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魏贵在出奇制胜,速战速决吞并魏地。 齐、楚、燕遣使入秦,正是因觉魏已被围困孤立。” 祖龙道,“此番来秦,意在逼我停攻魏国。” “如此一来,日后若秦欲灭魏,则失正名;四国亦会借此宣扬。” 赵迟分析道。 “见解透彻。” 祖龙点头,“军务政务皆精通,将来天下一统,位列九卿、治理一方,亦非难事。” “臣不过略懂皮毛。” 赵迟谦逊道,“臣所长唯练兵与军务,政务实在不通。” 祖龙暗忖:“这小子倒识时务,政务繁杂,眼下有我在,你尽可偷闲。 他日我不在,这些事还得靠你。” 唇角微扬。 “欲在咸阳留几日?” 祖龙问。 “休假长短,岂是我能定夺?” 赵迟心中一震,意识到误解了祖龙的好意。 身为一军主帅,能返乡休养已属恩典,但他已超期,祖龙却似允他多留。 “赵地虽暂安,我已叮嘱将领加强防备,但仍不安宁。 再待两日即归职,筹划灭魏大事。” 赵迟答道。 "仅仅两日?"祖龙眸中闪过一丝失落。 自从确认赵迟为亲子后,他对赵迟愈加重视。 "大王不必忧虑,臣已妥善安排。 离开后,赵姬会留在咸阳,大王若想见孙儿,随时召他们入宫即可。”赵迟见祖龙神情惆怅,忙出言安慰。 虽然不知祖龙为何偏爱两位孙子,但他明白这对缓解祖龙的孤独很有帮助。 "总算你还懂分寸。”祖龙听罢,眉头舒展开来。 幸有儿媳和孙儿留在咸阳,否则他又将形单影只。 与两位孙儿相处日久,祖龙渐渐产生深厚感情,实在难以割舍。 "一同赴宴。” "拜会各国使者。” 祖龙对赵迟说道。 "是。”赵迟恭敬应答,随后返回咸阳府邸。 "见过上将军。” 刚踏入府邸,就有仆役上前迎接。 "嗯。”赵迟点头回应,径直走入厅内。 "烟言,此宅如何?" 见到李烟言,赵迟展颜微笑。 "迟兄,秦王所赐的将军人府宽敞无比,比我家李家村的宅子阔气得多。 而且还有秦王派来的仆人,我们不用操心琐碎之事。”李烟言笑容明媚。 "你就住在这里吧,李家村虽有岳丈派人守护,但咸阳更为安全。 秦王很喜欢琪儿和熙儿,你留在咸阳也能让秦王多照拂他们。”赵迟笑道。 "一切遵照迟兄吩咐。” 李烟言乖巧点头。 "先熟悉府中的布局。” "有些事务需要考虑。” 赵迟笑着说道。 "好。” 李烟言知晓赵迟有要事待办,便乖巧退出大厅。 "系统。” "提取晋爵奖励。” 赵迟心中默念。 班师回朝后,秦王再次为他升爵,但他还未领取晋爵奖励。 "宿主指令已接收。” "恭喜宿主晋为驷车庶长。” "奖励下品灵石,已放入储物空间。” 系统提示音响起。 "竟然是灵石?" 看着这份奖励,赵迟满心欢喜。 达到先天境界后,修行的重点转向提升真气和打通经络,仅靠运转**周天效果甚微,而吸收天地灵气能加速这一过程。 然而此界灵气稀薄,甚至不如前世之地。 因此修行进展缓慢。 但有了灵石,情况便截然不同了。 灵石蕴含纯净灵气,显然非末法时代之物。 例如和氏璧,就是顶级灵石。 据说它能延年益寿、**振兴国运,前者可信,后者则难以证实。 不过,和氏璧的价值无可估量,否则秦王嬴稷不会如此执着,赵国也不会为此费尽心机。 赵迟心中暗喜,他的储物空间已有十立方米,里面堆满了泛着白光的灵石。 他取出一颗拳头大小的灵石,注入真气,精纯灵气顺着经脉流入丹田。”果然非凡,仅吞吐一次灵气,就抵得上平常修炼十次。” 片刻后,赵迟露出满意的笑意。 五百颗灵石虽能助其修为渐进,却难以凭此突破先天巅峰。 他轻声自语:“几日后再回赵地,章邯他们应已准备妥当。” 王宫外,扶苏府邸。 扶苏刚从王宫归来,面色疲惫,淳于越见状忙上前问明缘由。”公子,究竟发生何事令您如此困扰?” 扶苏眼神空洞地回应:“儒家礼法是否存有缺漏?王权是否凌驾于礼法之上?掌控权力是否足以统领百家?” 淳于越眉头紧锁:“这话怎解?” 淳于越脸色微沉,随即凝视扶苏,目光深邃。 在淳于越的引导下,扶苏一向温良知礼。 但今日,他显得格外萎靡。 “是赵迟。” 扶苏道,“今日我于章台宫循礼劝谏父王……” 他详细讲述事情经过。 虽心有微词,但眼底不见怨意。 面对赵迟的反驳,扶苏仅视之为论辩失利。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并非狭隘之人,自然不会怀恨于心。 “这赵迟竟这般不懂礼法?” 淳于越闻言震怒,呵斥赵迟之名。 “然,我亦觉他说辞并非全然无理。” 扶苏低声言道,“当今世道以王权为尊,若礼法高于王权,王权岂非成虚设?” “错!大谬!” 淳于越立刻严词批驳。 “还请先生指点。” 扶苏恭敬行礼。 “王权固然是最高权威,却也需依循礼法。 若君王不受规则约束,又如何称王?” “若真如赵迟所言,王权至高无上,毫无顾忌,那臣子有何意义?何须设立朝议制度?君主独断即可。” “臣子职责不仅在于忠君护权,更在于监督君王行为。 礼法正是监督的核心。” “你难道不知?” 淳于越语气责备。 “先生,我……” 扶苏欲言又止,神情迷茫。 今日遭赵迟驳斥后,再听先生另一见解,此刻他思绪混乱。 “扶苏,” 淳于越语重心长,“你是我见过最聪颖、最具天赋的学生,在大王诸子中才智超群,仁厚宽容,乃仁君之首选。 未来儒家学派必由你传承发扬。” “你是秦家长子,未来君主继承者,务必坚守初心,方能施行仁政,治理天下。” 淳于越正色告诫扶苏:“切勿被赵迟之类小人迷惑心智。” 扶苏谦逊答曰:“先生教诲铭记于心。” 然而,扶苏语气平和地道:“父王正值壮年,王位归属尚无定论。” 他性格恬淡,崇尚儒学,深知忠孝之义,从未觊觎权力。 淳于越听后震怒:“此念荒谬!你是长子,且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父王对你期望无人能及。” 咸阳宫内,众人屏息凝神。 淳于越目光深邃,对扶苏说道:“帝王之道,仅凭才智与恩宠难保长久。 汝需广结盟友,方能稳固根基。” 扶苏俯身拜谢:“谨记师训,若他日登基,定弘儒学礼制,教化万民。” 赵高冷笑:“赵迟虽居高位,却行事莽撞。 他不懂‘新主易臣’之理。 扶苏若得势,未必能容他。” 胡亥闻言,嗤之以鼻:“扶苏不过是个迂腐之人,连父王都敢违逆,实在不堪大用。” 赵高附和:“今日扶苏失仪,却让你坐收渔利。 他得罪了赵迟,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胡亥若有所思:“朝中虽有不少支持者,然军权才是关键。 辛胜掌军,效忠先王,是公子登基的最大障碍。” 赵高眸光凛冽:“扶苏身后有宗室支持,朝臣多倾向他。 欲胜扶苏,公子需争取军权。” 胡亥不解发问:“拉拢赵迟意在掌控兵权?” “确是如此。” “王翦、蒙武、桓漪等人都只求自保,对储君之位毫无觊觎之心,连淳于越也未能劝动他们。” “唯有赵迟年轻气盛,性情或许不及王翦等老臣稳重,我们或许能设法笼络他。” “若得他相助,公子即可获得十万大军的支持。” 赵高冷笑一声:“今日章台宫中,扶苏与赵迟交恶,即便双方愿化干戈为玉帛,也无法携手合作。 这样一来,扶苏便错失了争取赵迟的机会。 即便公子日后无法拉拢赵迟,他也只会置身事外,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就像王翦一样。” “除赵迟之外,还有一人值得争取。” “便是镇守代地的李牧。” “他虽为降将,但麾下有十万大军,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至于文臣方面。” “蒙毅与蒙武相同,不参与党争,而冯劫、李思、韩非等人则可争取。” “只需在朝廷及咸阳内部找到支持公子登基的力量,其余关于大王的事务,均由我来处理。” 赵高对胡亥说道。 “有老师为我谋划,这太子之位舍我其谁。” 将来若我登基,定不负师恩。 胡亥向赵高深深一拜。 “嗯。” 赵高点头回应,嘴角含笑,但眼底暗藏深意。 这一切皆源于今日章台宫中之事。 章台宫内,祖龙仍在批阅奏折,两个小娃嬉闹正欢。 宫外,几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到来。 她们站在殿外,略显忐忑地望着祖龙。 相较宫中的两个孩子,这些姑娘眼中满是仰慕。 “你们为何而来?” 祖龙抬头,语气温和地问。 “父王。” 嬴阴嫚低声答,“听闻您身边有两位孩童,特来探望。” 她目光恭敬。 “阿耶。” 两个小家伙兴冲冲跑至祖龙身旁,“好多姐姐啊!” “琪儿。” 祖龙嘱咐,“该称呼她们为姑姑,不是姐姐。” 赵钰琪依偎在祖龙身边,甜甜地道:“姑姑好。” 赵熙紧随其后,也喊道:“姑姑好。” 小公主们被这对兄妹的可爱模样吸引,两个小家伙同样对新来的姑姑充满好奇。 “想与姑姑们一起玩耍吗?” 祖龙看出他们的心思,笑着问。 “嗯。” 稚嫩童声脆生生地应着。 “去玩吧,不过莫走太远。” 祖龙允诺。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