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 第302章 王师凯旋入帝京 万民夹道贺中兴

第302章 王师凯旋入帝京 万民夹道贺中兴(1 / 1)

靖康二年,正月十四,卯时初刻。 汴京城外十里长亭,晨雾正浓。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天地间一片苍茫。然而这份静谧,很快便被阵阵蹄声与人声所打破。 李纲身着大红朝服,头戴进贤冠,立于长亭正中。他身后,百官依次排列:枢密使吴敏、户部尚书蔡懋、工部尚书吕颐浩、御史中丞许翰,以及翰林学士、起居舍人、台谏官员,济济一堂,无不肃容以待。 "李相公,"礼部侍郎蒋猷快步而来,手捧厚厚的仪注册,"下官已将迎驾仪制再检一遍,从郊迎到太庙告祭,一应俱全,不敢有半分疏漏。" 李纲接过仪注,翻阅几页,点头道:"甚好。此番西征灭夏,乃我朝开国以来第一大功,礼制万不可有差池。" 他环视众官,声音威严:"诸位同僚,今日迎驾,关乎国体。某再强调一遍:进退有序,揖让有礼,不得喧哗,不得失仪。违者,休怪某事后参奏!" "是!"百官齐声应诺。 正说话间,远方官道上尘土飞扬,旌旗招展。 "来了!"有人低声道。 众官连忙整理衣冠,依次站定。 先是御营司的前驱骑兵,人人甲胄鲜明,手持长戟,威风凛凛地策马而过。接着是仪仗队:黄罗伞盖高张,金瓜斧钺森列,羽葆华盖飘飘,日月旌旗猎猎。 随后,便是浩浩荡荡的西征大军。步卒方阵整齐如一,骑兵队列肃然无声。虽是长途跋涉归来,却无半分疲态,反而个个昂首挺胸,眼中闪烁着胜利者的光芒。 最后,金辂龙车缓缓而来。 赵桓端坐车中,身着天子衮冕,十二旒垂于额前,日月星辰、龙凤虎蜚诸般图案绣于衣裳之上,威严如天神下凡。龙车两侧,侍卫森严,刀枪林立。 "臣等恭迎官家凯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纲率百官齐齐跪地,山呼之声震动原野。 龙车停驻,赵桓缓缓下车。他扶起李纲,温声道:"李卿辛苦了。朕西征数月,全赖诸卿坐镇京师,操持国政。" 李纲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官家神武,西征灭夏,开疆拓土,乃千古未有之盛事!臣等在京,日夜盼望官家凯旋,今日得见龙颜,实乃天幸!" "朕此番得胜归来,非一人之功,乃将士用命,诸卿同心之果。"赵桓环视百官,每一个人都满面红光,眼中尽是骄傲与激动,"今日还都,与诸卿共享太平,朕心甚慰。" *** 龙车重新启动,浩荡的队伍向汴京城进发。 距离城门尚有五里,便已能听到震天的锣鼓声。无数百姓早已夹道而立,人头攒动,彩旗飞舞。 "官家!官家回来了!" 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道路两旁,家家户户都悬挂着红绸彩带。门楼上、屋檐下,尽是"恭贺官家凯旋"、"神武天子威震四夷"、"大宋万岁"的标语。就连平日里庄重的佛寺道观,今日也都张灯结彩,钟鼓齐鸣。 人群中,一名须发花白的老汉激动得泪流满面,对身边的孙儿说道:"囡囡,你可记住了!今日是何等日子?这是咱们大宋的官家,亲征灭夏,凯旋而归的日子!你将来要告诉你的孙子,说你亲眼见过真龙天子!" 小孩仰着头,懵懵懂懂地问:"爷爷,官家真的是龙么?" "当然是!"老汉笃定地说,"你看那龙车上的图案,那便是真龙显形!咱们官家有龙神护佑,所以才能战无不胜!" 不远处,几名商贾模样的中年人正兴奋地议论着: "这回可真是扬眉吐气了!西夏那帮子强盗,年年来抢咱们的货物,现在好了,被咱们官家一锅端了!" "听说兴庆府的府库都被搬空了,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咱们大宋这下可真是富了!" "不止这些,听说还俘虏了好几万西夏人,这些都是劳力啊!有了他们,边境的工程就不愁人手了!" 人群中的读书人们,讨论的则更有深度: "此番西征,官家亲征,堪比汉武、唐宗!" "不止如此,官家灭国而不屠城,优待降俘,仁义之师,古今罕见!" "我大宋自太祖立国以来,何曾有如此武功?今日方知,我朝非是不能战,而是不愿战。一旦天子决意用兵,四夷皆当臣服!" "官家年富力强,又有如此雄才大略,我大宋中兴有望矣!" 妇人们也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 "咱们官家真是俊美,坐在龙车上,就像画上的神仙!" "听说皇后娘娘怀了身孕,这下又要添个小皇子了!" "天佑我大宋,有这样的官家,咱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甚至连平日里不大出门的老妪们,今日也都拄着拐杖来到街头,颤颤巍巍地向龙车方向叩拜: "菩萨保佑,总算盼到这一天了!" "老身活了七十多岁,头一回见到咱们大宋这么威风!" 人群中还夹杂着不少外地来的客商。他们虽非本朝子民,但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宋朝廷,果然非同凡响!" "难怪宋货在我们那里这么受欢迎,原来背后有如此强大的国力支撑!" "这次回去,一定要多带些宋朝的货物。有这样的皇帝,宋朝的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值钱!" *** 龙车经过朱雀门时,守门的禁军齐声高喝:"恭迎官家凯旋!" 声如雷霆,威震四方。城门楼上,彩旗招展,鼓乐齐鸣。 进入内城后,街道更加宽阔,两旁的建筑也更加雄伟。皇城司、开封府、大理寺、刑部大堂,无不悬挂着庆贺的横幅。就连平日里威严肃穆的御史台,今日也张灯结彩,一派喜庆。 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百姓们的欢声笑语: "咱们大宋真是威武!西夏那么大的国家,说灭就灭了!" "听说官家在兴庆府审讯李乾顺时,那厮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活该!谁让他们年年来犯我边境,杀我边民的!" "现在好了,西夏没了,咱们边境就太平了!" 一些手工艺人也趁机做起了生意: "卖糖人咧!西征得胜糖人!" "官家凯旋面人!买一个图个吉利!" "胜利年画!刚印的胜利年画!" 甚至连茶楼酒肆都改了招牌: "得胜茶楼" "凯旋酒肆" "灭夏居" 整座汴京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 太庙,庄严肃穆。 这里是大宋列祖列宗安息之所,平日里除了定期祭祀,很少有人能够进入。今日官家凯旋,要向祖宗禀报战功,自然要举行最隆重的告祭仪式。 太庙前的广场上,早已摆好了祭祀的器具:青铜鼎彝、玉璧珪璋、丝绸幡盖,无不精美绝伦。祭坛上,牛羊豕三牲齐备,黍稷稻粱五谷俱全。香炉中,檀香缭绕,烟雾袅袅。 赵桓在内侍的服侍下,褪去衮冕,换上专门的祭服:玄色的袍子上绣着金龙,头戴平天冠,腰束玉带,足登舄履。整个人看上去更加庄严肃穆,有如神明降世。 钟鼓齐鸣,礼乐大作。 "请官家入庙!" 司仪官高声唱礼。 赵桓缓步走向太庙大门。两旁,身着法服的太常寺官员持香炉引路,宫女们手捧花篮,撒花瓣于地。整个过程庄重而神圣,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进入太庙,更是另一番景象。 大殿正中,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哲宗诸帝的神位依次排列,每一个都雕刻精美,金光闪闪。神位前,香烛高燃,供品丰盛。 赵桓走到神位前,深深一拜:"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桓,今日得以西征告捷,灭夏开疆,皆赖祖宗之德,神灵之佑。桓不敢忘本,特来禀告,以慰在天之灵。" 说罢,他双膝跪地,额头触地,行最高规格的叩拜大礼。 身后的百官见状,也都跪下,一同向祖宗神位叩拜。 片刻后,赵桓起身,开始正式的祭祀仪式。 "初献!" 司仪官高声唱礼。 赵桓亲自端起盛满美酒的青铜爵,走到太祖神位前,双手高举,然后缓缓将酒洒在地上。 "太祖皇帝在上,桓今日得以西征告捷,皆赖太祖开国之功,为我大宋奠定根基。若无太祖当年筚路蓝缕,岂有今日之盛?桓敬上此杯,以表子孙之敬!" 接着是太宗、真宗,一直到哲宗,赵桓都亲自敬酒,并且每一位都有专门的祭词: "太宗皇帝在上,您当年虽未能收复燕云,然为我朝打下了坚实基础。桓今日西征得胜,正是要继承您的遗志,终有一日,必要收复燕云,完成您未竟之业!" "真宗皇帝在上,您在位期间,我朝国力强盛,文治武功并重。桓今日效法您的治国理念,内修文德,外张武威,正是要让我大宋再现当年盛况!" "仁宗皇帝在上,您仁德天下,爱民如子。桓此番西征,虽用武力,然灭国而不屠城,收降而不辱俘,正是秉承您的仁政理念!" "神宗皇帝在上,您当年锐意变法,图强求富。桓今日的种种新政,无不是在继承您的改革精神!" "哲宗皇帝在上,您虽早逝,然志向高远,欲恢复祖宗之业。桓今日西征,正是要实现您的夙愿!" 每一杯酒洒下,都伴随着虔诚的祷告。整个太庙中,只有赵桓的声音在回响,庄严而神圣。 "再献!" 赵桓又一次为每位祖宗敬酒,这次祭词更加详细,将西征的经过向祖宗们详细禀报: "列祖列宗在上,桓此番西征,历时数月,行程万里。先是密遣使者,分化西夏内部;继而四路并进,合围兴庆;最后灭国立路,开疆拓土。期间虽有艰险,然有神灵庇佑,终得全功。桓将此功献于祖宗神前,愿祖宗之灵安息!" "三献!" 第三次敬酒,赵桓的祭词更加慷慨激昂: "列祖列宗在上,桓深知今日之功,只是开始。我大宋乃礼义之邦,文明之国,当为天下表率。桓发誓,定要继承祖宗遗志,内修文德,外张武威,让我大宋威名传遍四海,让华夏文明照耀万邦!若有违此誓,天地不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献礼毕,钟鼓再次齐鸣,音乐更加庄严肃穆。 赵桓最后一次向祖宗神位深深叩拜,然后缓缓起身。 "礼毕!" 司仪官高声宣布。 整个告祭仪式历时近一个时辰,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庄严神圣的气氛。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有些年老的大臣甚至热泪盈眶。 *** 走出太庙,赵桓长舒一口气。告祭仪式总算圆满完成,他也算是向祖宗有了交代。 "官家,"李纲上前道,"太庙告祭已毕,接下来是否要回宫休息?" "不急。"赵桓摇头,"朕想在城中走走,看看百姓们的庆祝。" 于是,赵桓改乘便轿,在侍卫的保护下,开始在汴京城中巡视。 此时正值晌午,阳光明媚,整座城市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庆祝的人群。 一些富商大户,在自家门前搭起了彩棚,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点心。 "来来来,今天高兴,大家都来尝尝!" "官家凯旋,我们也跟着沾光!" "免费的茶水,免费的点心,图个喜庆!" 一些手艺人也纷纷展示自己的技艺: 糖画师傅现场制作糖画,画的都是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 面塑艺人捏出了官家的模样,惟妙惟肖; 年画师傅现场绘制庆祝年画,供不应求。 就连平日里最严肃的书院,今日也放假一天,让学生们上街庆祝。 一群小学童聚在一起,奶声奶气地背诵着新编的童谣: "官家官家真威武, 西征灭夏立大功。 从此边境得太平, 百姓安居乐融融。" 妇女们则聚在一起,讨论着各种传说: "听说官家在西夏用的那些火器,一炮就能轰塌城墙!"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 "当然是真的!我表哥在军中,亲眼见过!" "那咱们大宋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那还用说!有这样的官家,有这样的武器,谁还敢来犯咱们?" 老人们则更加激动: "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回见到咱们大宋这么威风!" "是啊,从前总是挨打,现在总算扬眉吐气了!" "官家真是天神下凡,专门来拯救我们的!" "这下好了,咱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担心外敌入侵了!" 甚至连乞丐都在庆祝: "今天高兴,给大家表演一个!" "好好好,我们也要为官家庆祝!" 整座汴京城,无分贵贱,无论老幼,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这种全民狂欢的景象,正是一个强大帝国应有的气象。 *** 夜幕降临,庆祝活动更加热烈。 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笼,整座城市灯火辉煌,如同白昼。街头巷尾,锣鼓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一些富户甚至在自家院子里燃放烟花,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美轮美奂。 赵桓站在宫殿的高台上,俯瞰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城市,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一年前,这座城市还在金兵的围困下瑟瑟发抖。如今,却是如此的繁华昌盛,充满生机。这种变化,让他深深感到了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与荣耀。 "官家,"李纲走到他身边,"百姓们的庆祝,您都看到了。这就是民心,这就是国运。有这样的民心支持,我大宋何愁不兴?" "是啊,"赵桓点头,"朕最高兴的,不是灭了西夏,而是看到百姓们如此欢欣鼓舞。这说明朕的努力没有白费,朕确实为他们带来了一些改变。" "官家的功德,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纲道,"有这样的君主,是大宋之幸,是百姓之福。" 赵桓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只是开始。朕要让这样的庆祝,成为常态。朕要让大宋,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帝国。不仅要让本朝百姓安居乐业,更要让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