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闻言大震! 他也被问住了! 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朱瞻墡见此,嘴角一笑,放下手中的朱笔,与于谦继续说道: “于谦,你也是出身于士子,孤且问你,若事事都与士大夫共治,则易陷入议而不决、执行滞后的困境,是否?乾纲独断汝可以骂孤独裁,但孤更愿意未来与我大明百姓共议……” 朱瞻墡简单的话,却带有千斤的力量。 让于谦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旋即,于谦一拜,“殿下,乃是圣君明主之姿,自然心怀黎民百姓,这是我大明的福气;但您忘了吗?朝廷所需的任何政策都需要人去做,而这些人至少目前不是百姓……,而是朝野的士大夫们。” “如今王阳明大人还在江南治理水灾,修建水坝,此时大开杀戒,定然会使得江南官场政局动荡。” 朱瞻墡闻言,向后一躺,仰着头,靠在这御书房的龙椅上,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他都忘记了。 其实如于谦这样的名臣。 他们也是士大夫。 朱瞻墡跟于谦更深入地谈了起来, “于谦,孤懂你的意思,你是学传统儒家的四书五经成长的,你们儒家的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实现“得民心”需依赖‘巨室慕则一国慕’,便是所谓的——精英引领民众。” “士大夫们又以‘致君尧舜’为使命,通过教化将儒家伦理转化为政策,但你们又学了法家的‘弱民以强君’,你们也深知法家商鞅的政策过度压迫容易激化矛盾。” “所以你们这群士大夫调和二者:一方面以律法约束民众如保甲制,另一方面又以“仁政”理念约束皇权征税、徭役的边界……,孤不是说你们不好,孤说的是——你们落后!” 千言万语,不过两字, ——落后! 为了维稳不惜一切代价的落后。 这不是朱瞻墡想要的大明的未来。 他清楚明末是什么一个烂样子! 当士大夫脱离民众,如明末东林党争,其所谓的“共治”,直接沦为了权斗的工具。 张居正都说过,“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但吏治腐败恰因缺乏民众监督机制。 黄宗羲也批判“天下为主,君为客”,而士大夫垄断治权实为“客代主位”。 他们可都是大明朝的臣子。 这大明中后期的共治,哪还有皇帝的影子? 鸠占鹊巢了! 朱瞻墡的话字字珠玑,一字一句那都让于谦几次想要反驳,但却又因硬生生憋了回去。 于谦此时才发现,这个他们眼中的少年千岁。 比任何人都还要了解这个朝廷的体制。 比任何人都还要深知这体制里的官僚! 而且也比他们这些读圣贤书长大的儒生们,都还明白儒家的理念和行为。 ——是他于谦班门弄斧了! 这一刻于谦所有的反对,还有心中的担忧都化作了一江春水,只能向东流去。 ——是他于谦杞人忧天! 这一位好圣孙根本无须臣子的操心。 殿下的杀伐决绝跟他的一筹一划,并不矛盾。 “微臣斗胆,还望殿下勿要责怪,是于谦愚钝了。” “呵呵,不必,孤交给了王阳明,我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的章法来处理此事。”朱瞻墡看向于谦,摆手笑道:“倒是你于谦,如果你还是这么直言犯谏,真怕哪天,孤都保不住你。” “于谦不怕,只要殿下每年清明给臣带一壶好酒来看臣就是了。” “哈哈哈,于谦呀,于谦……” …… 三日后。 王阳明接到了朱瞻墡的密令。 便立即开始彻查江南水灾一事。 对于殿下全权交给自己处理的信任,王阳明既感动又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王阳明深思熟虑后,还是打算从那三个官吏下手。 最后他打探到了那些囤积的物资都藏在了苏州府上游的什么地方。 正是福王府邸: ——福王府。 王阳明暗中将锦衣卫给派了出去。 同一时间,他也高调地出现在了修建大坝的工地上。 那些暗中的渣滓们,此时还以为王阳明没有注意到他们。 所以行事更大的大胆。 深夜。 此时正值月明星稀。 也是月黑风高的时候。 距离昆山水坝工地处不远的一条河道。 这里是前些日子才用水泥加固修筑好的新堤坝。 经过每天的日晒雨淋,这里的水泥都已经紧紧地附着在堤坝上。 从缝里到表面都是一层层的水泥。 隔着老远就看得到一层灰白色。 你走上去用石头砸一下,那比铁还坚固,牢固得不行。 如果用铁锤重击,甚至还能听得到金戈声。 ——太硬了。 老于头是负责今夜巡视河道的人。 他今年五十一岁了,有一个婆娘还有三个儿子。 这段时间全家都在这里的工地做工。 昨天是邻村的一个朋友巡视河堤。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今天则是轮到他。 不管是在工地做工,还是巡视河堤,都是有工钱可以拿的。 对于能赚点钱的事情,老于头还是很高兴的。 要知道以前服徭役,那可没有多少钱。 甚至有时候连钱都没有。 现在这种征调来做工。 不只是有钱拿, 朝廷还管吃得住的。 老于头哼着小曲,提着灯笼,巡视在河堤上。 突然——! “轰~!” 天上响起一声闷雷。 紧接着,噼啪一声巨响。 一道银蛇已经划破了夜空。 这一道闪电照亮了四周。 空气中飘来了一阵潮湿的夜风。 “这是要下大雨呀?” 老于头抓紧跑到前面不远处的一个小木棚子。 他前脚才进来,豆大的雨就从天上倾盆倒泄。 这倾盆大雨好似看不到要停的样子! 老于头不免有些担心起河堤来。 他伸出身子,瞧了一眼这两侧高高的河堤,这才心下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个水泥还真是厉害,竟然一点水都没有渗出来的迹象,哪怕这样的大雨诶,竟然也没有弄垮这叫水泥的地面,没有一点儿泥泞……” 瞧着这么大的雨,听着噼里啪啦的雨滴声。 老于头想了想,还是别出去了。 不然脚底一打滑,跌到河里,那可就要做可怜的落水鬼咯。 老于头蹲在地上。 四周其实都还挺安静的。 只有雨水敲打棚子和落到河面上的声音。 就在这时, 忽然空气中响起一声声奇怪的声音…… 砰~! 哐当~! 哐哐哐~! 诶? 这奇怪的声音越发清晰。 老于头越发的紧张起来! 这是——?喜欢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