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棣盘算着不去太庙偏殿, 以避免挨朱元璋的训之时, 一名随侍太监禀报道,“启禀皇爷,太子殿下求见。” 朱棣目光骤然一冷, “传!” 随着太监领命退下, 太子朱高炽,挺着异常肥胖的身躯,快速步入房内, 由于脚部有疾, 所以他走起路来,还有些一瘸一拐, “儿臣拜见父皇!” 朱棣看着自家大儿子喘着大气,额头直冒大汗,皱了皱眉, “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 “赶紧起来,先把汗擦一下,再喝口凉茶缓一缓。” 虽然从长相、身材、性格脾气,到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 朱棣都不喜欢朱高炽, 但朱高炽毕竟是他的亲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 所以基本的父子之间的关爱还是有的。 “谢父皇!”朱高炽起身,擦了擦汗,走向一旁的桌上,端起茶杯大饮了几口,气息也慢慢地平顺了。 朱棣坐在御椅上,随意地翻着奏疏,淡淡地说道, “老大,这都迟了快一个时辰了,” “朕还以为你找不出解决危局的法子,不敢来呢。” 朱高炽放下茶杯,走回御桌前,拱手一礼道,“父皇明鉴,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因为儿臣和众大臣的确没想出好法子,儿臣怕挨您的训,本打算找个由头,不过来见您了。” 朱棣:...... 这老大,的确是朕亲生的, 跟朕想到一块了。 “你倒是实诚,” “知道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那你此来是朕认错的?” 朱高炽咽了咽喉咙,继续说道, “为迟到认错,是其一,” “其二是,父皇提出这个挽救危局的命题求解,还要求不拘一格,可以大胆一些,大臣们没想到,” “儿臣自个儿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想跟父皇奏禀,” “只是这法子很是大胆,甚至太过激进,怕说了,会惹您生气。” 朱棣眼眸一亮,将手中根本没认真看的奏疏往桌上一丢, “哦?你有办法了?” “速速说来,” “只要法子是好用的,朕绝不怪罪。” “是!”朱高炽拱手一拜,“那就是下放权力,” “我大明行政上,有十三行省,还有羁縻统治的宣慰司等等,” “各地还有坐镇藩地的宗王们,” “如果碰上危局,就将部分中枢的财权、军事权下放给他们,号召他们勤王,给他们权限,帮助朝廷平定乱局。” “此外,还有一个南京可以利用起来,” “我大明领土广袤,一旦乱局生起,信息沟通必然不畅,” “可以派信得过之人,去坐镇南京,辅助我北京中枢扭转乾坤。” “这是儿臣从父皇给的命题里,唯一能想到的法子了,望您明鉴。” 朱棣微眯着眼睛,盯着朱高炽没有言语, 老大这法子,不就是父皇的下放皇权,另立朝廷么? 只是他不敢说得那么直白, 但没有父皇考虑的那么全面, 毕竟父皇把后果都想到了, 他要是早点想到,让朕先于父皇提出来该多好。 不过,以他的水平,能和父皇想到一块去,倒是难能可贵, 可是父皇不知道藩地掌权的坏处, 他老大身为过来人,还不知道吗? 居然还敢提出来? “咳咳,”朱棣轻咳一声,幽幽地说道,“老大啊,这就是你自己想的法子?” “是!”朱高炽躬身一拜,将身姿弯得很低, 他已经感觉到父皇脸色不对,心里做好了挨怼的准备, 做了二十几年的太子,他太了解自己的父皇了, 找自己的茬之前,总会下意识地咳嗽一声, 果然不出他所料, 下一刻,朱棣大声申饬道, “这就是你的馊主意?” “顾头不顾腚?你只想着缓解面前的危局?” “没想过以后?” “给地方权力也就算了,你还想着恢复藩王们的权力?” “朕是怎么当皇帝的,你是怎么当上太子的?你都忘了?” “还有这个坐镇南京,这不是分裂朝廷吗?” “哦,对对,朕想起来了,” “你之前说过好几次想去南京,你是念念不忘啊,” “你这是借着朕的议题,抒发自己的小心思吧?” “也对,你都坐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了,” “有些等不住了,想着早点上位吧?” “你是想着自己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到了南京你振臂一呼,” “朝野百官集体相应,” “朕就靠边站了是吧?” 朱高炽闻言,立时吓得脸色惨白, 老爷子今天是怎么了? 不对, 是最近怎么了? 老是神神叨叨的,提出什么挽救大明危急存亡的命题, 孤按他的要求,提出了大胆的解法, 想着能交差完事, 现在倒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居然对孤上纲上线了,这简直不可理喻。 “父皇言重了,儿臣只是根据您的命题,胡思乱想了一套不成熟的主意,” “绝对没有您说的那般心思,” “儿臣下次再也不敢胡言了,望父皇息怒啊!” 看着跪地讨饶的儿子,朱棣继续训斥道,“还有下次?” “你果然是盼着朕早点给你让位啊!” “。。。” 撒了好一会气,朱棣才挥手让太子退下, 这时耳旁传来皇宫报时的钟声, 都申时到了? 见父皇肯定是迟了, 要是逃避不见, 只怕以后,父皇会雷霆震怒, 还是去一趟太庙偏殿吧, 就说朕公务繁忙才迟到, 以后朕就以此为由,减少会面的时间,专注谈正事,少听他训示的话便是了。 打定主意之后, 朱棣便命人摆架太庙。 ······ 朱棣很是“幸运”, 他没能在偏殿见到朱元璋, 事实上,朱由检也因为处理政务,没能及时到来, 以至于今日他们三位皇帝没能见上面, 朱元璋等了片刻之后, 也因为繁多的政务,急于处理, 只得地满脸不豫的离开太庙回宫。 一回到御书房, 朱元璋便快速地处理了一堆加急奏疏, 不久之后, 随侍太监通禀蒋瓛求见,朱元璋头也没头,就允准了。 蒋瓛进入内间一番行礼之后,便奉上一份卷宗,禀报道, “陛下,靖宁侯的案子已经查实,” “与他相关的胡党成员关系网也摸清了,” “不仅有他军中的下属,还有朝中的兵部郎中、工部员外郎、礼科给事中,还有几名地方上的县令,知府等文官也涉案了,” “其中几名证据确凿的核心案犯,已经归案。” “臣特来请示,是否开始全面的抓捕行动?”喜欢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