图很明确:消耗金军,练兵实战,绝不能让宋军有太大损失。 至于高丽的死活... 杨再兴冷笑一声,收起舆图。 小邦而已,能救则救,不能救也不强求。 大宋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帐外,夜风更紧,松涛阵阵。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