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朱厚熜便将目光重新投向奏折。 手中的狼毫笔再次在纸上沙沙作响,继续处理起政务来。 张太后见此,微微福身,轻叹了口气,缓缓转身,迈着步子离开了养心殿。 心中五味杂陈,深知这后宫与朝堂,今后都将是朱厚熜的天下了。 张太后离去后,养心殿内烛火轻轻摇曳,光影在殿内的墙壁上舞动。 朱厚熜微微皱眉,继续专注地翻看奏章。 这些奏章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大明帝国当下的复杂局势。 它们皆来自朝中举足轻重的股肱之臣、各地州府以及掌控军事要地的指挥使。 原本是呈递给其便宜堂哥朱厚照的。 可朱厚照还未来得及仔细批阅这些奏章,就在征伐宁王的途中突然驾崩。 且其死因扑朔迷离。 待逐字逐句看完这些奏章,朱厚熜心中唯有三个字:缺银子。 密密麻麻的奏章,仿佛变成了一张张张开口讨要银子的大口。 十成奏章里,竟有七成是在伸手讨要银子的。 整个大明帝国,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庞大国度,此刻仿佛陷入了缺钱的泥沼。 财政状况处处捉襟见肘,无论是修缮宫殿、整顿军备,赈济灾民,都面临着缺银子的困境。 明孝宗朱佑樘以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为大明留下了一份殷实家底。 可朱厚照登基后的十五年间,再算上其父在位的十年,这二十五年里,大明各地藩王繁衍出数万名皇族子弟。 这些皇族子弟,犹如一只只贪婪的硕鼠。 他们凭借着皇族的身份,大肆兼并土地,逃避赋税,使得帝国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与此同时,大明帝国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和内部动荡。 北方,凶悍的鞑靼部落如饿狼般虎视眈眈,时常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大明不得不派遣重兵防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南方,倭寇如同鬼魅般频繁侵扰沿海地区,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而在帝国内部,各地“农民创业”的烽火也是此起彼伏。 据《明史》记载,朱厚照在位的十五年间,农民起义的次数多达五十余次。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食不果腹。 在那个时代,对于农民来说,其实要让他们安于本分并不难,给他们一口饭吃即可。 这背后,是土地兼并的加剧! 是赋税的沉重! 是朝廷,州府官员的腐败! 若不对整个帝国的土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财政困境将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毕竟,无论采用何种改革手段,土地与农田始终是国家财政的根基。 一般农民能缴纳的赋税有限,真正的缴税大户当属商人。 若能激活商业,让商人获利,便能征收更多的税。 可自太祖皇帝起,便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在士农工商的阶层排序中,商人处于社会底层。 他们的地位卑微,受到各种限制和歧视。 加之当下实行海禁,整个大明帝国仅仅开放了太仓、宝安这两个港口。 用于与来自中亚的白袍商人开展贸易。 但这些贸易规模极小,况且如今西域已不在大明掌控之中。 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也已荒废千年。 要想在短期内获取大量银子,唯有打开海禁! 朱厚熜深信,以大明商人骨子里的“奸商基因”。 一旦放开海禁,定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巨额财富。 在此之前,诸多基础建设迫在眉睫。 需建造大量海港,疏浚运河也刻不容缓。 运河就像是帝国的血脉,只有血脉畅通,货物才能在帝国内部高效流转。 各地的官道也都要全面整修。 一旦官道整修完毕,马车将能疾驰而过,加快物资的流通…… 桩桩件件,无一不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而在开展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前,要剿灭各地匪患。 好在如今鞑靼这个心腹大患已被成功解除,每年在军费上便能节省下一大笔开支。 这笔钱,对于正处于财政困境的大明帝国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可朱厚熜通过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女真人已然崛起,正逐渐成为新的威胁。 朱厚熜下旨,将宣府和大同的精锐老兵调往辽东和蓟州。 端详着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朱厚熜有些忧虑。 夜色已深,只有养心殿内的烛火还在微微跳动。 朱厚熜他将堆积如山的奏章推放在龙书案上,随后在养心殿里就寝。 在朱厚熜安睡之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永带领着几个小太监。 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这些奏折收起,准备回递给呈送上来的大臣们。 这些奏折,朱厚熜都已一一批阅过。 若次日有早朝,其中一些极为重要的奏折便会被拿出来进行廷议。 当大臣们收到皇帝已批阅的奏折时,许多人不禁老泪纵横。 只因朱厚照在位期间,绝大部分奏折都被束之高阁。 而如今,新皇一一批阅,这让大臣们看到了帝国复兴的希望。 …… “陛下,该起床了,今日登坛祭天,可耽误不得啊……” 破晓前的紫禁城。 小太监轻手轻脚地走进寝宫,声音刻意压低,呼道。 朱厚熜在龙床上翻了个身,缓缓睁开眼。 透过朦胧的纱帐望向窗外如墨的夜色。 摆了摆手,嘟囔道:“天还没亮,再睡会儿。” 说罢,便又翻身睡去。 大殿之外,文武百官早已在熹微的晨光中整齐列队。 今日,朱厚熜将登坛祭天! 这不仅是一场沿袭千年的仪式,更是新帝正式登基、开启朝政的盛会。 “陛下,陛下……” 小太监急得满头大汗,豆大的汗珠顺着他那略显稚嫩的脸颊滚落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哀求:“若是误了时辰,奴婢可就性命不保了……” 这一次,朱厚熜猛地睁开双眼。 迅速从龙床上坐起,道:“给朕更衣,准备登坛祭天!” 眨眼间,几个宫女和太监捧着华丽的龙袍匆匆赶来。 他们迅速为朱厚熜穿戴整齐。 龙袍展开,上面的金龙刺绣栩栩如生,熠熠生辉。喜欢大明!开局灭了鞑靼三十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开局灭了鞑靼三十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