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 朱允炆低着头,眨了一眼睛, 感受到了皇爷爷话语中的冷意, 这姓林的, 一定有什么地方得罪皇爷爷了! 孤得把握住机会。 “回皇爷爷,孙儿觉得林大人两次上疏强调此事,说明事态紧急,” “所以孙儿斗胆让内侍带奏疏去寻您。” 朱元璋轻抚了一下胡须,“你倒是愈发地重视他的谏言啊,” “咱记得他前两天,上第一道警示倭寇进犯奏疏的时候,” “同时上疏参劾你和李九江管理官营商行不利,疑似接收了倭寇的黑番货,” “还参了你母妃管教东宫不利啊,” “你就没什么想法?” 想起前两天林豪来春和宫,借着问案,对自己大肆抨击, 朱允炆眼底闪过一丝愠怒, 姓林的这混账, 竟然说到做到,说参劾就参劾, 幸亏孤当时先一步找皇爷爷表达忧虑和“反思”,否则真要着了他的道, “禀皇爷爷,孙儿那天就说过了,” “只恨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很多事情无法去亲力亲为,以至于牵头办的差事,存在疑似的纰漏而不知,” “而其他大臣,因为孙儿的身份不会当面提出指正,” “只有林大人刚直不阿,敢于说出孙儿的缺点,” “这属实难得,” “而且要孙儿多听取林大人的意见,多向他学习,也是皇爷爷您的要求,” “孙儿这样算是遵从旨意行事。” 说完,朱允炆还深施一礼,以示虔敬。 “甚好!” “你能这般虚心自省,还一心向好,咱很是欣慰。”朱元璋点了点头,看着自己的乖孙,眼中满满的赞许, 允炆真是个好孩子, 把咱的话都听进去了, 不枉咱悉心栽培他, 假以时日一定能像标儿一样优秀。 标儿这一脉,才是承继大明江山的最合适选择, 老四太莽撞,他那些个后人,一个个都是只想靠咱这老祖宗的庸碌之辈, 哪里能担负社稷大任? 朱允炆听到皇爷爷的赞赏,心中大喜, 看来只要孤在跟林豪有关的事情上,一直保持着忍让的低姿态, 皇爷爷对孤的宠信只会越来越盛, “多谢皇爷爷夸奖,” “那林大人的奏疏是否马上圈批下发?让地方上更重视一些?” 朱允炆前阵子已经获得了授权, 开始帮助朱元璋代笔签批奏疏,处理政务。 朱元璋又翻看了一眼林豪的奏疏,开口说道,“上次的奏疏里,好像只是警示倭寇要进犯的事,” “没有提过给缉事队,增拨军备和战船这一条吧?” 朱允炆接过奏疏看了一眼,蹙眉回想了一番,拱手说道,“回皇爷爷的话,好像有提过给缉事队增拨军备,” “但没有说得那么细,这次是把甲胄战船的数量都写明了,” “上次那份奏疏已经签批下发了,孙儿去把它调出来?”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不必,” “缉事队现有的配置已经足够,增配军备的事再缓一缓吧。” “至于倭寇的事要重视,” “再传令让沿海地方上警惕倭寇的进犯,” “还有,直接给海关各级官员加派一些护卫,总办就不要加派了,” “那混球的护卫阵仗已经够大了。” 朱允炆心中大喜, 皇爷爷果然对这厮心有不满,开始对海关有所保留了! 孤得继续在他老人家面前,只要做好“捧杀”这块, 事事顺着这厮来, 那么整倒这厮指日可待。 “是!孙儿这就按您的意思,去拟写批示。” ······ 朱允炆心情大好,回到春和宫书房, 对已经候着的黄子澄、齐泰二人说道,“‘捧杀’林豪真乃妙计,” “皇爷爷今日已经隐隐露出对那厮的不满,” “连带着缉事队增配军备的事都驳回了。。。” 朱允炆把刚刚皇爷爷对林豪奏疏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黄子澄抚着胡须,眼眸泛亮道,“看来这厮离被收拾之日不远了,” “无论陛下之前对他有多宠信,到时候必定会连本带利的收回来。” “不过,没到最后一刻,‘捧杀’之策,不可松懈,” “望皇孙务必要多多忍耐,继续在圣前顺着他,” “臣等也会让一众同僚假意逢迎他。” 朱允炆笑着说道,“请黄师傅放心!孤晓得的,” “只要能弄倒这厮,孤会一忍到底。” 说着,他看到齐泰皱着眉头,一脸凝重的样子,遂发问道, “齐师傅,怎么了?” “可是对付林豪的策略有纰漏之处?” 齐泰摇摇头,拱手道,“非也,对付林豪的策略,臣没异议,” “臣在想的是倭寇进犯的问题,” “据臣在兵部的相关奏报里所知,眼下因为解海,水军主动出击扫倭,连战连捷,”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沿海地区卫所和地方府衙觉得高枕无忧,他们的心态变得懈怠,防御很是松懈,” “万一真有倭寇偷袭,就麻烦了。” 朱允炆摆摆手说道,“齐师傅多虑了,孤今日已经把林豪那第二道奏疏下发了,” “算是再警示沿海地方各衙门卫所一番,” “他们一定会引起重视的。” 黄子澄拱手说道,“殿下英明,这样一来,不管有没倭寇进犯,这警示地方的功劳,您也有一份,” “臣这边也会让地方上相熟的同僚,多注意防御,” “再说,以倭寇现有的战力,根本不会是我大明官兵的对手。” 朱允炆点点头,“不错!” “孤看过水军的战报,他们打得倭寇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倭寇,基本都是一些乌合之众,” “面对地方府衙和卫所,他们占不到便宜。” 齐泰见皇孙、黄子澄二人兴致满满, 也只得按下心中的隐忧,附和着他们的话。 ······ 温州府, 平阳县, “咚咚咚~” 县衙门口的鼓声大作。 本在午睡的县太爷罗鹏远,满脸的肥肉都写满了不忿, 他急忙忙穿好官袍,在师爷的搀扶下,登上公堂, 才发现下面已经黑压压地跪了一群灰头土脸的男男女女,并伴随着嘈杂的哭泣声, 他眉头一挑,眼中闪过贪婪之色, 一定又是村民之间的械斗, 看来本官又能以调解之名捞辛苦费了。 旋即,他重拍了一记惊堂木, “肃静!下跪者,皆是何人?” “所告何事?” 却听, 跪在前排的一名中年黑脸汉子,哭着拜道, “倭寇洗劫了我们村,” “求青天大老爷做主啊!”喜欢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