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49章 他明白,自己已无退路!

第149章 他明白,自己已无退路!(1 / 1)

以他的体态,恐怕连现有的姬妾都难以应付,更别说新娶的**。 胡惟庸对此深表怀疑。 毕竟,李善长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件事胡大老爷并不在意,但朝廷中的其他人却不这么认为。 虽然大家心里都有同样的喜好, 但有些事不宜公开。 你喜欢,就自己承担。 何必如此张扬地迎娶呢? 你以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娶一位妙龄少女是好事? 谁能不议论呢! 顿时,朝廷上下对李善长的批评声四起。 许多找到机会的御史像嗅到鱼腥味的猫一样,迅速出击。 弹劾! 参奏! 从人品问题到结党营私,各种罪名都被提了出来。 一时间,李善长成了御史台的重点目标。 李善长起初表现得很镇定。 毕竟,被御史指责并不是新鲜事。 别说他了,哪怕是坐在上首的朱元璋,也常被大胆的御史揪住失误批评一番。 那些御史,胆子一大,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他这个丞相呢! 因此,他根本没太在意,该辩解就辩解,该反驳就反驳。 渐渐地,李善长察觉到了异样。 他发现参劾他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御史台的御史,连六部官员也开始参与。 这事似乎越来越严重了! 最让他不安的是,掌握实权的朱元璋态度模棱两可。 这一下,李善长彻底慌了。 御史弹劾他,他可以不在乎。 毕竟这是朝堂政治游戏的一部分,弹劾和辩解都是正常现象。 但朱元璋这种放任不管甚至暗中鼓励的态度,就很不寻常了。 李善长心里闪过一个令人震惊却又在意料之中的念头。 “朱元璋是不是要看着我倒下了?” 想到这里,李善长不禁冒了一身冷汗。 对抗朱元璋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结交了不少朝中重臣,这些人或许能在某些事情上与他同进退。 但如果让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朱元璋? 绝无可能! 朱元璋能掌控江山,靠的不仅是威望和手段,更是大明遍布全国的百万大军。 只要兵权在握,朱元璋就无所畏惧。 左思右想都觉得不对劲的李善长,在焦虑中想出了一个歪主意。 两天后,他竟然主动上奏请求辞去**职位。 这是一次试探。 他想看看朱元璋的真实态度。 他只猜到了开始,却完全没料到结局。 朱元璋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直接当场批准了。 这一下,李善长彻底愣住了。 () --- 李善长曾设想自己的结局。 他早已明白,丞相之位不可能永远担任。 甚至,在某些不幸的情况下,随时可能失去一切。 他曾梦见自己仍为丞相,却被朱元璋贬谪的场景,但现实比噩梦更残酷。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仕途会以这种方式结束。 辞职? 请求退休? 按规矩,这种级别的官员提出辞职,不是应该先挽留再交流吗? 为何朱元璋如此干脆地同意? 李善长想要收回刚才的奏折,试图解释这是误操作。 然而,当他抬头时,迎上的却是朱元璋冰冷刺骨的目光。 那眼神绝非对待老友或旧部,更不是对多年追随者的宽容。 朱元璋眼中只有轻蔑、不屑和厌恶,唯独没有惋惜! 李善长被这目光震慑,将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清楚了,自己已无退路。 既然递上了辞职的奏折,对方也欣然批准。 那么,他不仅失去了丞相之位,还失去了所有官职。 如今,他仅剩一个韩国公的头衔,别无所有。 这岂不是逼迫他归隐山林? 李善长踉跄着向朱元璋行了一礼,随后失魂落魄地走出皇宫。 直到被守门将士叫住,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置身宫外。 抹去脸上的冷汗,他颤抖着在仆人扶持下登上了马车。 放下车帘后,他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慌乱。 愤怒?或许有一点,但更多的是恐惧!走出谨身殿的那一刻,李善长最担心的是朱元璋是否会秋后算账。 更让他焦虑的是,朱元璋若真要清算,不知会追究到何种地步。 一旦被深究,那些隐藏多年的劣迹将尽数曝光,而自己恐难逃明正典刑的命运。 如此一来,连九族都可能覆灭。 李善长从未自诩为清白之人,酒色财气、权势美色他无一不爱。 多年官场沉浮,他也不知害过多少人。 树敌无数的他,曾为权势、利益不择手段,许多事更是难以见光。 若这些秘密被揭开,后果不堪设想。 而此刻,那些平日里对他毕恭毕敬的官员们,恐怕也会转而对他落井下石。 面对未知的局势,李善长满心茫然与惊惧。 带着这份忐忑,他回到了韩国公府。 傍晚时分,韩国公府宾客云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往日追随李善长的党羽们,此刻竟齐刷刷地齐聚于此。 他们并非自愿前来,而是不得不如此。 李善长突然递交辞呈,让他们措手不及。 这些人并不真心依附于他,但多年以来,他们的利益早已与李善长紧密相连。 想要轻易抽身,谈何容易?即便想背叛,又有谁会相信? 李善长的离去,使他们犹如失去了方向的小船。 此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维持现状,让这艘摇摆不定的船继续前行。 李善长看着面前议论纷纷的人群,沉声咳嗽一声说道:“诸位无需惊慌,我不过是身体不适,稍作休养罢了。 至于丞相之位,不过是小事一桩,待我康复后自然会重新掌控。 ” 他的言语充满自信,令在场的官员们稍稍安心。 满是溢美之词的话仿佛不要钱似的涌来,核心意思却始终如一。 老大,好好养病,早日康复,然后继续庇护我们! 待众人离开后,脸上还挂着浅笑的李善长,笑容瞬间消散。 东山再起?身体抱恙?说起来容易啊! 李善长根本不认为自己有机会重返丞相之位,他只关心一件事:朱元璋是否会置他于死地! 次日,朝堂上突然涌现大批御史,联手弹劾李善长麾下官员。 哇,那些证据简直详细得不得了! 似乎早有准备,专为今日设局。 朱元璋也不客气,当场逐条惩处。 此时,连傻子都能看出,这是陛下借御史之口清洗朝堂!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天。 与李善长关系密切的官员几乎全被治罪。 得知消息后,李善长如堕冰窖。 他明白,自己已无退路! () --- 这几日,朝堂仿佛成了御史台御史们的专属舞台。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侍郎、郎中、主事…… 各衙门、各级官员,如今在御史眼中成了肥肉。 一群御史如同要冲刺业绩般疯狂出击,不断发起攻击。 罪状、证据、证人…… 御史台的这些人好似刑部老手,轻易备齐所有材料。 剩下的,就是定罪了。 朱元璋向来嫉恶如仇,御史所奏,只要证据确凿,立刻就会采取行动。 官员纷纷**,职位空缺频现。 起初,有些官员以为这是晋升的机会,然而短短三天后,所有人都变得战战兢兢。 朝堂之中,已有半数官员被清洗,而这一切针对的都是李善长一派。 核心人物自不必说,连外围成员也难逃厄运。 这种状况让所有官员心生恐惧,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置身事外。 若仅处理李善长一系的核心成员,众人或许只感到惊讶,但他们与李善长并无深交。 可如今连外围人员都被牵连,这让他们倍感不安。 在官场中,低头不见抬头见,与同僚交往再平常不过。 更何况李善长曾为丞相,谁能避免与其有所交集? 因此,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联系就被归为清洗对象,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此时,若不尽快撇清关系,恐怕难辞其咎。 于是,李善长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 短短五天,原本属于李善长的朝堂势力已被彻底清除。 即使是最轻微的罪名,也会被调离京城,流放到边疆。 李善长一直以为朱元璋不敢对满朝文武下手。 但实际上,朱元璋也确实下不了手。 如果真的那样做了,他辛苦建立的帝国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土崩瓦解。 不过,朱元璋也不需要真的对所有官员都动手。 那些最核心、最坚定支持他的人,自然会按照罪行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但对于一些不太关键的人物,可以根据罪行进行调整。 降职或者调岗都可以接受。 犯了错的人如果愿意戴罪立功,那就得继续努力工作。 这样也可以从别的地方调人来填补空缺。 实际上,这对大明朝的正常运作并没有太大影响。 这些事,朱元璋早已反复思量过。 因此,虽然朝堂上每天都有关员被惩处,看起来波涛汹涌,但实际上官场只是紧张和震动。 真正痛苦的只有李善长一派的人,时间久了,其他人却发现似乎还不错。 毕竟职位空了出来,运气好的马上升迁,运气差的也能看到一线希望。 朝堂的动荡最终传到了躲在韩国公府装死的李善长耳中。 他看着手中的名单,颓然地靠在椅背上。 “完了!” “逃不过这一劫了!” 李善长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这次已无路可走。 过了很久,他才茫然抬头环顾四周。 这里是他最爱待的书房,也是他投入最多心血的地方。 书架为黄花梨材质,书案则是整块金丝楠木制成,连桌面上的镇纸、砚台也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工艺品。 这样的珍品若是拿出去,足以让寻常百姓家耗费十年开销。 然而,在这个地方却毫不显眼。 李善长随手拿起身旁的一把茶壶,轻轻摩挲着。 这茶壶虽非名贵之物,却是他多年的伴侣,陪伴他至少十年。 他习惯性地用手掌抚过茶壶表面,心中却泛起阵阵悲凉。 “朱重八,你果然心狠手辣!” “你早已算计好要置我于死地!” “哈哈,先削弱羽翼,后直击要害,你对老臣、老友都用上兵法了,倒让我受宠若惊。 ” “分而围之、声东击西,看来你对我十分重视。 ” 此刻,李善长已不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他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逃。 朱元璋费尽心机布下此局,怎会轻易放过被视为“主谋”的自己? 只是,李善长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自己究竟从何时成为朱元璋急于铲除的对象? 或许,正是从他担任丞相之时开始。 那时的他过于贪**力,将自身的野心暴露无遗。 现在回想起来,胡惟庸反倒显得聪明,早早察觉丞相之位的风险而选择退避。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