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十一月初四,秦州以西八十里,官道之上。 深秋的西北大地,天高云淡,秋风萧瑟。御驾中军的一万一千精锐正向着黄羊川挺进,神机营的将士们手中的"铁管突火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门"神威将军筒"大炮发出沉重的轱辘声。 龙旗下,赵桓正与折可求并辔而行,神色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忽见一骑快马从后方疾驰而来,马蹄声急促,扬起滚滚尘土。 "八百里加急!熙河路刘主帅军情急报!"传令兵高声喊道,战马口吐白沫,显然是一路狂奔。 赵桓接过密函,快速扫视,眉头微皱:"有意思,察哥撤退了。" "撤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折可求疑惑地问道。 赵桓将密函递给折可求,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察哥撤得很从容,带走了所有辎重粮草,显然是有计划的转移。刘景山分析得对,这很可能是李乾顺的统一部署。" 折可求看完密函,脸色微变:"陛下,如果西夏要集中兵力..." "正合朕意!"赵桓打断他,眼中闪过精光,"朕就怕李乾顺缩在兴庆府不出来。既然他要集中兵力,那朕就成全他!传令!" 几名传令兵策马上前,赵桓简洁地下达指令: "传令左路军李进,立即兵临会州,大张旗鼓,让李乾顺以为那里是主攻方向。传令右路军杨再兴,加大袭扰力度,专门断其粮道。传令东路军刘法,稳步追击察哥,保持压力。传令河北岳飞,严密监视金军动向。" 四名传令兵分别向不同方向疾驰而去,很快消失在地平线上。 "陛下,您就不担心李乾顺真的集中全部兵力与我军决战?"胡寅策马赶来,脸色有些担忧。 "担心?"赵桓哈哈大笑,"明仲,朕怕的就是他不敢决战!你想想,朕现在是什么策略?" 胡寅思索片刻:"陛下是要四面施压,逼迫西夏应接不暇?" "不错,但不全对。"赵桓指着远方,"朕的策略很简单——你不出来,朕就慢慢推。反正朕有神机营,有新式武器,一座城一座城地拿,李乾顺能坐得住吗?" 折可求恍然大悟:"陛下是要'吊着'西夏打!让他们进退两难!" "正是如此!"赵桓满意地点头,"李乾顺现在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出兴庆府与朕野战,要么眼睁睁看着朕逐个攻破他的城池。不管他选择哪个,朕都有把握!" 说完,赵桓催马前行,御驾中军继续向黄羊川挺进,一路上尘土飞扬,声势浩大。 于此同时,距离会州城还有四十里的山谷中,左路军主帅李进正站在一处高坡上,手持千里镜观察着远方的目标。两万步兵在谷中休整,各种攻城器械正在组装——云梯、撞车、投石机,还有一些新式的盾车和填壕车,看上去威风凛凛。 "主帅,探马回报,会州城防坚固,守军约八千。"副将王德恭策马来报,"守将野利遇乞正在加紧备战,城头上到处都是滚石檑木。" 李进放下千里镜,神色从容:"这个野利遇乞,听说是西夏的名将。不过无妨,咱们的任务本来就不是真攻城。" "主帅,那我们明日兵临城下后..."王德恭试探性地问道。 "围而不攻,但要做出猛攻的架势。"李进指着会州城的方向,"攻城器械要摆得显眼些,让城里的人看清楚我们的实力。要让李乾顺以为,这里才是陛下的主攻方向。" 王德恭有些不解:"主帅,我们有两万精兵,真攻的话未必拿不下会州。" 李进苦笑:"德恭,你要明白陛下的深意。咱们是疑兵,是要吸引西夏的注意力。如果真的强攻,损失惨重不说,还会暴露陛下的真实意图。" 正在这时,一名校尉跑来:"主帅!所有攻城器械都已组装完毕,工匠们说明日就可以推进至城下!" "很好!"李进点头,"传令各营,今夜好好休息,明日黎明全军开拔!记住,要大张旗鼓,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来了!" 夜色渐浓,左路军营地中篝火点点,两万将士正在做着攻城前的准备。但他们不知道,这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 而在,甘州西南的茫茫戈壁中,杨再兴正率领两千精锐骑兵悄悄穿行。寒风呼啸,黄沙飞舞,但这些久经训练的骑士毫不在意,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如鱼得水。 "将军,前方五里发现目标。"斥候队长曲义悄悄回报,压低声音道,"一个西夏的粮草集散点,建在绿洲边上,守军约三百,看起来戒备很松懈。" 杨再兴勒住战马,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很好,今夜就拿这里开刀。"他转向副将曲端,"你率五百人绕到后方断其退路,我率主力正面冲击。" 曲端兴奋地点头:"将军,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等月亮被云遮住的时候。"杨再兴抬头看了看天空,"老天爷都在帮我们。传令各队,检查武器,准备行动。记住,要快、要狠、要准!不给敌人任何反应的机会!"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千宋军骑兵如幽灵般在戈壁上分散开来,向着那个毫无防备的西夏粮草集散点悄悄逼近。远处的集散点中灯火稀疏,偶尔传来守军的说笑声,他们根本不知道死神正在悄悄降临。 此时,黑石堡城中,刘法正在主将府中与众副将围着地图激烈讨论。桌案上的茶水早已凉透,但没有人在意,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张标注着察哥撤退路线的军用地图上。 "主帅,察哥撤到了青石峡。"张威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那里两山夹峙,地形险要,是个设伏的好地方。如果我们贸然追击..." "老子当然知道那里的地形。"刘法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正因为地形险要,察哥才选择在那里立足。他这是想和我们来最后一搏。" 王平担忧道:"主帅,万一中了埋伏,我军损失可能很大。" "怕什么?"刘法拍了拍腰间的掌心雷,"老子手里还有二十多个这玩意儿,正愁没机会用呢。察哥如果真敢设伏,老子就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霹雳掌心雷'的厉害!" 李忠建议道:"主帅,不如我们先派一支先头部队试探虚实?" "这个想法不错。"刘法沉思片刻,看向老校尉赵三,"老赵,你带五百轻骑,明日去青石峡走一趟。记住,任务是侦察,不是决战。一旦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撤退。" 赵三拍着胸脯保证:"主帅放心,末将保证既能探明察哥的虚实,又能全身而退!" "另外,"刘法继续布置,"明日全军出动,开始追击察哥。但要稳扎稳打,每日推进二十里就够了。老子要让所有人看到,东路军在步步紧逼,西夏军在节节败退。" 张威有些疑惑:"主帅,我们这样慢慢追,万一让察哥跑了怎么办?" 刘法摇头:"察哥如果真想跑,早就跑了,何必在青石峡停下?他留在那里,说明还有后手,想和我们较量一番。既然如此,老子就陪他慢慢玩。反正官家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新式武器。" 夜已经很深了,黑石堡中却依然灯火通明。东路军的将士们正在检查武器装备,特别是那些负责操作"掌心雷"的敢死队员,更是反复演练投掷技巧,不敢有丝毫马虎。 。。。。。 青石峡中,西夏主帅察哥站在中军大帐外,仰望着满天繁星。 四万大军在峡谷中安营扎寨,密密麻麻的篝火如星点般分布,场面颇为壮观。 "大将军,刘法那边有动静了。"副将嵬名阿埋匆忙来报,"探马发现,宋军开始集结,看样子明日就要追上来了。" 察哥冷笑一声:"刘法那老狐狸,终于沉不住气了。也好,老子在这里等他这么久,正愁他不来呢。" 军师拽离走上前来,脸色有些凝重:"大将军,我们在峡口设置的陷阱都准备好了。滚石、檑木、陷马坑,应有尽有。只要宋军敢冲进来,保管让他们有来无回。" "很好。"察哥满意地点头,但随即又皱起眉头,"不过老子估计,刘法不会贸然强攻。那老狐狸狡猾得很,肯定会先派人试探虚实。" 千夫长野利旺荣建议道:"大将军,要不要我们主动出击,给宋军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好惹。" "不急。"察哥摆手制止,"国主的密信中说得很清楚,让我们在这里牵制宋军,为主力集结争取时间。我们的任务是拖住刘法,不是急于决战。" 他重新望向峡口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传令各营,明日必有硬仗要打。刘法虽然狡猾,但老子也不是好惹的。让他来吧,老子就在这里等着他!" 。。。。。 会州城头,守将野利遇乞正在巡视夜间的城防。 这位年约五十的西夏名将虽然面容严峻,但步履稳健,不时停下来与士兵们交谈几句,询问他们的准备情况。 "将军,城外又发现宋军斥候,数量比白天多了不少。"城防司马嵬名布仁快步走来汇报,"看样子,宋军的主力应该就在不远处了。" 野利遇乞走到城墙边缘,举目远望。夜色虽然深沉,但他仍能看到远处官道上隐约的火光,那应该是宋军的营火。 "来了。"野利遇乞沉声道,"宋军终于来了。传令各营,加强夜间巡逻,明日必有恶战。让弟兄们都打起精神来,不能有丝毫松懈。" "将军,您说我们真的能守住会州吗?"嵬名布仁压低声音问道,眼中有些担忧,"宋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而且还有那些从未见过的攻城器械..." "守不守得住,要打过才知道。"野利遇乞转过身来,眼中闪过坚毅的光芒,"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野利遇乞既然接了守城的任务,就绝不会让宋军轻易得手。会州城在,我在;会州城破,我亡!" 城墙上,西夏守军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弓箭手在检查箭矢,确保每一支都锋利无比;投石机手在调试机械,确保发射准确;滚石檑木也已经堆积在城墙边缘,随时可以投下。整座会州城如同一头蛰伏的猛兽,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血战。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夜 兴庆府的深夜格外宁静,但皇宫中的御书房却依然灯火通明。 李乾顺在房中来回踱步,案几上堆满了从各地传来的军报,每一份都让他心情更加沉重。 "国主,察哥已经撤到青石峡,会州也做好了迎战准备。"国相拓跋守寂小心翼翼地汇报着最新情况,"但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宋军的攻势比我们预想的要猛烈得多。" 李乾顺停下脚步,拿起一份军报仔细看了看,眉头越皱越紧:"四路并进,处处开花,这个赵桓,还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礼部尚书李仁爱忧虑道:"国主,如果继续这样被动挨打,我军将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宋军有新式武器,攻城能力决对远超以往,如果让他们逐个攻破我们的城池..." "朕知道!"李乾顺打断他,但随即又陷入沉思。过了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可是,如果贸然集中兵力与赵桓决战,万一败了,我大夏就真的完了。" 中书省右评事李仁孝建议道:"国主,不如我们先看看各路的情况?会州和青石峡都还没有失守,或许情况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话是这么说,"李乾顺重新拿起地图,"但朕总觉得,赵桓这次来势汹汹,绝不是简单的示威。他一定有什么依仗,否则不会如此大胆。" 拓跋守寂提醒道:"国主,金国那边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如果他们真的出兵相助..." "别指望金国人了!"李乾顺苦笑着摇头,"朕已经看得很清楚,他们只想让我们当炮灰,坐收渔翁之利。真正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 夜风呼啸,吹动着兴庆府的宫灯,也吹动着李乾顺内心的犹豫和不安。 宋夏彼此之间的博弈正式全面展开。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