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哪个女人不想独占宠爱呢? 只是胡老爷霸道得很,根本不给她们选择,直接把她们姐妹俩带回了醉风楼。 既然聚在一起了,那就得斗一斗。 然而现在,两位女子意识到,争斗已无意义。 她们的老爷近来状态异常,虽已四十多岁,体魄却胜过许多二十出头的年轻公子。 这些公子自少年时便食肉不断,到二十多岁时常感力不从心,而老爷四十余岁,体力却远超常人。 尤其这次,他的表现堪称神勇,连续两日的表现让她们明白,这并非药物作用,而是实力增长。 于是,两人结为同盟,共同面对挑战。 至于闺房中的胡馨月,看着熟悉的环境,恍若隔世。 从小在这座宅院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她怀念。 想到即将嫁入朱家,她心中五味杂陈。 起初,她与李善长侄儿订婚,却不料因某些缘由被退婚,如今又要嫁给朱标,人生如戏,难以预料。 当时,自己的名声恐怕已经很糟糕了吧。 那时候的自己,真的很害怕。 毕竟女孩子都担心自己的名声受到影响,要是真的嫁不出去,那该多令人伤心。 没想到,自家那位非常厉害的伯父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让自己竟然要成为东宫的太子妃了。 这样的经历,换了别人肯定会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太不可思议了! 就在胡馨月还在回味的时候,伺候她的丫鬟急忙围了过来。 她们得赶快给她化妆,一会儿还要坐花轿进宫呢。 一群丫鬟小心翼翼地来到胡馨月身边,虽然挤在一起但动作却很有条理。 胡馨月安静地坐着,任由她们摆布。 毕竟她从小就是在胡府这种大户人家长大,就算是堂侄女,也有丫头伺候着。 这种被人服侍的日子,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 不过,想到这里,她又想起了自己的伯父。 她清楚得很,自己今天能够有这样的富贵和机遇,全都是因为伯父的帮助。 没有伯父,她可能只是一个乡下的普通丫头罢了。 正因如此,即将成为太子妃的胡馨月默默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伯父。 () --- 今天,一向低调的胡府张灯结彩,大门敞开。 因为今天是胡府堂侄女胡馨月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妃的好日子。 虽然是堂侄女,但她从小就跟胡府的大老爷胡惟庸一起生活。 不仅从小受到胡大老爷的教导,平日的生活待遇也跟胡府唯一的下一代胡仁彬完全相同。 胡大老爷对胡馨月格外偏爱,在下人们看来,她俨然已是胡府的正牌大**。 这种“堂”字的称呼,唯有大管家能够使用,其他人则需规规矩矩地唤其名。 即使如此,也无需担心称呼错误。 胡义一直以“堂”相称,并非为了区别对待,而是为了维持府中的规矩。 如今,胡府的**即将嫁入东宫,下人们个个换上了新衣,揣着胡大老爷分发的红包,喜气洋洋。 毕竟,这样的荣耀无人能及。 胡家原是丞相之家,如今女儿又将成为太子妃,这份风光无与伦比。 以后出门,身份地位自然更显尊贵。 然而,胡大老爷却愁眉不展。 即便有客人来访,他也只是勉强应付几句便不再理会。 众人皆能看出他的心事重重。 大多数人不明所以,但那些自己有女儿且视女儿如命的长辈们却深有体会。 自家女儿出嫁,意味着贴心的小棉袄即将离开,怎能不伤感?所谓的如意郎君又怎比得上亲生女儿在身边的温暖? 胡大老爷惆怅的模样令人莞尔,平日威严的胡相爷也有这般柔情的一面。 不多时,一阵热闹的音乐声中,一支绵延数百米的庞大队伍缓缓进入胡府。 高举的盘中摆放着珍贵的宝物,抬着的箩筐里装满金银珠宝,宫女托着的则是华丽的绸缎…… 一向吝啬的老朱,这次破天荒地大方起来,确实给自己的胖儿子挣足了面子。 当然,这也是为了给胡大老爷几分薄面。 看着朱标身着吉服,拉着红绸牵着胡馨月向自己行礼,胡大老爷脸上的表情越发难看。 胡大老爷连虚伪的客套都省了,直接凑近朱标耳边低声说道: “朱标,你听好了。 ” “我今天就把小月儿交给你了。 ” “若你能善待她,我祝你们白头偕老、相敬如宾。 ” “要是过不下去,你把她送回来就行,一个老姑娘而已,我养得起!” “要是你敢欺负她,我告诉你,我绝不会饶你!” “我不管你是谁,到时候我一定要教训你!” 朱标听完胡大老爷的话,先是一愣,随后见胡大老爷一脸认真,便重重地点了点头。 “伯父放心,我绝不敢辜负月儿!” 胡大老爷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才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了,记住就好,快回去,别误了吉时!”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标笑着又朝胡大老爷行了一礼,随后牵着胡馨月出了门。 等重新上马后,他的脸上依旧挂着笑意。 说实话,这是头一次有人当面这么直白地警告他。 甚至连这种敏感的话题都直言不讳。 但朱标非但没觉得被冒犯,反而感受到了胡大老爷对女儿深深的关爱。 这才是真正疼爱女儿的表现啊。 你不想要我女儿可以,送回来我养,但你要是敢欺负她,我就跟你拼了! 这一刻,没有太子与臣子的身份,只有父亲疼惜女儿的心和即将完婚的胖女婿间的交谈。 朱标对此种纯粹的父女情深感到钦佩与羡慕,也深深敬佩。 他心中感慨万分。 唯有像胡公这样的人物,才能抛开权势名利,只顾家人。 胡馨月真是找对人了! 真好! 结亲队伍离开胡府后,胡惟庸也该出门了。 他要进宫参加婚宴。 换上一身正式的斗牛服,胡大老爷精神焕发地坐上马车。 胡府的徽记让进入东宫变得容易。 平时他常进宫,现在自然更方便。 胡惟庸直接前往东宫,比结亲队伍还早到。 踏入东宫,呵,今天格外热闹。 应天府的达官显贵大多在此。 普通官员连邀请函都没资格拿。 显然,老朱为自家胖儿子花了不少钱。 东宫经过修缮,外墙、内壁及正殿处处焕然一新。 胡惟庸与众人寒暄后,先向朱元璋问安。 刚聊几句,结亲队伍返回。 出发时队伍很长,回来时依旧庞大。 胡大老爷对小女儿的宠爱可见一斑。 明知嫁妆进宫便不属于自己,却仍为女儿颜面,几乎将胡府搬空。 各种珍宝、金银绸缎,十分丰盛。 可以说,前世当丞相时贪的那些钱,全都投进去了。 这一幕让老朱笑得合不拢嘴。 一个老货只知道敛财。 朱标身着吉服,牵着蒙着盖头的新娘胡馨月,从正门步入东宫,随后恭敬地向朱元璋和马皇后行礼。 朱元璋将自己珍爱的玉如意递给胡馨月,而马皇后则笑着摘下手腕上的镯子戴在她身上。 这是公婆对新人的认可与祝福。 --- 远处,李善长站在宾客中,位于最前排,神情复杂。 他忍不住感慨世事无常。 当年本该是自己儿媳的小丫头,如今却成了太子妃,未来的国母。 这一变化让他感慨万千。 同时,朱棣等藩王也从封地赶回。 这是大哥朱标迎娶太子妃的大喜日子,作为弟弟怎能缺席? 朱棣望着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心中泛起异样。 现在的他并非历史上那位永乐大帝,也没有遇到道衍和尚,更没有登基称帝的机会。 朱标和马皇后健在,他的未来毫无变数。 此刻的他,只觉得胡馨月有些与众不同。 胡馨月如今成了他的大嫂,而当初的事也未公开,那就权当是个故事埋在心里吧。 新人叩拜完毕,被送入洞房后,整个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老朱虽有不少缺点,比如吝啬、杀伐果断等,但他对人好的时候,往往过于热情。 他会想尽办法给予你一切。 至少在许多情况下,他对老兄弟们格外关照。 今天,这里正在举行太子迎娶太子妃的喜宴,按理说每个人都该守规矩。 但那些勋贵们,仗着和老朱的关系,几杯酒下肚后,早就忘了规矩。 朱元璋今天也很开心,面对老兄弟们的起哄和敬酒,他来者不拒,酒到杯干。 这种气氛让场面更加热烈。 没有事故发生,朱元璋真的很开心。 朱标不仅是他的长子,更是他最重视的儿子! 有人说朱元璋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朱标,另一个是其他。 但这话并不准确。 在朱元璋心中,朱标确实是他的儿子,而其他人则是皇子。 这些人是大明洪武皇帝的亲生儿子。 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内在区别却很大。 这件事很难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总之,朱元璋对这个胖儿子的重视是全方位的。 从小时候的细心呵护,到后来手把手教导,让他监国、组建团队、掌握权力。 可以说,朱标的太子之位稳如磐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实际上,朱元璋对朱标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堪称历代**之最。 哪有皇帝不但不忌惮太子培植势力,反而主动帮助太子建立势力的?可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 他在位期间尽心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将来能让自己的胖儿子少受些累。 许多被认为会惹来骂名的事情,他都不愿让胖儿子去做。 他自己本就有屠夫之名,暴虐之名也不小,再多一些又能怎样?反正都是为了儿子,无所谓! 可想而知,事事精打细算的朱元璋怎会忽视胖儿子的婚姻大事?对他来说,朱标的一切都必须完美无瑕,太子妃自然也应该是天下最优的。 于是他选中了常氏。 常氏与其说是常遇春的女儿,不如说是由马皇后亲自抚养长大,是朱标从小一起长大的童养媳。 她出身、容貌、感情等各方面都很出色。 可惜,红颜薄命,佳人英年早逝。 常氏的离世不仅使太子妃之位空缺,也让朱元璋犯了难。 他原本打算宁缺毋滥,若非必要,宁愿从东宫原有的侧妃中提拔一位,也不想草率地从外界迎娶新人。 然而,胡馨月突然出现了。 这位被马皇后一眼相中的女子,朱元璋略加审视后便认定她是自家胖儿子的理想妻子。 为此,他还出了不少主意,让儿子利用宴会机会多接触她。 经过一番周折,总算把这位儿媳妇娶进了门。 如今朱标有了正式的妻子,东宫也迎来了新的女主人。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