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胡亥及先前对赵迟身份存疑的朝臣皆将视线投向赵迟。 “他……是赵迟。” “他怎可能是公子?” “他怎可能是大王的儿子?” “这怎么可能?” 满朝官员惊愕不已,难以置信。 “不,这绝不可能。” “赵迟怎会是父王的儿子,怎会是我的兄长?” “这绝对不可能。” “他本应是外臣,怎会成了公子?” “他是公子,这天下还有谁能与他比肩?谁又能超越他?” 扶苏、胡亥及其他公子均震惊不已。 “哈哈哈!” “武安君的身份终于清晰。” “从此不必再隐瞒。” 蒙武、王翦、桓漪齐声大笑。 蒙毅、韩非亦笑得畅快。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你们早已知晓?” “武安君是长公子?” 冯去疾、李牧以及与赵迟交好的大臣疑惑地注视着蒙毅等人。 “正是如此。” “此事我们早有听闻。” “只是大王交代,待天下平定后,由大王亲自确认身份。” “或许连赵迟也是昨日才得知。” 知情者含笑回应。 “武安君乃嫡长公子。” “此为大秦盛事。” 冯去疾、李牧等人倍感惊异。 尤其是李牧,忆起赵迟当年劝降时的话语,仍记忆犹新: “我的志向在于民族统一,止息战乱,继而抵御外敌,异族才是我们炎黄真正的对手。” “若现今王权未能广布仁德、公平待人,总有一日,我会令天下百姓同享公正。” 想到此处,李牧满面潮红:“好!太好了!有武安君掌政,必能让百姓平等相待,他值得我李牧竭力效忠。” 然而。 在满朝官员的惊愕中,不少支持赵迟的大臣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 唯独李思,一脸难以置信,陷入深深的绝望。 “这绝不可能……赵迟怎会是嫡长子?” 李思面色惨白。 他难以接受,曾经籍籍无名的平民出身者,短短数年间,从普通士兵攀升至权力顶峰,如今更被祖龙亲自指定为太子,这种巨变令他追悔莫及。 他竟亲手推举此人登高位,还与其彻底决裂,再无回旋余地。 若有后悔药,李思定会毫不犹豫服用。 可惜,事已成定局。 “你还有什么话说?” 祖龙冷眼看着嬴傒。 他想了解这位宗室首领、昔日反对立阿房为后的贵族,面对赵迟今日地位,还能有何言辞。 嬴傒望向祖龙,又瞥了赵迟一眼,涩然道:“臣无话可说。” 若是其他庶出子嗣,即便今日成了嫡长子,嬴傒或许还能以过往功劳争辩。 但赵迟不同。 其战功卓着,对秦帝国的贡献无人能否认。 建立灭国之勋,奠定天下根基,击杀诸国君主,屠戮敌军统帅,击溃敌方主力,这些事迹举世皆知。 身为宗室领袖的嬴傒,岂敢轻视赵迟?他又有什么理由反驳? “诸位还有何见解?” 祖龙冷笑环顾满朝文武。 祖龙此刻多么希望能有臣子挺身而出,借此机会树立威严,警示百官。 然而,他忽略了赵迟的影响力。 “臣等无话可说。” 曾支持扶苏和胡亥的大臣们此刻面露惧色,噤若寒蝉,不敢发声。 他们深知,无论如何辩解,都无法找到合理的借口。 在大秦,武安君赵迟的威望仅次于祖龙。 作为嫡长子,他凭借威望、军功及军中的崇高地位,无人能阻止他成为太子。 此时站出来反对,无疑是自寻死路。 所有人皆被祖龙父子的威势震慑。 “看来我低估了迟儿的威名。” “灭国定鼎的功劳,足以让天下信服,更别说这些大臣。” 看着群臣惊惧又沉默,祖龙暗自欢喜。 他本打算用鲜血稳固赵迟的太子之位,让宗庙留下血色记忆。 但显然,他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他未能准确估计赵迟的影响力。 “武安君恢复王族身份,此乃喜事。” “武安君为储君,吾赞成。” 蒙武率先起身高呼。 “臣附议。” 王翦、桓漪、李牧、屠睢等将领齐声响应。 接着,尉缭、蒙毅、冯去疾、韩非以及与赵迟交好的官员依次出列,表达支持。 相比扶苏和胡亥的支持者,拥护赵迟的都是手握实权之人,远胜那些无足轻重者。 见此情形,祖龙满意点头。 王绾、李思与扶苏等人神情尴尬,他们在朝中地位不及赵迟,支持者数量也相差悬殊。 说到大王的宠爱,这些公子何时才能获得这般青睐? 或许唯有赵迟,才堪称真正的嫡子。 自古以来,大王若有多子,总会偏爱最出色的那位,而赵迟正是这样的人物。 众权臣表态后,蒙骜缓步进入宗庙外,精神焕发,高声说道:“老臣认可立武安君为太子。”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官听闻,无不心生妒忌。 但当蒙骜出现时,众人并未多加猜测,因紧跟其后的身影才引发轰动。 “臣吕不韦支持大王的决定。 武安君乃秦之栋梁,若登储位,必将让秦帝国更加稳固。” 苍劲而坚定的声音响彻殿廷。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即便新晋官员,也对这位昔日权臣有所耳闻。 吕不韦虽未离世,但对许多人来说,他仍是个谜,只有少数熟悉洛阳局势的老臣知晓他的存在。 吕不韦的现身,无疑在朝堂掀起波澜。 仅凭他的名字,便能让整个朝廷震动。 显而易见,这是祖龙为继承人争取到的强大助力。 “两位老臣。” “今日烦请二位见证迟儿认祖归宗。” 祖龙见二人至,唇角微扬,低声言道:“臣领旨。” 蒙骜与吕不韦缓步走向宗庙前的石阶。 嬴傒虽为宗室首领,却遭祖龙冷落,全然被忽略。 “今日立太子,寡人有三意。” 祖龙语气温和却坚定,目光扫视全场,“其一,追封迟母为后;其二,令迟氏一族归宗,复嬴姓;其三,立迟儿为太子,助国安邦。” 言毕,他徐步向前,目光落于赵迟身上。”迟儿,上来。” 祖龙凝视赵迟时,眼神渐显柔情。 赵迟未有迟疑,从容登阶,立于祖龙身旁。 “今日之事,乃父王对汝母子的补偿,亦是寡人分内之事。” 祖龙语气平和,“迟儿,可愿归宗复姓?” 祖龙满眼期待,静候赵迟回应。 “儿臣遵父王之意。” 赵迟深深一拜,心意尽显。 “好!好!好!” 祖龙朗声欢笑,连连赞许,喜形于色。 “今日,寡人为迟儿一家正名。” 他举手示意,李烟言牵着两孩走近宗庙。 望着祖龙与赵迟,这对儿女虽激动,却欲言又止,终未开口。 “琪儿、熙儿,过来。” 祖龙唤李烟言之子。 李烟言谨遵吩咐,领两孩拾级而上。 此景令众人心潮起伏。 “难怪大王厚待赵迟一家,这般宠爱实属罕见。” 众人暗自感叹,“归根究底……” 大王早已查明赵迟为其亲生子,而其孙亦为大王血脉。 “原以为大王因赵迟功绩特加恩宠,不想真相如此。” “可惜!” “大王何不早明示?今者无论扶苏或胡亥,皆难成事。” “终究徒劳。” “大王虽多子,谁堪与赵迟相比?” “可惜!” 群臣目睹赵迟一家荣宠,心生妒意。 本以为今日定储之议各有所倚,然突生变故,令人猝不及防。 即便心存不满,亦无力反抗,唯有默然。 赵迟权倾朝野,麾下百万精锐对其忠心不贰,威名远播。 如今更成嫡长子。 谁敢阻拦赵迟? 其他受扶植者相较之下,不过尘埃。 朝臣忧思重重,连争夺储位的扶苏与胡亥亦深受触动,只能默然接受,然内心波澜难息。 李烟言带着两个孩子来到祖龙面前。 “迟儿,带这两个孩子去宗庙拜见祖先。” 祖龙语气平静而坚定。 赵迟没有迟疑,但心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今日,他将正式认祖归宗。 祭拜完毕后,他便完成了这一重要仪式,改姓嬴,成为秦帝国的继承人,肩负起统一天下的重任。 “琪儿,熙儿。” “随父一同前来。” 赵迟一手牵一个,缓缓走向宗室为列祖列宗设立的灵位前。 这些灵位原为扶苏或胡亥所备,如今却属于他。 他凝视着那排布整齐的牌位,从开国先祖嬴非子到孝公嬴渠梁、惠文王嬴驷、昭襄王嬴稷,每一位大秦君主的牌位都清晰可辨。 “历史,大秦,天下。” “我已不再是这天下的旁观者,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我是大秦皇族,是大秦的继承人。” 赵迟目光坚定,内心充满无法言喻的激动。 对炎黄子孙而言,无论身在何处,认祖归宗、落叶归根都是不变的追求。 过去,赵迟在母亲去世后如同飘零的尘埃,幸得李烟言为他添丁进口,让他重新找到归属。 如今,他终于完成认祖归宗,融入大秦血脉,成为大秦皇族,祖龙的嫡长子,未来的秦帝国继承人。 “琪儿,熙儿。” “随父行礼。” 祖龙站在牌位前,声音洪亮有力。 赵迟立刻跪下,看着身旁的赵钰琪和赵熙,示意他们跟随自己向祖先牌位叩首。 两个孩子乖巧地照做。 对炎黄子孙来说,孝为根本。 祭祖的方式便是通过跪拜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大秦列祖列宗在上。” “后世子孙赵氏祖龙敬献。” 祖龙上前一步,深深一鞠躬,朗声说道:“今日,我赵氏嬴姓子孙迟流落民间,幸赖天佑,使我祖龙得以寻回。” “以此祭奠之礼,欢迎赵氏嬴迟回归家族。” “此外,嬴迟还有两名子女,均为我王族血脉,长女赵氏嬴钰琪,次子赵氏嬴熙。” “今日认祖归宗,恢复嬴姓。” “请历代列祖列宗见证。” 祖龙朝牌位深深一拜。 片刻后,他继续说道:“迟儿,向列宗列祖行九叩之礼。” 赵迟毫不犹豫,按照指示跪拜。 至此,典礼圆满结束。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