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本官问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何意?”胡惟庸随口一问,并未存心为难。 然而,从结果来看,这位黑衣虽未达历史鼎盛之境,但如今腹中才学已足够令人惊叹。 应付胡惟庸这类问题,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看着道衍和尚——也就是姚广孝那一副淡然超脱的模样,胡惟庸不禁感到牙酸。 怎么偏偏让自己遇上这种人物?胡惟庸比谁都清楚,像姚广孝这样的人,早已不在乎功名利禄。 或者说,他对物质已无追求,真正渴望的是精神上的超脱与理想的实现。 这种人不仅认死理,还偏偏有能力掀起风浪。 眼下,他不过是缺少一个机会和平台罢了,否则,恐怕早已暗中行动。 想到这里,胡惟庸忽然来了兴致。 像姚广孝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乱臣贼子”,突然跑来“应聘”僧官,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 他图什么?胡惟庸深知,这人不爱财、不好色,甚至连名扬天下这等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事,对他来说也毫无意义。 他,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 如今他出现在自己面前,若不弄清他的目的,胡惟庸恐怕难以安眠。 于是,他又随意挑了几个问题,与姚广孝虚与委蛇一番后,略带倨傲地点头道:“道衍和尚,你的学识本官已见识到了。 比起你那些同行,你确实更胜一筹。 这样,你也不必再浪费时间等待,本官直接授予你僧官职位,作为你今日表现优异的奖励!” 胡惟庸并非随意行事,他确实有这样的权限。 僧官的考核看似繁琐,实则每位考官手中都有几个名额,可直接授予自己看中的人。 从公而论,此举是为了国家选拔英才,防止人才埋没。 而从私心来看,礼部借此机会给本部人员发放了一些微薄的福利。 胡惟庸虽非正式的礼部官员,但既然参与了此事,自然也要分得一份好处。 毕竟僧官的职位并无严格的限制,多任命几个也无妨,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因此无需在意。 然而,当胡惟庸轻描淡写地授予一个僧官职位时,道衍却同样淡定自若,双手合十微微行礼,以示感谢。 他的反应全然不像旁观的小吏们所预料的那般欣喜若狂。 这些小吏们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将姚广孝视为一个恃才傲物的狂妄之徒。 只有胡惟庸心里清楚,道衍并不在意这些。 或者说,他所看重的东西,并非一个简单的僧官职位所能改变的。 尽管如此,胡惟庸也只能猜测,无法确定。 于是,他脸色一沉,不耐烦地厉声质问:“怎么?” “道衍和尚,你似乎对这僧官职位有所不满?” “还是说,你这次来应天府,只是来看热闹的?” 道衍原本低头装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但听到胡惟庸这番话,猛然抬头,目光如猛虎般直视胡惟庸。 他那双本就凶厉的三角眼此时毫无收敛,凶煞之气四溢,仿佛一头嗜血、残暴的疯虎。 一旁看戏的小吏们突然面对如此凶人,被他的目光震慑,惊得站了起来。 看到胡惟庸依然稳坐不动,他们才讪讪地重新坐下,心中却暗自嘀咕: ‘老天,这和尚怕不是什么善茬,也只有胡相这等见多识广、心智坚定的人才能镇住他啊!’ ‘唉,想不到我自诩才学、心性、手段天下无双,却连一个辞官的前丞相都不如,真是可悲!’ 不提这些自以为是的小吏,胡惟庸淡淡地看着道衍。 至于道衍那所谓的凶狠眼神,胡惟庸根本没放在眼里。 作为上辈子因工作关系与精锐战士打过多次交道的人来说,这种气势根本不值一提。 有战用我,用我无敌,这种信念支撑下的职业军人,岂是道衍这种心怀不轨之辈能比的? 道衍心神一动,随即恢复了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双手合十,语气平静地说道:“贫僧此番前来应天,不为名利,只求一睹圣人风采!” (本章完) ------------ 胡惟庸心中冷笑,暗自骂道:“这秃驴真是装模作样!” 在他眼中,姚广孝不过是个喜欢显摆的家伙。 这世道,但凡有几分本事的人,似乎都免不了爱摆架子,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彰显其才能。 然而,这些人内心深处,远比常人更渴望权力。 只不过,他们视权位为工具,借此实现自己的抱负,而非单纯贪恋那个位置。 看着姚广孝那副故作淡然的模样,胡惟庸嘴角微扬。 若自己有心颠覆朝纲,或许还真需要这样一个人。 毕竟,姚广孝确实有些手段。 可偏偏他胡惟庸无心于此,早已是一条闲散咸鱼,甚至快要成精了。 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天晓得会不会把他的蠢儿子给带坏了。 那小子本就愚钝,碰上姚广孝这种老狐狸,恐怕三两下就被忽悠得分不清东南西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胡惟庸不禁浑身一激灵,暗自瞥了姚广孝一眼,心中冷笑道:“既然你这么爱装,那就给你找个好去处!” 他轻咳两声,慢悠悠地说道:“道衍,想见圣人?这事儿对本官来说倒也不难,毕竟本官在陛下面前还能说上几句话。” 一旁的小吏听了差点没笑出声,心中暗暗吐槽:“相爷,您这话您自己信吗?皇宫都快被您当自家后院了,陛下对您更是百依百顺,您还装什么谦虚?” 小吏那幽怨的眼神让胡惟庸有些不自在,他扭了扭身子,低声嘀咕道:“本官确实只是勉强说得上话,难不成本官不进宫的时候,还能对着空气说话不成?” 眼见身旁的小吏神色异常,胡惟庸迅速装作若无其事,转向姚广孝继续道:“道衍,你有意面圣,本官念你才学出众、志向坚定,便为你指条明路。 本官曾与左丞相李善长交情深厚,虽如今断了往来,但在他那里仍有几分情面。 本官可推荐你前往韩国公府,为李善长出谋划策,如此,你面见陛下便易如反掌了!” 此言一出,几名小吏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看向胡惟庸的目光仿佛在望着一位失散多年、又富甲一方的老父,只差当场跪地叩拜了。 毕竟,那可是当朝左丞相,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尽管胡惟庸与李善长因儿女断交而关系破裂,看似不再往来,但胡惟庸方才的话绝非虚言。 只要他推荐人过去,李善长即便不喜,也会给他几分薄面留下来。 天哪,这可是为当朝效力的机会啊!怎么这等好事偏偏落在一个和尚头上? 一时间,众小吏看向姚广孝的眼神都变了。 然而,姚广孝却不见半分得意,反而神情凝重,问道:“胡大人莫非在戏弄小僧?” 胡惟庸心中早已乐开了花,恨不得当场跺脚大笑,面上却故作惊讶:“怎会是戏弄?本官此言可不是随意说出的,旁边还有礼部官员在场。 再说了,此事对本官也不算什么麻烦,何必戏弄你?” 胡惟庸心里正暗自怂恿:‘和尚,赶紧点头!我倒要看看,你去了李善长那儿,会不会被朱元璋一并送上刑场砍了!反正你也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死了反倒清净!’ 姚广孝听了胡惟庸的话,心中甚是不安。 他聪慧过人,深谙人性,脑中更有多年修得的学识与手段。 正因如此,他早已敏锐地察觉到李善长的结局。 此人,终究难逃一死。 当然了,若仅仅是为了趋吉避凶,那可真是小看了他姚广孝的能耐。 他真正在意的,是李善长如今已位居丞相之位。 即便自己站在他身后出谋划策,顶多不过是让他的权势更盛,延缓他被陛下除掉的时间罢了。 这对于姚广孝来说,犹如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于是,姚广孝第三次合十一揖,道:“小僧多谢胡大人的美意,只是韩国公府的门槛太高,小僧就不便高攀了!” 胡惟庸脸上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你怎么就不去了呢! 你不去,我如何设计害你啊! 啧,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吗? 还未等胡惟庸想出新的计策,姚广孝忽然抬头,看着胡惟庸道: “胡大人,小僧见您如今气色红润、步履矫健,想必身体已无大碍。” “您可曾想过,如今您尚且未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就这样从丞相之位上退下,岂不是可惜?” “不如……小僧也不去什么韩国公府或别处了。” “小僧毛遂自荐,入您府上为一幕僚,助您重登丞相之位,如何?” 姚广孝此言一出,周围的一众小吏顿时激动起来。 对啊! 他们怎么没想到呢! 眼前的这位爷,可不是因为犯了陛下的忌讳或担了什么罪名被免去丞相之职的。 这位爷是因为伤病才主动辞官的。 也就是说,若他想要再当丞相,明面上并无任何问题。 至于陛下那边,更不用多说。 眼前这位爷与陛下的关系,天下谁人不知? 所以,胡大人想要再登丞相之位,只需搞定如今坐在丞相位置上的那位便可? 啊……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金大腿啊,之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然而,他们眼中的金大腿,此时却满脸呆滞地看着姚广孝。 胡惟庸此刻只有一个想法! “秃驴,你竟然敢把主意打到老子头上!?” (本章完) ------------ 胡惟庸这会儿整个人都不好了。 傻眼过后,他心中顿时不乐意了! 好你个秃驴! 老爷我忽悠你的戏码才刚开场,你就想断了我的清闲之路? 休想! 胡某人虽然双标,但双标得清清楚楚! 那就是无论我胡老爷怎么忽悠、挖坑,都绝不允许有人挡我躺平摆烂的道。 尤其是像姚广孝这样的! 这秃驴! 不是个好东西! 别人阻我清闲,或许还是一片好意。 可唯独他,不是! 这老小子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他根本不在乎我胡大老爷最终能不能当上丞相。 他在乎的是,一旦在他的撺掇下我有了这个念头,他就躲在一边出谋划策,看我胡惟庸和李善长斗得你死我活,自己在一旁乐得嘎嘎直笑。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