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441章 人工降雨,欲立鸭军(五)

第441章 人工降雨,欲立鸭军(五)(1 / 1)

主悲臣伤,范景文等人也在心里默默计算着。 他们估摸着,要完成如此规模的蓄塘工程,大约需要百万民夫,耗时三月有余。 如此多的人力与时间投入,就算只是围个堤坝,一千多万两银钱恐怕都不够; 更何况还要在内部挖塘,这一千一百万两银钱,估计还不够。 也就是说,皇帝陛下给出的这一千一百万两银钱,可能仅仅只是支付给民夫的工钱,还没算上粮食以及各种工具的费用。 一众人等,皆是面露伤心落寞之色。 堂堂大明,如今竟沦落到需要皇帝卖地筹钱的地步。 他们不禁扪心自问,自己身为臣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一时间,偌大的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王承恩在一旁,也掰着指头细细算着这笔账。 震天雷可不便宜,在天启年间的时候,一枚就需要三百两银子。 后来卢大匠改良了配方,将药量增加两倍,陶罐也换成了钢盒,价格至少得算一千两一枚。 卢九德总共用掉了一万一千零二十三枚震天雷,这一算下来,光是震天雷的花费就达到了一千一百万零两万三千两银钱。 至于人工费用,倒不用额外计算,因为内臣们本就有俸禄。 还有那四台机器、龙门吊和天桥,这成本实在难以计算; 那些焦炭和石油的费用,也不知该如何核算。 王承恩粗略估算,就算把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都算成一百万两,总花费也得有一千二百万两银子。 他越算越咂舌,心里直犯嘀咕: 真是太贵了啊! 朱有建见众人这般模样,轻轻摆摆手,再次说道: “花就花掉吧! 只要永定河域的百姓今后不再遭受水患之苦,朕也算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天下人! 诸位爱卿若还有其他事情,一并讲来!” 朱有建心中早有盘算。 他本想着,大抵可以拿山西大旱之事做文章。 反正如今“降雨弹”已经研制成功,虽说解决干旱问题有些难度,但缓解一下旱情总是能做到的。 到时候再想办法挖水库,应该就能妥善应对了。 果不其然,范景文适时提起了山西大旱的事情。 朱有建顺势问道: “依诸位之见,这旱情该如何解决?” 六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说道: “当务之急是需要救济灾民。 山西连年战乱,好几年都不太平,耕地大多都已抛荒,人口也稀少。 眼下只需发放些粮食,让百姓们有口饭吃就行。 至于解决干旱嘛,古人大多采用求雨的方式来缓解,多下几场雨,旱灾自然就没了。” 刘理顺听了,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回陛下,古人求雨多有谬误之处。 往往是十场求雨,只有一场可能降雨,而且降雨范围也不广,旱情依旧难以解除。” “照这般说来,只要山西全境能降雨个几场,旱情就能解除了?” 朱有建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降雨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多挖水库来蓄水呢。 范景文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若能让、山西全境降、一场透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惜啊,这谈何、容易!” 众人皆重重地叹了口气。 自崇祯十五年冬季起,山西便滴雨未下,直至去年秋季,才有急报传入京城。 可那时朝廷囊中羞涩,既无钱粮可拨,又逢闯贼作乱,这才落得如今这般艰难境地。 朱有建眼睛瞬间一亮,心中暗忖: “嘿,一场雨就够了? 这有何难!” “陛下,去岁十月里,山西还爆发了蝗灾。 臣等以为,今年恐怕蝗灾又会再次降临。 到那时,百姓恐怕连树叶都难以寻觅充饥啊!” 刘理顺满脸忧虑地再次说道。 朱有建顿时愣住了,仿佛被五雷轰顶一般。 这都什么天崩地裂的开局啊! 旱灾肆虐三年未止,如今又面临蝗灾威胁,老天爷莫不是在故意捉弄他? “刘爱卿如何确认的?” 朱有建急切地问道,目光紧紧锁定刘理顺。 刘理顺微微转头看向凌义渠,轻轻点了点头。 凌义渠会意,赶忙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包裹,缓缓展开,里面赫然是一堆黄土。 他指着黄土解释道: “陛下,臣等在这土里发现了蝗虫卵壳。 那些蝗虫已然飞走,按照蝗虫的孵化周期推算,大抵在十月中旬,它们就会成熟。 到那时,唉……” 朱有建听闻蝗虫要到十月中才能成熟,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欣喜。 他想起了前世巴铁闹蝗灾时,华夏送去十万只鸭子成功解决蝗灾之事。 如今蝗虫尚未成熟,嘿嘿,顺义养殖场有五万麻鸭,正好拿这些蝗虫当作养料。 如此一来,今冬的鸭蛋可就不愁啦!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位爱卿,前日下雨之事,你们可知晓?” 朱有建心中安定下来,反而提起了下雨的事。 黄守才赶忙回道: “臣等知道。 京中已有五个月未曾见一滴雨了,初六那场雨下得十分通透,想来京中不会再受干旱之苦了,真是场及时好雨啊!” 朱有建微微颔首,心中已有计较。 “那就好,反正后续还有那种云层,索性就在北直隶都下一场雨。 反正花费些炮弹罢了,问题不大。” 他在心里盘算着,已然有了大致的计划。 “承恩,” 朱有建转头吩咐道, “给六位爱卿备膳。 再备上千份军粮,让他们带着。 大明天下水患频仍,他们身为天下行走,重任在肩,可不能累垮了身体!” 朱有建这般说着,便不再提及旱情与蝗灾之事。 范景文等人心里明白,这两桩天灾并非人力所能轻易解决。 当下能做的,不过是尽力让百姓免于饿死,而后静候老天开眼,早日终结这场场天灾之苦。 朱有建却在思量麻鸭的事情,增雨队入晋后,终归有地方可以降雨,蝗虫可能也能得到成长; 那么麻鸭入晋也要尽早安排才好,真等蝗虫成年,能够飞在空中,麻鸭想吃也吃不到啊! 况且成年蝗虫,麻鸭也不一定会吃,待之后赶紧召顺义管事来才是。 皇庄大食堂没有完全建成,但是几百人一轮用膳不成问题,王承恩亲自领着范景文等去大食堂。 范老大人是实干家,对于吃食没有要求,却给大食堂惊艳到了。 简单的吃食居然可以好多花样,忽然有了情绪: 大明百姓有福了,番薯居然可以这般吃,真不错! 干粮备的很有意思,都是粉末: 羊肉干磨粉,骨头粉,粟米粉,土豆粉,糯米粉,盐粉混合起来,每份五斤,还有指导食用说明。 朱有建之前有说,这群天下行走都是能做事的,对吃食不讲究,得给他们将营养搭配好,别事情还没有干出来,人先倒下了。 范景文等自然不知道,皇帝怕他们倒下,已经为他们着想到许多。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