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 第287章 王者不怒自威 孤城俯首称臣

第287章 王者不怒自威 孤城俯首称臣(1 / 1)

靖康元年十二月十六,卯时,兴庆府南门外。 晨光初现,薄雾尚未散尽。在距离兴庆府城墙约八百步的一处高地上,一面巨大的"宋"字帅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高地四周,三千宋军精锐严阵以待,刀枪如林,甲胄闪光。 赵桓身着明光铠,外罩黄色战袍,端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手持一架精制的千里镜,正冷静地观察着远处那座死寂的城池。在他身旁,折可求、杨再兴、胡寅等文武重臣同样手持千里镜,神情肃穆。 "官家,"折可求放下千里镜,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城头确实有些异常。从昨夜到现在,守军的动向很不寻常。" 赵桓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通过千里镜仔细观察。在他的视野中,兴庆府的城墙上守军稀少,而且那些士兵看起来无精打采,甚至有些慌乱。更奇怪的是,原本应该飘扬着西夏旗帜的地方,现在空空如也。 "杨再兴,"赵桓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如水,"你派斥候再去探查一遍。朕总觉得城中有变。" "臣遵旨!"杨再兴立刻调转马头,向后方的骑兵队伍打了个手势。 很快,十几名轻骑斥候分散开来,向城池四周疾驰而去。这些都是踏白军中的精锐,个个身手敏捷,侦察能力极强。 就在这时,一名先遣的斥候从城池方向飞马奔来,马蹄声急促如鼓点。那匹战马还未完全停稳,斥候就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急声禀报: "启禀陛下!城头挂出了白旗!" 此言一出,高地上的众将无不变色。赵桓眉头微皱,重新举起千里镜。果然,在兴庆府的南门城楼上,一面白色的旗帜正在晨风中飘扬。 "白旗……"胡寅喃喃自语,"这是要投降的意思吗?" "未必。"赵桓放下千里镜,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也有可能是缓兵之计。传令各军,保持戒备,不可大意。" "喏!"众将齐声应答。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之前派出的斥候陆续返回,带来了更多的情报。 "启禀陛下!"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汇报,"据观察,城中确有异动!从昨夜到现在,一直有喊杀声传出,现在已经平静下来。而且,城门附近聚集了大量军队,但他们似乎在等待什么。" 另一名斥候接着说道:"陛下,臣还发现,城头的守军换了一批人。原来那些穿红色军服的禁卫军不见了,现在都是穿黑色铠甲的士兵。" 赵桓听着这些汇报,心中已经有了判断。看来城中确实发生了内讧,而且很可能是赫连雄得手了。但他表面上依然平静如水,只是淡淡地说道:"继续观察,随时汇报。" 正在这时,远处的兴庆府南门缓缓打开了。先是走出一队黑甲士兵,然后是几辆囚车,最后是一支约三百人的队伍。为首的是一名身穿金甲的将领,正是赫连雄。 "官家,"杨再兴通过千里镜观察后说道,"那囚车里似乎关着的是……" "李乾顺。"赵桓接过话头,语气中没有任何波澜,"朕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在千里镜的视野中,赵桓清楚地看到了囚车里那个形容枯槁、面如死灰的人。虽然披头散发,衣衫褴褛,但那张脸他绝不会认错——正是西夏皇帝李乾顺。 "看来赫连雄确实动手了。"折可求感叹道,"这个枭雄,倒是知道审时度势。" "枭雄?"赵桓冷笑一声,"一个背叛自己君主的叛徒,也配称为枭雄?不过是个识时务的小人罢了。" 这时,城门前的队伍停下了,距离宋军约五百步。赫连雄策马向前几步,朝着高地方向高声喊道: "大宋皇帝陛下在上!末将赫连雄有话要说!" 声音顺风传来,虽然有些模糊,但在场的人都能听清。 赵桓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对杨再兴说道:"再兴,你带五百骑兵上前,在三百步外停下,听听他想说什么。记住,朕不见任何人,一切通过你传话。" "臣遵旨!"杨再兴立刻点齐人马,策马下了高地。 五百宋军精骑如一道黑色的洪流,迅速向前推进,在距离赫连雄等人三百步的地方整齐列阵。杨再兴一马当先,厉声喝道: "来者何人?竟敢押送伪主,意欲何为?" 赫连雄在对面回答,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我乃大夏将军赫连雄!已擒获昏君李乾顺,愿献城归降!恳请面见大宋皇帝陛下,共商党项一族生路!" 杨再兴冷冷地说道:"我皇陛下金口玉言,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有什么话,通过我传达!" "这……"赫连雄显然没想到连面见的机会都没有,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将军,末将诚心归降,献上李乾顺人头,还有完整的兴庆府。只求陛下开恩,给党项一族留一条生路……" 杨再兴不等他说完,就打断道:"你等在此等候,我去禀报陛下!" 说完,他调转马头,迅速返回高地。 "官家,"杨再兴将赫连雄的话如实汇报,"那赫连雄想要面见您,说是要商议党项一族的出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桓听后,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党项一族的出路?他以为自己是什么身份?胡寅!" "臣在!"胡寅立刻上前。 "替朕拟一道旨意。"赵桓的声音变得冰冷,"朕口述,你来写。" 胡寅连忙取出笔墨纸砚,在马背上的小案几上铺开黄绢,恭敬地等待着。 赵桓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如同寒冰: "赫连雄囚主献城,虽有可取之处,但其叛主之行,实不足取。朕念其识时务,可免其死罪,但其余罪责不可赦免。" "大夏已亡,何来'党项一族生路'之说?朕治下,皆为大宋子民,无分汉胡,一视同仁。但前提是,必须真心归附,不得有丝毫异心。" "限尔等一炷香之内,尽数放下兵器,将李乾顺及其家眷、宗室成员全部送至阵前。朕可保尔等性命,编入我军,但永远不得回到西北。" "若敢讨价还价,或有丝毫异动,朕身后十万大军,顷刻间便将兴庆府化为焦土!尔等自取灭亡,勿谓朕不念旧情!" 胡寅一边听一边快速书写,写完后递给赵桓过目。赵桓看了一遍,点头道:"就这样。" 然后,他对身边的一名神臂弓手说道:"将这道旨意射到赫连雄的脚下。记住,要射得准,让他们知道我大宋神射手的厉害。" 那名神臂弓手是军中有名的神射手,听到命令后,立刻将黄绢绑在箭矢上,张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箭矢带着黄绢呼啸而出,精准地钉在赫连雄马前三步的土地上,箭羽在晨风中嗡嗡作响。 这一箭,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皇权的威慑。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赫连雄在内,都被这精准的箭术震慑住了。 赵桓重新举起千里镜,观察着远处的动静。他看到赫连雄下马拔起箭矢,展开黄绢仔细阅读。随着阅读的进行,赫连雄的脸色从最初的希冀,变成震惊,然后是愤怒,最后变成一片死灰。 "看来我们的条件让他很失望。"折可求也在观察,"他似乎和身边的人发生了争执。" 确实如此。在赵桓的千里镜视野中,赫连雄与身边的降将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显然,赵桓不给任何"封王封侯"机会,甚至不允许他们留在西北的强硬条件,让这些降将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有的人似乎想要接受条件,毕竟保住性命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则显得愤愤不平,觉得自己的"功劳"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还有的人在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赫连雄站在中间,脸色变幻不定。他原本以为,凭借擒获李乾顺和献出兴庆府的功劳,至少能换来一个王爵或侯爵,甚至可能被封为西夏王,代为管理党项事务。但赵桓的回复彻底粉碎了他的幻想。 一炷香的时间慢慢过去,但城门前的队伍仍在骚动。有些降将甚至想要重新回到城中,显然是对条件不满。 "看来他们还想要讨价还价。"杨再兴冷笑道,"官家,要不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赵桓看了看天色,一炷香的时间确实快到了。他面无表情地对身旁的炮兵指挥官下令:"目标,南门城楼。一轮齐射,给他们提个醒。但不要伤到人,朕要的是威慑,不是屠杀。" "臣遵旨!"炮兵指挥官立刻转身下去安排。 很快,三门"神威将军筒"被推上了高地。炮手们动作娴熟地装填火药和炮弹,调整射角。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三门火炮几乎同时发出怒吼。 "轰!轰!轰!" 三发炮弹呼啸着越过赫连雄等人的头顶,精准地轰击在南门城楼上。顿时,砖石飞溅,烟尘滚滚,半座城楼在炮火中坍塌。巨大的轰鸣声在晨空中回荡,震得所有人耳膜发麻。 这一次炮击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城门前的降将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震得魂飞魄散,许多人甚至被吓得跌坐在地。他们终于明白,宋军的"神器"威力有多么可怕,也终于明白,在这种绝对的武力优势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 赵桓在千里镜中看到,赫连雄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颓然地挥了挥手,然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跪下的手势。 一个接一个,原本还想要讨价还价的降将们,如同被抽掉了骨头一般,纷纷扔下兵器,跪倒在地。最后,连赫连雄本人也翻身下马,朝着高地的方向,深深地跪伏下去。 "很好。"赵桓放下千里镜,脸上依旧平静如水,"看来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这时,一名斥候飞马前来报告:"启禀陛下!城中又有动静!有大队人马正在向城门聚集!" 赵桓重新举起千里镜观察。果然,从城内陆续走出更多的队伍。这些人中有官员、有士兵、有宫女太监,甚至还有一些明显是皇室成员的人。他们都被五花大绑,由士兵押送着。 "看来赫连雄确实下了决心,要将李乾顺的家底全部交出来。"折可求评价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才对嘛。"赵桓冷笑,"既然要投降,就要有投降的样子。藏着掖着算什么?" 又过了半个时辰,城门前聚集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李乾顺本人,还有他的妃嫔、子女、宗室成员,以及大批的文武官员。粗略数了数,竟有三四百人之多。 "官家,"胡寅有些担忧地说道,"这么多俘虏,我们如何处置?" "分类处理。"赵桓早有成算,"李乾顺及其直系亲属,押往汴京,由朕亲自处置。其余宗室成员,分散安置到江南各地,永不许回西北。文武官员中,愿意归附的,经过考核后可以录用;不愿意的,流放到岭南。" "至于那个赫连雄,"赵桓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朕自有用处。" 正说着,杨再兴策马返回,禀报道:"官家,赫连雄等人已经完全屈服,正在等待您的进一步指示。" "让他们将所有俘虏排成队列,朕要亲自检阅。"赵桓下令道,"另外,派人进城接管各个要点,确保不会有任何意外。" "臣遵旨!" 很快,宋军的接管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杨再兴率领骑兵控制了城门和主要街道,折可求则安排步兵接管城防。同时,一队队宋军士兵开始进入兴庆府,接管各个重要部门。 在高地上,赵桓依然端坐马上,通过千里镜观察着一切。他看到宋军士兵井然有序地执行着命令,看到城中的党项军民在士兵的看管下排队等候,也看到了那些跪在地上的降将们脸上复杂的表情。 "官家,"张望在一旁提醒道,"是否该入城了?" 赵桓考虑了一下,点点头:"传令各军,朕要入城。但要做好防护,城中情况复杂,不可大意。" "臣等遵旨!" 很快,一支庞大的队伍开始向兴庆府进发。赵桓居中,由三千精锐骑兵护卫。队伍中还有文武重臣、近卫军、以及各种仪仗和旌旗。这样的阵势,既显示了大宋的威严,也确保了皇帝的安全。 当队伍来到城门前时,赫连雄等降将依然跪在地上,不敢抬头。赵桓勒马在他们面前停下,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西夏将领。 "赫连雄。"赵桓的声音平静而威严。 "臣在!"赫连雄颤声回答,依然不敢抬头。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你。" 赫连雄缓缓抬起头,与赵桓的目光相遇。在那一瞬间,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这个年轻的皇帝,眼神中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威严,更有着令人心悸的冷漠。 "你知道自己的罪过吗?"赵桓问道。 "臣……臣知罪。"赫连雄艰难地说道。 "知道就好。"赵桓点点头,"朕不杀你,是因为你还有用。但从今往后,你的命就是朕的,明白吗?" "臣明白……" "很好。"赵桓不再理会他,而是对折可求说道,"元帅,安排人手清点俘虏,分类处置。另外,进城后要维持秩序,安抚百姓,不得扰民。" "臣遵旨!" 说完,赵桓策马向前,没有再看地上跪着的降将一眼,径直向兴庆府的城门驶去。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