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点头:“虽退位,然迟儿主政五年,我正盼其归来颐养。” 此言一出,群臣皆喜。 古来父子君臣如此和睦者,唯祖龙与嬴迟。 “罗马既定,广袤土地、众多人口,需谨慎治理。” 祖龙回神道。 吕不韦附和:“罗马与其他征服之地无异,均为异族之地。 据探,此等蛮人欺软怕硬,无骨气。” “我朝治异族之法乃‘以夷制夷’,即用异族管异族,实权仍在大秦。” “此法成效显着。” 吕不韦随声附和。 “韩相、蒙卿等人已赴西陲,料可妥善施行国策。” 祖龙颔首,“中原只需供粮草与兵援,西境如何管理,待嬴迟得胜而归再议。” 大秦统一后,虽未详计人口,但知其远超我族,可能是几倍之多。 若要妥善治理此地,对大秦是一大挑战,若处理不当,西境恐成隐患。 即便如此,祖龙仍未找到万全之策,但嬴迟的“以夷制夷” 确是关键。 下一步需明确如何界定与处置异族。 此事应交由嬴迟决断。 身为父亲,祖龙对其子充满信心。 “罗马既灭,天下归一,当昭告四海,令秦民同庆。” 祖龙郑重道,“诸位爱卿,速拟诏书,布告天下。” …… 罗马宫阙尽归大秦。 昔日繁华之城如今满目疮痍,街巷血迹难消,民宅倒塌严重,多次清扫也未能恢复往昔景象。 入夜后, 城内仍有黑甲士兵巡逻,守备森严。 自东方起兵以来,大秦一路势如破竹,吞并多国城池,嬴迟亦获益良多。 起初局势混乱。 混乱在所难免。 因此,在大秦控制的异域城池中,派驻大量精锐巡逻兵,胆敢违抗者,格杀勿论。 这些异族虽有些文明,但与大秦相比,高下立判。 并且, 他们的懦弱程度甚至不如匈奴或东胡。 可以说, 单论战斗力,若匈奴人口与兵力达到罗马水准,必对罗马造成巨大压力。 城池之外, 大营之中, 火把照亮四周。 大战结束后, 嬴迟调派数万守备将士,又撤去大营内得胜将士的禁酒令。 大营内篝火点点,如同繁星点缀,烤肉香气弥漫,美酒醇香扑鼻。 点将台上,嬴迟与众将齐聚,包括参与西境之战的功臣。 此日,嬴迟犒劳三军。 **点将台上,嬴迟起身,目光投向连绵篝火,在夜色中格外明亮。 百万将士围坐成阵,环绕篝火。 除值守者外,百万雄师尽在此处。 远眺点将台,无数篝火隐约可见。 如此盛事,堪称大秦历史首例。 “大秦无畏的战士们。” “为大秦而战,为朕而战。” “诸位,你们辛苦了。” 嬴迟开口,真气传递,声音响彻四方。 百万军中,回荡着敬意与忠诚。 五年来,他们从秦地出发,西征四方,攻无不克。 嬴迟作为大秦之主,亲率大军,战士们对他的敬仰与忠诚从未动摇。 “五载岁月,铭记于心。” “朕领你们出中原,北伐西进,势不可挡。” “有战死沙场的英烈,有因伤归乡的勇士,也有历经生死仍坚守的英雄。” “是朕带领你们来到此地,远离故乡五年。” “但战争不可避免。” “欲使华夏昌盛、大秦永固,须四海归一,令外族臣服。 否则,外敌如昔日北境之患,必威胁我族安危。” “如今,天下一统。” “五年征战,成就了无敌之师,见证了浴血奋战与袍泽情深。” “朕将你们带至远方,却无法让所有人都重返故土。” “战场无情,有生有死。” “然,毋庸置疑。” 嬴迟豪言震天:“诸君皆为大秦英豪,铭刻于民心,名留青史。” “为大秦,为炎黄。” “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众将振奋,齐声高呼。 “天下一统,皆赖诸君之力。” “为国捐躯者,朕必厚恤;其家属亦当善待。” “负伤致残者,大秦定保其终生,予应有之荣耀。” “国之栋梁,当享殊荣,封爵赐禄,福泽子孙。” “凯旋归来,朕将在骊山建陵,铭刻功勋。” “为国捐躯者,魂归此处,英名永载碑石。” “千古英灵,受万世瞻仰,世代供奉。” “与大秦共存,永不磨灭。” 嬴迟目光深沉,面向众将士庄严宣告。 听罢此言,将士们皆感动万分。 自古以来,谁能如此优待普通士兵? 骊山为大秦王陵之地,连嬴迟的父亲、今朝始皇,也曾于此修筑陵寝,但工程早已停滞。 嬴迟得父亲传授长生之法,陵寝建设便显得多余。 于是,在这片大秦疆土上,秦始皇陵成为阵亡将士的陵园,堪称千古创举。 “陛下英明!”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等愿为陛下肝胆相照,守护大秦。” 众将激情澎湃,齐声应和。 “罗马覆灭,天下归一。” “今夜,朕设宴犒劳三军。” “将士们,” “五年鏖战,你们滴酒未沾,今夜朕解除禁酒令。” “准许尽情饮酒。” 嬴迟话毕,一将士呈上美酒。 嬴迟接过后,朗声说道:“朕敬将士们一杯。” “臣等敬陛下。” 酒杯与酒坛齐举,将士们的欢笑弥漫整个营地。 嬴迟仰头大笑,片刻间饮尽杯中佳酿。 “干!” 百万精锐齐声呼应,痛快畅饮。 嬴迟归座点将台皇位,全场顿时热闹非凡。 “今夜不醉无归!” 嬴迟高呼,“尽情欢乐,今夜营中属你们。” 他环视点将台上来自不同背景的将领——上将、主将以及屡立战功的新锐。 五年征战虽使众人疲惫不堪,但嬴迟对他们关怀备至。 “诸位劳苦功高。” “为陛下,为我大秦,当竭尽全力。” 众将举杯,神采飞扬。 “今夜,朕特许畅饮,若有寻芳之心,朕亦乐意相助。” 嬴迟话音刚落,点将台上的将领相视而笑。 这个时代,男子的洒脱与向往显露无遗。 金银珠宝、荣华富贵乃至异域佳人,嬴迟皆慷慨赐予,这是对臣下的厚遇。 五年征战,嬴迟远征异域,身边常有异域公主随行,但在他心中,她们不过似后宫妃嫔。 嬴迟决心不与她们生育后代。 大秦皇室血统不容异族侵染,此为铁律。 “陛下。” “此役统一之战,将士们英勇无畏,军中亦涌现众多英才。” 王翦含笑言道。 “谁人?” “请陛下亲自检验。” 嬴迟浅笑回应,示意不必赘述。 “陛下有令,尔等还在犹豫?” “还不速去拜见陛下!” 王翦随即转身,对着点将台后的军队大声疾呼。 响应者云集。 十余员将士依次上前,列队于嬴迟面前。 “臣等叩见陛下。” 将士们神情庄重而兴奋。 对他们来说,今日能够站在点将台上,实为无上荣耀。 这些人最高的不过千夫长,低的只是伍长,在百万大军中得见天颜,更是难得之事。 “免礼。” 嬴迟轻轻抬手,示意无需拘谨。 “谢陛下。” 众人感激涕零,目光虔诚。 “诸位将军听令。” 王翦郑重介绍道:“自战事开始,每位将士斩杀异族都超过百人,且具备领军才能,常以少胜多,千人破敌数倍。” “此乃国家栋梁。” 嬴迟点头,目光扫过这些年轻人。 确实如此。 这些将士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出头。 不知不觉间,嬴迟已至花甲之年。 尽管岁月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却让他愈发沉稳、威严。 望着这群充满活力的将士,嬴迟感叹时光飞逝,世事变迁。 初入军旅时正值年轻,武安君凭借军功掌控秦军,后来与父皇相认,成为储君。 随后登泰山封禅,顺利即位,完全掌控大秦。 如今的大秦军营,新旧交替。 老将归乡,新生力量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新的中流砥柱。 “你们的名字?” 嬴迟回过神来问面前的年轻人。 此话一出,年轻将士激动不已。 被嬴迟记住名字,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耀,有助于他们在军中长期发展。 “臣韩信。” 一名年轻人率先回答,脸上洋溢着喜悦。 接着,其他将领也依次报上姓名。 “臣樊哙。” “臣龙且。” “臣彭越。” “臣英布。” …… 众人恭敬作答。 嬴迟听完,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时代的浪潮奔腾向前,时光如白驹过隙。” “如今,中原尽归大秦。” 看着面前这些青年才俊,嬴迟思绪万千。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秦始皇驾崩后,天下分裂,秦末的混乱随即到来,但由于他的干预,一切都已改变。 胡亥与赵高已被清除,扶苏现在只是个地方官,而他本人则稳坐帝位,无人可以撼动。 这就是嬴迟手中的权势,他掌控着整个大秦帝国。 韩信、龙且、英布等人原本会在秦末崭露头角,然而秦亡之后,各国混战,最终演变为楚汉之争。 他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阵营。 然而此刻,他们齐聚大秦军营,成为大秦的英勇战士。 十多年前,天下刚刚平定之时,这些年轻人可能对大秦有所不满,毕竟过去有许多伤痛记忆。 但随着时间推移,大秦对中原百姓施行仁政,无论出身如何,一律平等对待,细心安抚。 大秦还向百姓发放粮种,缓解他们的困境。 这对炎黄子孙来说,无疑是重生般的福泽。 天下安定,衣食无忧是百姓所求,大秦不负众望,达成了这一心愿。 长久以来,蒙受大秦恩德的人们,昔日的恩怨已然消散。 他们倍加珍视现有的安宁生活。 唯有旧贵族心中仍有遗憾。 韩信、龙且、英布等人来自大秦各地,如今皆为大秦效力,共筑国家繁荣。 这是今日的大秦,是统一后的炎黄大秦。 “甚好。” “诸位皆是我朝勇将,功绩卓着。” 嬴迟对麾下将士予以嘉奖。 目光扫过王翦和屠睢,两人各率一营,功勋卓着,理应破格提拔。 “朕赐予他们四级爵位及四级官职。” “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嬴迟向王翦二人征询意见。 “陛下英明。”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