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心计深沉(1 / 1)

有战术布局,能让大华的战士在抵御外敌时相互支援。他们能迅速协助彼此,以抵挡敌人的攻势,甚至发起反击。 然而,也因大华的战士对战术布局极为熟悉,一旦脱离这种布局,他们便会陷入迷茫,可能因不适应而被草原骑兵察觉到异样,从而被一举击败。 不对, 不是可能,而是这一计谋的奥秘已被敌人洞悉。 因此,这个贺兰谷地,必定是敌人精心为大华挑选的决战之地。 一旦草原骑兵以不可阻挡之势冲破大华军队的阵型,即便大华人数众多,不论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都将失去作用,只能如同待宰羔羊,任人鱼肉。 不得不说,制定此计谋者,眼光毒辣,心计深沉。 而且,除了这个地点,草原民族定会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 一方面诱使大华军队深入草原,另一方面则设法切断大华的后勤补给。 但与此同时,他们定会提前迁徙位于大华军队行进路线附近的部落。 他们定会想方设法迫使大华统帅,必须在此地与之一战。 朱明远的话, 令朱权内心震撼。 起初,他还以为朱明远又厌倦了,不愿再理会朝臣间的争斗。 然而, 直到听到朱明远的心里话, 朱权才明白, 朱明远已将这份情报分析得极为透彻, 甚至连他自己未曾察觉的细节,朱明远都已了如指掌。 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如此迅速的分析能力,简直堪比当年的智者李善长! 只不过朱明远的才能,朱权早已有所预料, 现在,只是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将他在心中的地位一再提升。 仅此而已。 但朱明远提及的那些内容,那个针对朱权和和睦大华军队的绝杀之局,实在令人胆寒! 这一计又一计,全都精准地击中了大华的要害! 这摆明了是要让朱权和这几十万大军,葬身于草原啊! 吾有一杰出孙儿, 林逸风! 仅凭他人一言, 他能即刻辨明情报真伪,更能洞悉背后策划者的所有阴险意图。 不仅如此, 在此之前,小林逸风便已预知雅克绝不会背叛,甚至在目睹情报前,他已断定这是雅克所传! “林逸风何以如此确信这是雅克的情报,且雅克绝不可能背叛吾?” “即便是吾,亦曾疑心雅克对吾之忠,是否伪装。” “然林逸风却如此笃定……” 朱权心中暗自思量。 凡成就大事者,皆怀强大自信,近乎不自量力之固执。 此等特质,正是他们与平庸之辈的分水岭。 他们坚信自己必将成功,深信自己天生非凡。 无论周遭人言其疯狂、妄想,或平凡无奇、无甚才华…… 任何话语、打击,皆难撼其自信。 项羽望秦始皇东巡,言:“大丈夫当如此!” 刘备亦对秦始皇道:“吾可取而代之。” 而本朝太祖,以布衣之躯,逐外敌,定中原。 自夏商周以降,唯其一人,以平民之身,一统中原,登基为帝! 即便是汉高祖刘邦,初时亦是亭长小吏。 反观朱元璋,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中,无出其右者,出身卑微,功勋却无人能及。 其开国之正,当属我朝之首! 再者, 朱权身旁的荣国公,道衍和尚姚广智,不也曾凭其坚定信念,投身朱权麾下, 誓要搅动天下,助朱权成就霸业,以证其能? 而这些偏执之人,皆实现了心中所愿! 暂且不论结局,正是这份偏执,使他们超越常人! 林逸风, 在朱权心中,便是拥有此等偏执天分的奇才。 他屡次断言之事,若为人知,必遭非议甚至嘲讽,但这些断言却屡屡成真。 “此乃天地赐予林逸风之运道啊!” 朱权心中感叹。 身为凡人,他只能如此想。 正是听了林逸风之言,朱权方确信情报之源。 毕竟, 单论思维逻辑,林逸风之见解,皆无懈可击。 他,怎能不信这事实? “够了,二位,勿再争论。” 永乐帝轻轻打断了镇国公李昱与丞相张博之间的针锋相对。 也阻止了其他欲在文臣武将间发表“高见”的朝臣。 永乐帝将众人拉回了现实。 这大明,乃是朕的江山。 朕尚且健在,你等皆为朕之臣子。 不论是文臣抑或武将,皆是朕的臣仆! 在这大明,朕才是主宰! “这份密报,已十分清晰。” “此乃本哈尔传递给朕的,他并未背叛,反而潜入瓦剌内部,为大明取得如此关键的情报。” “不愧为我大明的盟友。” 永乐帝淡然说道。 文臣:“……” 武将:“……” 朱霖:“……” 皇上,您何以断定,这份密报已然明了? 仅凭简短数语,未言明送信之人,何以确信其真实性?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者,您何以臆测本哈尔忍辱负重,甘为瓦剌之内奸? 莫非不能是他与马哈木联手设局,诱您入瓮? “显然,他们意图在乌兰谷伏击朕。” “该地地形复杂,山峦叠嶂。” “易于隐匿行踪,一旦冲锋,便能冲破我大明军阵!” 永乐帝续道。 闻此,文臣武将皆非议其天真古怪, 反倒面露惊恐。 尤其是武将,或是沙场老将,或是军事世家出身,自幼研习兵法。 闻永乐帝简短描述,他们脑海中已浮现出一幅画面。 他们深知,若大明中计,必将损失惨重。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无不如此。 他们博览兵书,熟知历史战役始末,怎会不知此理? “皇上,瓦剌之人竟如此狡诈,竟设此毒计。” “好在皇上英明,一眼识破其奸计,只要我们不上当,这些瓦剌人便无可奈何!” 一武将挺身而出,言道。 众人纷纷点头,面露庆幸。 是啊, 计谋一旦揭开,便易应对,甚至可据此制定反制之策。 此番,皇帝永乐帝真乃高瞻远瞩! 李禛的见解赢得了他们的赞同,以至于他们言谈间提及的尽是兀良哈,而非草原各部,亦非蒙古余部。 算是给李禛所提的那位忠臣阿穆伦几分薄面。 实则更多是给李禛面子。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阿穆伦身为鞑靼人,却向大明效忠,他究竟算忠臣还是叛徒? 况且,他还是鞑靼的大汗! 不顾鞑靼的利益,背叛盟友兀良哈,一门心思投靠大明?他的先祖怕是要气得从土里跳出来了吧? 哦,草原人并无土葬之俗,多就地安葬,而后将牛羊幼崽置于墓旁,年年由牛羊引领子孙前去祭拜。 除了这些牛羊,无人能知晓他们先祖的安息之地。 算了,就当我没提。 望着群臣如此激昂的模样, 甚至有武将已拍案而起,破口大骂。 称兀良哈人狡诈无比,定要谨防其陷阱。 李禛沉默不语。 这陷阱岂是你们说不踩就不踩的? 瞧我孙儿多么聪慧,一开始就知晓这即便是阳谋而非阴谋, 我大明的将士也不可能回避这场决战。 此战,势在必行! 正当这些文臣武将纷纷指责草原人阴险毒辣,竟比中原人还要狠毒之时, 在一旁旁观的李瞻渊都快打哈欠了。 就在众人情绪激动,恨不得立刻找到这些可恶的草原人决一死战之际, 李禛淡然说道: “这一仗,必须要打。” “但不是现在。” “而是在不久的将来,于忽兰忽石温。” 文臣:“???” 是我听觉有误,还是皇上您言语不清,怎的前后言语相悖? 我等虽不通兵法,但您之前不是说这是兀良哈的诡计吗? 那为何,您现在不直接与兀良哈决一死战,反而要主动步入其陷阱呢? 武将:“???” 武将:“!!!” 文官负责处理国事,对于行军打仗知之甚少, 但在场的武将则不然。 他们大多身经百战,一听皇帝此言, 起初自是惊讶万分, 但稍加思索,便恍然大悟。 “皇上,您的意思是我们要比兀良哈人更早埋伏于忽兰忽石温。” “待他们抵达忽兰忽石温,必无丝毫防备,因为那是他们精心挑选的决战之地。” “他们自以为能设伏袭击大明,岂料大明已先一步设下埋伏!” “这么一来,军阵被冲散的,不是我们大明,而是那些瓦剌人?” 滇国公李煜,眼神突然闪烁,仿佛豁然开朗般说道。 闻听李煜此言,其余大臣也纷纷如梦初醒,原来皇上您竟是如此智谋深远……真乃绝顶聪慧! 本想伏击我们,却反被我们伏击,此乃自食恶果,作茧自缚…… 这些大臣言辞犀利, 尤其是文臣们, 更是口才了得,连绵不绝,各种成语典故信手拈来,将瓦剌贬得一无是处, 甚至将那个幕后策划者视为愚不可及之人。 可不是嘛, 皇上仅凭对方只言片语,便能洞察其行军路线,还预先筹划了应对策略。 他们还想与大明较量? 他们所期待的决战,不过是为自己挖掘坟墓罢了。 想想这样的战斗倒也有趣。 “皇上,请让我担任前锋。” “皇上,别听北安侯的,让我做前锋吧。” “镇西侯,你我往日情同手足,如今竟与我争抢。” “你们都别争了,前锋之位非我莫属。” “你这老家伙也如此狡猾,想抢前锋之位,那便较量一番。” “较量就较量,谁怕你?” 这些武将争抢着要做前锋,争抢着要立下灭瓦剌的战功,喜欢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