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 第262章 后宫泣血悔当初 孤王独叹负江山

第262章 后宫泣血悔当初 孤王独叹负江山(1 / 1)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巳时二刻,兴庆府后宫,梨花院。 李乾顺踉踉跄跄地推开寝宫的朱红大门,如同一个被追杀的野兽般跌撞而入。 身后跟着的几名内侍和宫女,都被他凶狠的眼神吓得不敢靠近,只敢远远地站在门外,面面相觑。 李仁爱以身殉国的消息,如同一柄无形的利剑,彻底击垮了这位西夏国主最后的心理防线。 从崇政殿狼狈逃出的这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那个令他心胆俱寒的消息——连李仁爱都绝望到要以死明志了,这大夏,真的是彻底完了吗? "都滚!统统给朕滚!"李乾顺转身对着门外咆哮,声音嘶哑得如同野兽的嚎叫,"谁敢进来,朕杀了谁!" 宫女太监们如蒙大赦,慌忙退下。偌大的寝宫里,只剩下李乾顺一人。 他跌坐在龙榻之上,双手死死抱着头,整个人蜷缩成一团。四十三岁的年纪,此刻却像一个受了惊吓的孩子。 "李仁爱...李仁爱啊..."他嘴中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听不见,"连你...连你都不肯陪朕了..." 梨花院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檐角偶尔传来的风铃声,在这深秋的寒风中发出空洞的叮当声,如同为这个即将覆灭的王朝奏响的挽歌。 李乾顺缓缓抬起头,目光呆滞地望向寝宫正中悬挂的那幅巨大画像——那是他的祖父,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画中的李元昊身着明黄龙袍,威风凛凛,那双目光炯炯的眼睛仿佛正在俯视着自己这个不肖子孙。 "列祖列宗啊..."李乾顺突然跪倒在地,对着画像叩首不止,泪水如雨般滚落,"不孝子孙李乾顺,愧对祖宗基业!愧对党项万民!" 他爬到画像前,伸出颤抖的手,想要触摸那张威严的面孔,却又不敢,手停在半空中瑟瑟发抖。 "太祖爷爷,您当年纵横西北,连宋辽都要让您三分。您若泉下有知,看到如今的局面,该有多么痛心啊..." 他想起了祖父李元昊的辉煌战绩:三川口大败宋军,好水川歼灭任福全军,定川寨重创韩琦、范仲淹...那时的西夏,是何等的威风!连大宋的仁宗皇帝,都要主动求和,年年纳贡! 而如今呢?自己这个后代,却要向宋人俯首称臣,甚至连称臣的机会都未必有了... "都是朕的错...都是朕的错啊..."李乾顺双拳狠狠捶打着地面,直到手背血肉模糊,"朕若是有太祖爷爷一半的英明神武,何至于有今日之祸?" 他站起身,在寝宫内踱来踱去,脚步凌乱,就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野兽。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喃喃自语几句,神情时而愤怒,时而绝望,时而又带着深深的懊悔。 "秦桧...王彦升..."他突然停下脚步,脸上露出痛苦至极的表情,"朕为何要杀他们?为何要杀他们啊!" 这是压在他心头最沉重的一块石头。当初金人和赵桓都派了使者前来,他本想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但察哥那个蠢货,竟然在金殿之上当着自己的面杀死了宋使! 当时的他,被察哥的"忠勇"所感动,竟然同意了这个愚蠢至极的决定。他以为杀死宋使,就表明了西夏与金国结盟的决心,就能换来金人的全力支持。 但他哪里想到,这个决定会引来如此可怕的后果? "朕若是当时不杀宋使,而是将察哥绑了送给赵桓请罪,或许...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李乾顺越想越后悔,忍不住又给了自己一个耳光,"蠢!愚蠢!朕怎么就那么蠢!不,不是我蠢,是察哥!" 他想起了李仁爱当时的反对。那位老臣跪在地上,哭着劝他三思而后行,说宋使不可杀,杀了就是不死不休的血仇。但他当时被察哥的慷慨激昂冲昏了头脑,竟然斥责李仁爱"胆小如鼠,有辱国体"。 "李仁爱...李仁爱说得对啊..."李乾顺痛苦地抱着头,"朕不该杀宋使,更不该相信金人的承诺!朕这是引狼入室,自取灭亡啊!" 他想起了当初金国使者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西夏与金国结盟,共同对付大宋,金国愿意出兵十万,与西夏东西夹击,必能一举灭宋,到时候河西走廊尽归西夏,中原富庶之地也可分一杯羹。 那画面是多么诱人啊!李乾顺做梦都想着能够重现祖父的辉煌,甚至超越祖父,成为真正统一西北的霸主。 但现实却给了他最残酷的一记耳光。 "金人!金人这些无耻的蛮夷!"李乾顺愤怒地吼道,"满口仁义道德,其实全是欺骗!什么东西夹击?什么十万大军?到了关键时刻,金人的大军在哪里?在哪里啊!" 从前几日收到的情报来看,金国非但没有如约出兵支援西夏,反而自顾不暇。河北的挞懒被岳飞打得焦头烂额,河东的兀术被韩世忠拖住脱不开身。金国的所谓"十万援军",根本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真是瞎了眼,竟然相信了金人的鬼话!"李乾顺狠狠地踢翻了一张紫檀木桌案,上面的文房四宝散落一地,"朕应该听李仁爱的话,与宋人议和,而不是与虎谋皮,指望金人!" 他想起了李仁爱生前多次的劝谏。这位饱学之士早就看透了金人的本质——他们只是想利用西夏拖住宋军,为自己争取时间,根本没有真心帮助西夏的意思。 "东胡戎狄,恃强凌弱,岂有信义可言?"李仁爱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陛下若与之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必受其害!" 当时的李乾顺觉得李仁爱过于谨慎,缺乏开拓进取的雄心。现在想来,李仁爱才是真正的智者,而自己,不过是个被野心蒙蔽了双眼的蠢货。 "朕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满朝文武,害了党项万民..."李乾顺越想越绝望,"灵州数万军民,会州守军,都是因为朕的愚蠢决定而丧命...朕是千古罪人啊!" 他跌坐在榻上,想起了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忠臣良将。李仁孝,那个征战半生的老将军,就这样死在了灵州城头;野利遇乞,那个勇猛无双的猛将,也战死在会州城下。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西夏的栋梁之材?哪一个不是忠心耿耿地为国效力?但就是因为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他们全都白白送了性命! "朕对不起他们...对不起啊..."李乾顺泪如雨下,"他们死得这么惨烈,都是朕害的!朕这个昏君,不配做他们的主人!" 更让他痛苦的是,即便到了这个地步,他仍然找不到任何挽回的办法。金人靠不住,自己的军队又被宋军打得溃不成军,现在连最有智慧的李仁爱都以死明志了... "朕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啊?"李乾顺抱着头痛哭,"投降?朕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面对党项万民?死战?朕又拿什么去跟赵桓那小子拼?" 他想起了赵桓通过那个百夫长传来的羞辱性话语,心中又涌起一阵愤怒和屈辱。但愤怒过后,剩下的只有更深的绝望。 人家有神机利器,有精兵强将,有用不完的钱粮军械。而自己呢?连兴庆府都只剩下不到三万老弱病残,库房里的钱粮也所剩无几。这样的实力对比,还谈什么决战? "朕真是...真是蠢到家了..."李乾顺自嘲地笑了笑,笑声中满含绝望,"当初若是老老实实向宋人称臣,或许还能保住党项万民的性命。现在好了,进退两难,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透过雕花的窗棂望向外面的天空。天色阴沉,乌云密布,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压抑。 "赵桓啊赵桓..."他喃喃自语,"朕小瞧了你,真的小瞧了你...朕以为你不过是个黄毛小子,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手段,如此心机..." 他想起了当初收到的关于赵桓的情报:年轻气盛,刚愚自用,很容易被激怒。当时的他还暗自得意,觉得这样的对手很好对付。 但现在看来,这些情报不是过时了,就是完全错误的。这个年轻的宋朝皇帝,不仅有雷霆手段,更有惊人的智慧和可怕的决断力。 从汴京保卫战开始,到现在的西征,赵桓的每一步都踩得极准,每一招都恰到好处。反观自己,却像个小丑一样,一步错,步步错,直到现在的万劫不复。 "朕输了...彻底输了..."李乾顺无力地靠在窗边,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哼,"输给了一个比朕小十多岁的后生...朕真是愧为人君啊..."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很快,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陛下...陛下...老奴有要事禀报..." 李乾顺认出了这是自己的心腹太监李德全的声音。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 "何事?" "陛下,枢密院急报,宋军...宋军已经开始向兴庆府进发了!按照探马回报的速度,最多七日,就能兵临城下!"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李乾顺最后的侥幸心理。他双腿一软,差点跌倒在地。 七日!只有七日了! "朕...朕知道了..."李乾顺的声音彻底变了调,"退下吧...让朕...让朕静一静..." 脚步声远去,寝宫内再次陷入死寂。 李乾顺呆呆地站在那里,脑海中一片空白。七日后,赵桓的大军就要到了。到那时,自己是战还是降?是死还是活? 一切的一切,都要在这七日内做出决定。而这个决定,将决定西夏的命运,决定党项万民的生死,也决定自己在历史上的评价。 "朕...朕真的走投无路了吗?"李乾顺最后看了一眼祖父的画像,眼中的泪水再次涌出,"太祖爷爷,您在天之灵,能否指点迷津,救救您这个不肖子孙啊..." 但画像依然是画像,不可能给他任何回答。能够拯救西夏,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他自己。 可他,还有这个能力吗?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至尊神丹帝:重生修仙废材少年 魂淡!我真的是正经丹修老师啊 开局陆地神仙,皇帝狗都不当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开局言出法随,我要整顿修真界! 混沌至尊:开局签到鸿蒙塔 恶雌肥丑胖,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 始于深渊 机战之无限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