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491章 朝鲜使团,觐见上皇(五)

第491章 朝鲜使团,觐见上皇(五)(1 / 1)

第二道旨意则让安南与占城的使节如释重负。 朱有建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朕已知晓诸位请求与荷兰、西班牙交涉之事,此事便由大明代为承担。” 两位使节不约而同地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仿佛将一个沉重的包袱交给了最可靠的盟友。 他们的眼中闪过一丝安心,微微躬身,表达着深深的谢意。 通译并没有翻译给荷兰人与西班牙人听,毕竟没有得到皇帝应允。 第三道旨意让吕宋使节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朱有建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 “吕宋回归大明为行省,朕原则上同意,但若西方国家再敢欺辱汉民,大明必保留反制之权。” 这位陆使节先是露出如释重负的欣慰笑容,随即又被一丝忐忑不安所取代,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不确定。 他微微抬头,望着龙椅上的朱有建,心中默念: “大明,我等唯君之命是从。” 第四道旨意让榜葛刺使节喜极而泣。 朱有建沉声说道: “朕已知晓莫卧儿之侵略行径,原则上大明将出兵干预,派兵保护尔等。” 使节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仿佛已经看到援军旗帜飘扬在国土上空,国家的希望之光重新燃起。 他们扑倒在地,痛哭流涕,连声感谢大明的庇护。 第五道旨意让流求国王尚质的心情五味杂陈。 朱有建微微沉吟,缓缓说道: “此事需时间查明真相,待朕调查清楚后,必主持公道。” 尚质的心中瞬间充满了矛盾情绪,既失望于未能立即得到明确答复,又对大明的承诺抱有一线希望。 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嘴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上皇,求求您了……” 第六道旨意则让范承谟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有建的声音如雷贯耳: “大金政权之请,朕准了! 朕赐尔等对倭国出手之圣旨,此乃大明之命,望尔等善用。” 这道旨意无异于将倭国定性为敌国,意味着大明随时可能亲自下场参战。 范承谟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简直是天大的恩赐,也是烫手的山芋! 他抬头看向龙椅上的朱有建,心中暗道: “这一步棋,究竟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尚质王听后,巨大的惊喜令他再次落泪,大明上皇不是不管流求,而是准备直接对倭国用兵,倭国战败是必然的,流求有救啦! 第七道旨意更是让西洋使节们瞠目结舌。 朱有建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暗藏锋芒: “朕同意‘耶稣会’传教,但所有传教士必须到京城登记,获正式敕书后方可行教。” 这道旨意彻底颠覆了西洋人对大明的认知—— 过去他们只能通过走私方式发展信徒,如今竟获得了官方认可! 一位西洋副使激动得当场跪地,亲吻金砖地面,泪水夺眶而出,仿佛看到了福音传遍东方的曙光。 他哽咽着说道: “感谢大明,感谢陛下,这是西方的福音!” 殊不知,汤若望早已就开始召集各地教徒,只是他只能召集各地负责人,真正的详细人员名单,依然在南洋“耶稣会”首领手中。 有了这道圣旨,全明各地的布道牧师都会聚集京师,那时他们进入“神谕科”,是否还会信仰天主教,就无法说清楚了。 吕宋使节有些难以置信,作为拒绝“耶稣会”传教的吕宋人,这位不惑之年的老人无法理解宗主国想法。 这位万历年间就来过多次的老熟人,每次都提同样的回归请求。 当年大明曾出面保护南洋汉民,如今竟真的同意吕宋归明! 使节心中百感交集: 这究竟是福是祸? 但转念想到大明已同意西洋传教,或许能缓解吕宋汉民长期遭受的宗教迫害。 朱有建端坐在龙椅上,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看着殿下那些欢欣鼓舞的南洋使节,心中暗忖: “这些蠢货,以为捡了天大的便宜?” 待他们拿到大明开出的贸易清单,便会发现自己上当了—— 清单上的货物与西方人需求高度重合。西方殖民者怎会甘心用这些紧俏物资与大明交易? 这些南洋小国怕是要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代价,冲突必然发生,是否会因此付出惨重代价? 就与大明无关了。 想到“耶稣会”传教的事,朱有建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高宇顺与汤若望需要这些人,得把他们都变成“神谕会”的传教士。 来吧,来得越多越好,正好将他们从黑暗中引出来,投向“神谕会”的光明怀抱。 至于大金这个御赐的“代打”,朱有建早已布好棋局。 让多尔衮先去试探倭国的战斗力,最好能把倭国犁庭扫穴。 待多尔衮取代天皇成为倭岛皇帝,大金必将深陷战争泥潭;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倭奴所谓武士道精神,真是难以奴役,别以为失国就会安心做奴民。 如此一来,大明既能坐收渔利,又能削弱这个潜在威胁,左右不过就是换个交易方,倭岛的白银依旧属于大明。 吕宋这个汉人政权必须维护。 日后“快应队”正好以吕宋为补给基地,在南洋诸岛展开行动。 这样既能让吕宋得到庇护,又能将其打造成大明在南洋的重要据点,成为大明海师固定补给点。 榜葛刺的要求也在朱有建的算计之中。 正好借此机会了解南亚局势,将势力范围向南拓展。 莫卧儿在北,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南,而榜葛刺既然能被莫卧儿侵占; 显然也在印度洋地区,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可作为海师补给点。 虽然大明最近五年,没有南方的计划,但是先打颗钉子,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贡品验收环节更是充满戏剧性。 各国使团呈上的所谓“珍宝”,如巨大的海螺、奇形怪状的贝类,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海产。 这些在当地或许算得上好东西,但在大明眼中不过是些不值一提的土产。 朱有建忍俊不禁,但并未点破,毕竟这些贡品代表着使节们的心意。 对于锡兰使者,他提出要求,白象不错,下次来给凑一对。 锡兰使者虽然涨红了脸,依然嗫嚅着答应,心里却想着: 或许没有下次了。 锡兰如今属于东印度公司,得仰荷兰人鼻息做事! 最精彩的莫过于大明回赐的礼物—— 正反琉璃镜。 这种双面镜一面是凹镜,能将人体变形缩小; 另一面是凸镜,可将人像放大扭曲。 当使者们站在镜前,看到镜中自己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的滑稽模样时,无不惊叹失色。 就连见多识广的西洋使节也目瞪口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镜子。 在他们的认知里,琉璃镜虽比铜镜清晰,但终究只是平面镜。 而大明回赐的这面镜子竟能随心所欲地改变人像,简直如同神造之物!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