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因为盛怒,呼吸变得急促,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甚至眼眸都开始泛红, 林豪分明感受到了朱元璋泛出的滔天杀意, 果然, 皇权才是老朱的逆鳞, 谁沾谁死, 这一把求死,稳了! 趁着老朱还没发话,他继续拱火道, “我大明如果走到了元末那一步,还不想覆亡,” “只有臣说的那两个办法。” “下放皇权,” “主要是指将中枢的权力下放到地方,让地方衙门和忠于朝廷的势力,比如藩王们,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通过让渡部分权力,还有利益,这样他们便有很大的权限,还有积极性,根据地方的实际乱象处置,” “而不是让朝廷中枢,躲在京城里不知道情况,瞎指挥一通。” “像那元顺帝一般,不知道地方的具体乱象,还喜欢干预前线的军事,元末多少名将是被他折腾死的?” “要是脱脱,察罕帖木儿,王保保这等名将,哪个没有受到过朝廷的掣肘?他们根本不能正常地去平叛。” “如果这些人能正常地去平叛,” “红巾军会有那么大的势头?元末群雄会有机会逐鹿华夏?” “您还有机会?恐怕陛下都不一定有建立大明的机会。” “还有,那元廷平叛没银子了,先是给平民百姓加税,而后是问地主富户收税,到最后为了收银子,还对官员门阀大族抄家,只能说元顺帝狠起来,是对所有人都狠。” “而至正朝廷这样做,等于是把所有势力都推向了对立面。” “百姓们没有了活路,地主和官僚集团的切身利益又严重受损,” “这样的朝廷,鬼才会去拥护。” “要是元顺帝懂得下放皇权,给地方衙门多一些如财政、募兵等权力,给地方大户许诺利益,” “让下面联合起来,自行组织民团自保,稳定住地方的局势,” “这样一来,不敢说能扭转乾坤,至少可以保证元朝不会这么快崩塌。” “这放在我大明,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大明到了元末那地步,不想灭亡,下放皇权是必须得做的。” “至于另立朝廷,那也是因为到了王朝末世,原朝廷上层已经被既得利益者把控了,” “皇帝得跳出来,甩掉身边的班底,才有一丝希望,” “不过到了那个阶段,皇帝基本也是元顺帝那种款,心气上已经崩了,想让他们重振河山,就不用指望了。” “另立朝廷,得从皇帝开始,从头到尾地换掉,更合实际。。。” “臣说完了,陛下明鉴!” 林豪这番论调,也是从后世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得来的, 王朝末世, 土地兼并严重,阶层固化, 外忧内患,再加上天灾连续不断地袭来, 所有的矛盾,直接大爆发,乱世真正到来, 想要保住朝廷的摊子不崩塌,只有尽可能地捆绑地方势力,让地方势力愿意因为利益站在朝廷一边,以勉强维持局面。 华夏历朝历代的末期,莫不是如此, 东汉末年,地方的州牧获得权力,与地方大族联合,让大汉的招牌多维持了数十年, 大唐安史之乱后,也是地方节度使掌握了大权,让大唐散装续命百年, 大明之后的清代,满人朝廷更是靠着让渡南方汉族地主势力和外国列强很大的利益,在地方大搞团练,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而又苟延残喘了半个多世纪。 而西晋和北宋则是因为朝廷被端掉,司马氏和赵氏的宗室之人,得以联合江南的地方势力,继续将晋、宋的国祚延续了百余年。 当然,不管是下放皇权,还是另立朝廷,都是后患无穷, 只能是维持朝廷暂时不倒的“姑息疗法”, 毕竟地方势力不是吃素的,想收回他们拥有的权力,难如登天, 这也是各朝代的矛盾最终还是会总爆发,继而不可避免地走向覆亡。 但那些, 却不是林豪当下所要考虑的, 他只想触怒朱元璋,早死早回现代享福, 根据他的肉眼观察, 他说的这些话,已经跟针一样扎在老朱的心窝, 老朱已经处于狂暴的边缘, 马上就会召唤死神, 送他上路。 果然不出林豪所料, 听完他的“超尺度”论述之后, 朱元璋释放出真龙咆哮, “混账!” “竖子安敢?!” “来人!快来人!” 紧接着,一阵脚步声响起, 几名锦衣卫听到皇帝的召唤,很快就跑上了大殿, “臣在!” 朱元璋指着林豪,厉声说道,“速将此獠当庭杖。。。” “毙”字还没说出口, 朱元璋发现林豪依旧死盯着自己, 神情中完全没有任何惧意, 反而还有一丝丝兴奋? 事出反常必有妖, 此子是新入京城不久的“生面孔”,位份不高,却敢公然提出下放皇权,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背后必定有人授意, 这事得查清楚!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瞬间理顺了思路,于是继续指令道, “将此獠押入诏狱,好生看管。” 林豪闻言,再度愕愣在了当场, 怎么?不是杖毙吗? 咋又改成下狱了? 老朱刚才的杀意,分明已经到了极点了? 而且,我已经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 点到即止,没有多说话了, 可还是没死成? 难道我还是得学那些反派, 得话多,才能更好地被弄死? 我想早点回去享福,咋就这么难呢?! 林豪求死不得,脑子一团乱麻之际, 几名锦衣卫已经领命行动起来, 将他带了下去。 由于林豪的“推倒重建”、“下放皇权”论调太过悖逆, 之后文武大臣们也不敢再提出什么谏言, 朱元璋没能得到其他任何扭转崇祯朝危局的好法子, 只得满脸愤懑地宣布散朝。 ······ 锦衣卫后衙, 江韦步入都指挥使班房,朝着端坐书桌后的蒋瓛,深施一礼禀报道, “大人,姓林的那厮已经关押好了。” “由于陛下有令,要好生看管,所以卑职等不敢施刑,只是把他关在最里间的牢房里。” 一想到自己两次在林豪身上吃了大瘪,蒋瓛气不打一处来,“算这小子运气好,” “如此这般捋陛下的虎须,竟然还能躲过杖毙。” “不过他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 “陛下已经下令,让本官彻查他背后之人。”喜欢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