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佩服嫉妒(1 / 1)

他重重地在胡惟庸肩膀上一拍,大声说道。 “惟庸寻得了一种好种、耐寒、产量极高的种粮!” “自己种了一茬以后,确认了真假!” “而后毫不遮掩地就献给了咱!” “咱如今在宫里以及其他几个地方也试着种了,如惟庸当初所言。” “亩产就没有低于三十石的!” “至此,我大明将再无之虞了!” “你们说,惟庸这功劳,该不该敬酒?” 朱元璋问得很直接,气氛也很热烈。 但整个宫殿之中,却没有一个人答话。 众人无不震惊,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朱元璋和胡惟庸,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传闻。 这怎么可能? 亩产三十石以上? 天哪,这难道是神仙赐下的粮种?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朱元璋刚刚提到,这种粮食已经种了两次。 这意味着,这并非玩笑,而是确有其事? 在场的朝臣们这才如梦初醒。 老天爷啊!这份功劳岂不是惊天动地? 敬酒算什么? 敬!拼了命地敬都行! 别说敬一杯酒了,就算当场跪地磕头,他们也心甘情愿。 在场的人,谁家不是拥有数百甚至上千亩田地? 可以说,这些人就是大明最显赫的大地主。 对于能提高产量的粮种,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种功劳,他们巴不得胡惟庸多立几个。 而胡惟庸此时却整个人都懵了。 老天爷,朱元璋这是要干什么? 怎么突然就把我的功劳全抖出来了? 这是在捧杀? 还是想把我当成诱饵,引其他人上钩? 一时间,胡惟庸脑海中疯狂涌现出各种阴谋诡计,苦苦思索着如何破局。 以至于他此刻看上去,整个人都显得有些呆滞。 朱元璋见胡惟庸不仅没有丝毫得意,反而一脸平静甚至木然,心中暗暗称赞,嘴上却接着说道:“就冲着这份足以流芳百世的功劳,就冲着惟庸能让大明百姓过上温饱的日子。 来,诸位,咱们一起敬惟庸一杯!” 众人此时心服口服,纷纷举起酒杯,齐声向胡惟庸敬酒。 胡惟庸这时也回过神来,一边饮下酒,一边忙不迭地谦虚道:“陛下,诸位同僚,胡某不过是侥幸得此机会!其实,谁家往年不曾遇到过一些陌生的种子?只是过去我们忙于政务,下面的管家、管事也不敢擅自做主,或未太过在意罢了。 而胡某呢,恰好没什么差事,就在家里捣鼓些田地。 侥幸!纯粹是侥幸而已!” 胡惟庸只能将这一切归功于运气,甚至还不忘为其他人找台阶下。 我这里倒是清闲,运气好,所以立了功,你们太忙了,若是有时间,你们也可以试试的! 这话一出,场面更加热闹了。 老朱看着胡大老爷的眼神也越发和善了。 不过,胡大老爷却感觉后背都湿透了。 老朱这家伙有多狠,他可是心知肚明的! 切记,不能得意忘形啊! 夸赞完胡惟庸后,晚宴继续进行。 李善长、刘伯温、杨宪等人也轮流上前做了年度总结。 一时间宾主尽欢、其乐融融,还真显得君臣相宜、场面十分和谐呢! 等到宴会结束时,胡大老爷毫不犹豫地准备开溜。 没想到,李善长一把拉住了他。 看着这个昔日的学生,李善长久久无言。 说实在的,他真心有点嫉妒了。 这小子明明不在朝堂混了,怎么风头还比自己都盛了。 他到底走的是什么路子啊? 就在李善长拉着胡惟庸嘀嘀咕咕地打听消息时,宋利忽然飘了过来。 “胡公,您可别走了,皇爷还在等您呢!” “这不,刚散场,就让老奴来寻您了。” “如何?跟老奴一起走一趟?” 看着胡惟庸被提溜着朝内宫走去,李善长彻底愣住了。 凭什么啊!? (本章完) ------------ 李善长对胡惟庸的观感极其复杂。 有恩情、有佩服、有嫉妒、有感怀…… 可以说,若要详细聊聊李善长对胡大老爷的观感,那恐怕当场就得拉出个扇形图来。 但此时此刻,李善长却连话都不想说了。 实在是麻木了。 他其实这会儿特想大声吼一声:“凭什么?” 可终究还是憋了回去! 毕竟,脑子还没糊涂的他,清楚地知道,这句话吼出来不仅得不到回答,还会给自己惹一身麻烦。 李善长深吸了口气,缓缓走向宫门,同时脑子里不断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尤其是朱元璋说出的那些话,他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他一直在思索一个原因。 朱元璋为何对胡惟庸如此亲密? 尽管在宴会上,朱元璋一口一个老兄弟,一口一个惟庸,显得格外亲热。 当然,那刚刚曝出的亩产三十石以上的粮种,也确实令人震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这些都只是功劳。 李善长作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老臣,岂会不了解朱元璋的秉性? 他虽然没有胡大老爷那种来自后世的眼光,但也并不愚蠢。 他深知朱元璋是怎样的人。 只不过,他一方面难以割舍对权势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认为朱元璋对这些淮西老兄弟不会做得太过分。 既然最多不过是罢官去爵,回家种田,那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他非常清楚,朱元璋虽然口头上很看重功劳。 但实际上,他内心并不怎么重视。 以胡惟庸的功劳,固然会给些面子。 但刚刚举办完宴会,就立刻派宋利来叫胡惟庸过去私聊,这种举动未免太过亲密了。 这才是李善长最困惑,也最郁闷的地方。 凭什么啊! 论身份,他李善长受封韩国公,是众国公之首; 论职位,他如今是光禄大夫、太师、中书左丞相! 论关系,他更是从朱元璋微末之时便陪伴在身边的信重之臣…… 可这一切加在一起,却还是不如胡惟庸…… 这究竟是为什么? 李善长带着满心的疑惑最终离开了。 而其他臣子,尤其是亲眼目睹胡大老爷被宋利叫走那一幕的人,此时只能满脸羡慕地摇着头离开。 没办法,立功受奖这种事,还可以争一争,或者使点手段。 但与陛下关系好、受陛下信任这种事,那就没辙了。 说白了,一般人连想的资格都没有。 他们不过是给老朱家干活的苦力、长工罢了。 而在离开的人群中,刘伯温的眼神却格外复杂。 ‘啧啧,惟庸这归隐之路,可不好走啊!’ ‘哈,本以为只有我一人视功名利禄如无物,没想到竟遇上了惟庸这么个同路人!’ ‘刚才所有人都在羡慕惟庸的风光,可谁又注意到惟庸的无奈和委屈了?’ ‘那眼神和表情,分明是真心想要逃离的人才会有的啊!’ ‘可惜啊!咱们都走不了,惟庸也走不了!’ ‘真是造孽!’ ‘朱重八,你能不能给个准话,到底怎样才能放我走?’ ‘我都自污到这种地步了,你还想让我怎样?’ ‘强扭的瓜不甜,你难道不明白?’ ‘唉,真是烦死了!’ 不得不说,刘伯温这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逃离的顶级重臣,才是胡惟庸真正的同道中人。 什么都是假的,回家躺平不比在朝堂上被人算计、天天提心吊胆来得舒服? 算了,继续努力吧! 只要功夫深,总能回农村! 刘伯温,加油! 另一边,胡惟庸终于慢悠悠地来到了朱元璋的寝宫。 看着这外表富丽堂皇、内里却不得不点燃一大片牛油蜡烛来照明的宫殿,胡惟庸无奈地撇了撇嘴。 真是的,虽然来了这么多次,可每次看到这宫殿里乌漆嘛黑、必须点大蜡烛的模样,还是忍不住想笑。 老天爷,没有玻璃、没有电灯、照明系统不好搞的情况下,难道就不能把房子造小点? 这弄得黑黢黢的,不难受吗? 为了面子活受罪啊! 胡惟庸一路腹诽着,走到了朱元璋面前。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换上了他平日里最喜欢的常服。 此时的他,哪里还看得出半点皇帝的模样。 一件厚厚的粗布衣裳,耷拉着的布鞋、盘着的双腿…… 可以说,此时的朱元璋就是个大明最最常见的庄稼人。 但胡惟庸还是心里紧紧绷着那根弦,半点不敢放松地行礼道。 “见过陛下!” 朱元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挥了挥手道。 “行了,这儿又没有外人,弄这套给谁看呢?” “平日里你大帅、重八什么的喊得少了?” 胡大老爷老脸一黑,扯了扯嘴角,勉强答道。 “那都是臣过于孟浪之举,还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眯着眼睛耷拉着嘴角,无语地看着胡惟庸道。 “惟庸,这么搞就没意思了啊!” “起来起来,咱找你还有正事儿呢!” 一听这话,胡惟庸反倒是松了口气。 终于,能让人死个明白了。 他确实想认真听听,究竟是什么大事,让朱元璋今天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结果,等朱元璋说完,胡惟庸彻底懵了。 不是吧! 你折腾来折腾去,还把我吓得心脏都快停了,就为了让我把小侄女嫁给太子? 呵,你们家还真是讲究啊。 这时候跟我提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过,胡惟庸现在是真的为难了。 因为他知道,这事根本不止关系到胡馨月的个人幸福。 说句不好听的,这实际上涉及到大明的皇权更迭,以及胡大老爷后半辈子的幸福生活啊。 该死的,朱重八你这个老不正经的,怎么就看上我家小侄女了呢? 你让那吕氏扶正,生个朱允炆不好吗? 为啥非得把我家扯进去呢? 妈的,我只想躺平啊! 好烦! (本章完) ------------ 看着老朱那一脸期待的样子,胡惟庸抹了把脸。 妈的! 逃不掉了啊! 老朱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要是再阻拦,多少有点不给老朱面子了。 老朱难得讲理一回,要是继续不给面子,恐怕他也不会再讲理了。 毕竟,他那个职业,主打的就是不讲道理啊。 不过,胡惟庸现在也开始仔细琢磨起之后的事情了。 朱标那胖子,好像是洪武二十五年没的? 如果一切不变的话,那岂不是还有十几年? 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啊。 既然逃不掉,那就只能让事情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了。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