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可求点了点头,算是认同,随后道“陛下英明。” 胡寅听完,不禁感叹道:"陛下考虑周详,确实令人叹服。但臣还有一个担忧——此战法虽然精妙,但毕竟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万一实战中出现意外情况,临时调整恐怕不易。" "明仲所虑有理。"赵桓点头,"所以朕决定,在正式开战前,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实战演练。让所有将士都熟悉这种新战法,也让朕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陈过庭这时插言道:"陛下,据臣观察,将士们对这种新战法颇有信心。特别是亲眼见过'神威将军筒'和'掌心雷'威力的士兵,更是战意高昂。他们都说,有了这些神兵利器,别说'铁鹞子',就是天兵天将来了也不怕。" "很好。"赵桓满意道,"士气可用。不过,光有这些还不够。朕还要配合更大的战略布局,形成多路并进、相互呼应的局面。" 他重新走到沙盘前,开始在上面重新布置:"神机营只是朕整个计划的核心,但不是全部。朕要同时调动四路大军,形成一张覆盖整个西夏的大网!每一路都有特定的任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 众将精神一振,知道官家要宣布新的、更加宏大的作战计划了。 "第一路,神机营主力!"赵桓将龙旗重新插在黄羊川,"朕与折卿共同指挥,精选一万将士,布阵于此。折卿作为征西大元帅,负责整体的战术调度和各部协调;朕坐镇中军,主要负责鼓舞士气,稳定军心。此为全军之锚,也是整个战略的核心!" 折可求这才完全安心,躬身道:"老臣明白!定当尽心竭力,与陛下共同指挥这一万精锐,让西夏人见识见识我大宋新军的厉害!" "第二路,西征左路军!"赵桓看向李进,在会州位置插上一面大旗,"李将军,朕命你率领两万精兵,直取会州!但朕的要求是——围而不攻!" 李进一愣:"陛下,围而不攻?" "正是!"赵桓详细解释,"朕要你把声势造得足够大,让所有西夏人都以为我军的主攻方向就在会州!你要在会州城外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做出长期围攻的架势。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活动,散布消息,让西夏人相信这是我军的主力所在。" 李进立即明白了官家的意图:"陛下是要臣做疑兵,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不错!会州守将野利遇乞虽然善守,但面对两万大军围城,又听说大宋皇帝御驾亲征,必然会慌了手脚,急忙向兴庆府求援。李乾顺一旦分兵救援会州,兴庆府的防御就会空虚,而且他的注意力也会被会州牵制住。" 赵桓继续道:"更重要的是,你的左路军还有另一个任务——一旦神机营与西夏主力开战,你要立即率军北上,切断西夏败军的退路,不让一个敌人逃回兴庆府!" "第三路,西征右路军!"赵桓看向杨再兴,眼中闪过期待的光芒,"杨再兴!" "末将在!"杨再兴激动地出列,心中充满了期待。 "朕命你为右路军主将,以曲端为副将,统领精锐骑兵两千,龙卫军步卒三千,合计五千人马。你们要携带所有剩余的'霹雳掌心雷'六十枚、'千里镜'五具" 赵桓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大胆的弧线,绕过了会州和灵州,直插西夏腹地深处:"你们的任务不是攻城,也不是与敌主力决战,而是要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插入西夏的心脏!" 杨再兴听得热血沸腾,但还是问道:"陛下,具体要做什么?" "给朕去烧他们的粮仓!断他们的补给线!袭扰他们的小股部队!攻击他们的运输队!"赵桓一字一句地说道,"让西夏后院起火,让他们自顾不暇!让李乾顺以为我军要三路并进,处处开花!" 他详细解释道:"根据军情司的情报,西夏在甘州、凉州之间有几处重要的粮草集散地,还有一些小的军事据点。你要利用我军机动性强的优势,打了就跑,专挑软柿子捏。记住,你的目标不是歼敌多少,而是要制造恐慌,让西夏人觉得我军无处不在!" 杨再兴兴奋地说道:"末将明白!要让西夏人知道,我大宋铁骑可以出现在他们国土的任何地方!让他们睡觉都不安稳!" "第四路,东路军!"赵桓看向书吏,"立刻拟旨,八百里加急送往熙河路!命刘法不必再死守黑石堡,可以主动出击,与察哥决战!告诉他,我军左路已攻会州,右路已深入敌后,察哥已成孤军,正是歼灭他的最佳时机!" 一套更加复杂、更加宏大、也更加凶险的连环计,从赵桓口中缓缓道出! 以神机营为核心,坐镇中央,引诱西夏精锐决战! 以李进左路佯攻会州,分散敌军注意力! 以杨再兴奇兵深入敌后,断其补给,乱其后方! 以刘法东路军形成钳击之势,不给敌军喘息机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路大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如同一张弥天大网,向着整个西夏国笼罩而去! 折可求、李进、胡寅等人,听得已是心神摇曳,冷汗涔涔。他们从未想过,一场战争竟可以如此布局!这已非单纯的行军打仗,而是以天下为棋盘,以军国为棋子的一场豪赌! "陛下……"折可求的声音中带着敬佩,同时也有一丝担忧,"此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当真是神来之笔!但老臣还有一个担忧——万一李乾顺不上当,不肯出兴庆府与我军决战,又当如何?毕竟他也是久经沙场的老狐狸,未必会轻易中计。" 赵桓冷笑一声:"他不出来?朕有的是办法逼他出来!" 他指着沙盘上的兴庆府:"朕研究过李乾顺此人。他狡诈,但也狂妄;他谨慎,但也贪婪。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过分自信!" "陛下此言何意?"胡寅问道。 "李乾顺自幼听闻'铁鹞子'无敌的传说,对这支精锐极其自信。在他看来,大宋军队虽然人多,但都是些只会守城的软骨头,根本不敢在野外与西夏铁骑决战。"赵桓分析道,"当他得知朕亲率一支'孱弱的步卒'在平原上摆阵等他时,他的第一反应绝不是怀疑,而是狂喜!" 陈过庭补充道:"陛下说得对。据我军密探回报,李乾顺平时经常吹嘘,说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能在野战中击败任何宋军。现在陛下主动给他这个机会,他怎么可能不抓住?" "而且,"赵桓继续道,"朕还有其他手段逼他就范。杨再兴的右路军深入敌后,专门攻击西夏的补给线。李乾顺的兴庆府虽然坚固,但也需要外界的粮草供应。一旦补给断绝,不出十天,兴庆府就会出现粮荒。" "到那时,李乾顺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出城与我军决战,要么坐在城中等着饿死。以他的性格,必然会选择前者。" 李进点头道:"陛下分析得极是。而且,一旦李乾顺决定出兵,必然会倾尽全力,不会留太多兵力守城。这样一来,我军取胜的把握就更大了。" 胡寅忍不住道:"陛下,万一……万一神机营失败……" "失败?"赵桓冷笑,"明仲,朕问你,自古以来,可有皇帝亲率大军,在平原上与敌决战而败的?" "这……"胡寅一时语塞。 "没有!因为没有皇帝敢这么做!"赵桓的声音如雷鸣般响起,"正因为没有先例,所以李乾顺绝不会想到朕有必胜的把握!他只会认为朕是疯了,或者被逼急了!" 他环视众将,一字一顿道:"此战,若胜,则西夏主力尽丧于野,李乾顺束手就擒,兴庆府唾手可得,整个西夏将灰飞烟灭!若败……朕便与这神机营一万将士,共葬于黄羊川!但朕可以保证,即便朕死,这一战也会让西夏元气大伤,为大宋后续的征讨扫清道路!" 帐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赵桓这种视死如归、破釜沉舟的气魄所震撼。 良久,折可求第一个跪倒在地,声音中充满了决绝:"臣等愿随陛下,死战到底!" "臣等愿随陛下,死战到底!"帐内所有将领,无不被赵桓这股豪迈的气概所感染,齐齐跪倒,声震帅帐!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