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不够资格(1 / 1)

自古以来,皇位争夺何其残酷,血雨腥风从未停歇。 有人明争暗斗,有人兄弟反目,那象征权力的龙椅,不知沾染多少鲜血。 但朱标明白自己很幸运,他能成为太子,不仅因是嫡长子,更得父亲倚重与支持。 因此,众多藩王、皇子皆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一安排。 然而,朱标心中笃定,他的兄弟们虽表面顺从,内心却未必完全死心,只是明白皇位几乎遥不可及,才选择了隐忍不争。 朱政的情况则截然相反。 单从身份而言,他根本不是嫡长子,甚至算不上嫡子,仅是庶出罢了。 按太祖的意愿,这已不仅是废长立幼,更是废嫡立庶。 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和朱允熥真的会甘愿退让吗? 特别是朱允炆,他如何能轻易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任由一个来历不明的弟弟夺走本该属于他的权力?更何况,朱允炆与朱政之间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 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这是朱标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想到这里,朱标头疼不已,自感从未遇过如此棘手之事。 朱元璋一直在观察朱标,见状心中一沉,脸色骤变,冷冷道:“你是不是不愿意?难道认为我这个儿子不够资格当皇帝?” 朱标这才醒悟,连连苦笑摇头道:“并非儿臣不愿,朱麟的才华举世罕见,不论文治武功,都堪称旷世奇才。 只是儿臣担忧允炆和允熥二人未必愿意,实在左右为难。” 朱标所言句句属实。 他对朱政的能力极为了解,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军事才能,都堪称卓绝,就连自己也自愧不如。 然而,他也有自己的顾虑。 尽管内心对朱政满是愧疚,渴望加倍补偿, 但朱允炆和朱允熥同样是他的儿子。 特别是朱允炆,身为长子,自幼便在膝前承欢。 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该如何取舍? 朱标有所顾虑,犹豫不决。 然而老朱毫无迟疑,听后只是一笑,说道: “他们愿也好,不愿也罢, 这江山的归属轮不到他们置喙! 再说,麟儿之才远胜他们百倍。 他们连给麟儿提鞋都不配,还妄想争夺帝位? 若你真为他们难过,将来给他们好的封地即可! 无需多言,即便你反对也无用! 我今日不是与你商议,而是告知我的决定! 这江山,在我之后,只能由麟儿继承,不容更改!” 朱标无奈叹息道: “父皇,此事并非如此简单! 自古以来,皇位之争不知带来多少祸端? 轻则国乱民不安,重则江山倾覆。 这些道理,父皇您比我更清楚! 更何况麟儿既非长子,又非嫡子! 要让允炆、允熥心服口服地放弃争夺,谈何容易! 稍有不慎,争斗一旦兴起, 必将掀起滔天巨浪,甚至兄弟反目,后果不堪设想!” “兄弟反目?” 老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语气坚决: “你知道烂肉败坏该如何处理吗? 战场上受伤,腐肉发臭! 若想活命,只有一条路——割掉! 朱元璋的话语中透着冷峻与决绝,令人不寒而栗。 朱标闻言,脸色顿时大变,难以置信地盯着父亲。 然而,这不过是朱元璋的一句警示,意在表明自己的立场。 他始终珍视亲情,怎会对自己人痛下杀手?更不愿看到朱氏子孙自相残杀。 思索片刻后,他放缓语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标儿,我们并非逼迫于你,亦深知你的处境艰难。 我们只是希望你知道,对麟儿的喜爱发自内心,但立他为储君并非偏爱,而是为大明江山与百姓着想。 允熥过于软弱,遇事毫无主张,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怎能担当大任?允炆虽看似仁孝宽厚,读书尚可,似可守业,但实则固执己见,眼高手低,难以应对复杂局面。 唯有麟儿,最堪重任。 交给他,我们方能安心,定不负众望。 大明在他手中必能繁荣昌盛。 你懂吗?” 朱元璋态度诚挚,罕见地以平等姿态与朱标交流,只愿他真心接纳,而非勉强应付。 在他心中,朱标、朱棣才是真正的至亲。 他真心期盼朱标也能如自己一般,关爱、重视朱棣。 这样,即便他离世,也能安然瞑目,再无牵挂。 朱标听罢老朱诚挚的话语,深切体会到父亲的期望、期许及用心良苦。 然而,此刻便要他做出决定,实在困难。 沉思良久,朱标才缓缓开口:“父皇,孩儿已明白您的心意。 但今日之事太过突然,令孩儿心乱如麻,尚无法理清头绪。 恳请父皇宽限些时日,容孩儿仔细思量,之后再向您禀报,如何?” “朕理解你的难处。”老朱点头,深知不可操之过急,“此事暂且不必急着定夺。 你且回去休息,待几日后,朕再召你详谈。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趁此机会,好好斟酌,作为大明储君,未来的帝王,应如何抉择才不负众望。” “多谢父皇体恤,儿臣告退。” 朱标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去。 刚至殿门,忽闻老朱叮嘱: “记住,在理清思路前,莫要告知你的皇后。 她可不是容易相与之人。 这些年朕一直在暗中观察她,果然不凡!” 若要隐藏身份,其实并不困难。 然而,若能伪装多年而不露痕迹,让人始终毫无察觉,那才是真正的本事。 此人城府极深,令人难以小觑。 假使是个男子,说不定倒真算得上个人物。 听到这番话,朱标身体微微一震,站在原地沉默片刻,终究未发一言。 他并未回头,让旁人无法看清他的表情。 只是用沙哑的声音回应道: “是,儿臣明白了。” 说完,他推开殿门,骤然明亮的光线迎面而来,刺得人睁不开眼。 但他没有躲避,反而睁大双眼。 不久后,眼眶便红肿疼痛。 即便如此,朱标仍站立不动,许久才朝东宫走去。 一路上,他神情恍惚,似失魂落魄。 这一天,对他而言,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朱政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而且,正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导致孩子流落民间。 更甚者,竟被遗弃于青溪河,险些丧命。 若非父皇偶然相救,自己将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 即便如此,他依旧无法宽恕自己。 多年来,他竟对儿子的存在一无所知。 两人同处皇宫,却无法相认,交集寥寥无几。 他根本不知道儿子这些年是如何度过的。 虽得父皇宠爱,然无双亲相伴,麟儿怎会无感、无伤?那孩子聪慧过人,恐更早领悟自身身世之悲凉。 然而,从不曾闻其有自怜自卑之举,甚至传闻其自幼便不会哭泣,懂事至令人心疼。 或许正因深知寄人篱下的处境,麟儿才表现得如此乖顺。 朱标思及此,心中愧疚难当,眼眶早已泛红,泪水夺眶而出。 作为父亲,他究竟如何为人?怎能忍心看儿如此?他有何颜面面对麟儿? 朱标懊悔至极,重重甩了自己一巴掌。 唯有这般痛楚,能稍解心头之苦。 他暗暗发誓,定要为过错赎罪,无论如何都要弥补麟儿,不论对方是否接受。 否则,他一生都将愧疚难安。 忽而,朱标僵立当场,不知所措。 老朱不让将朱政接回,并嘱咐暂不透露身份。 其实,朱标自己也未打算轻举妄动。 但他明白,如今的困境皆源于他的错,还有妻子吕氏。 想到吕氏,纵使朱标对她的体贴照料十分满意,此刻也不免心中泛起几分怨气。 若非吕氏执意将朱政生母逐出宫门,事情怎会发展至此? 朱标虽相信吕氏并非故意为之,但一想起先皇对吕氏的评价,以及理性审视朱政流落宫外的事实,总觉得吕氏的行为透着难以言喻的诡异。 尽管不愿怀疑吕氏,朱标心中却悄然埋下了一丝疑虑。 此刻的心情复杂至极,既有怀疑,也有不舍,还有痛心。 吕氏多年来的陪伴与默契,他实在不愿她竟是这样的人。 可先皇的眼光向来精准,这些年,他是否真的看错了吕氏?对方是否一直戴着假面,欺骗了他的信任? 思绪翻涌间,朱标脑海中浮现出吕氏以往罕见的阴狠表情,那狠狠掌掴朱允炆的一幕尤为清晰。 这画面让他的心猛地一沉,眼神也变得深邃难测。 许久,朱标深深吸了口气,缓缓摇头。 无论吕氏出于何种原因,朱政之母的离世终究与她脱不了干系。 一旦朱政知晓自己的身世,必定对吕氏心生芥蒂,甚至憎恨。 而朱允炆与吕氏母子之间早已结下深仇,朱政得知真相后,更不会善罢甘休。 想到这些,朱标只觉满心烦乱,头痛欲裂。 更令他苦恼的是,父皇执意立朱政为皇太孙,这无疑让他进退两难。 若无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又怎能顺利迎接朱政归来?究竟是否该立朱政为继承人,这抉择令朱标思绪纷乱。 直至返回东宫,他依旧难以理清头绪。 这时,东宫内聚集着蓝玉、傅友德、王弼等多位淮西将领。 他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只因在收获土豆后便急切赶往东宫,欲向朱标打听消息,否则心中难安。 他们担忧,一旦回府,锦衣卫可能随即包围府邸,奉旨赐死,重蹈李善长覆辙。 老朱突然赐死李善长之举,无疑让他们惊恐万分。 此刻见到朱标归来,众人顿时眼前一亮,迅速围拢上前。 然而,刚要开口,却见朱标脸颊泛红,似受了重重一击! 众人无不惊讶,天下间敢对朱标动手的唯老朱一人。 莫非方才君臣对话不欢而散,陛下盛怒之下竟出手打了朱标?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暗自叹息,随即关切询问。 朱标摇摇头道:“无妨,是我自己所为。” 众人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谁会闲着没事打自己取乐?这种荒诞理由自然无人相信。 朱标未作解释,仅示意众人随他至书房详谈。 不多时,众人落座,朱标居主位,环视四周忐忑的众人,对他们的来意了然于胸。 此刻,朱标短暂沉默后,面无表情地缓缓说道: “我明白你们想了解关于李善长的事。 但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他触犯了先帝的禁忌,此事无人能够挽回。 而且,先帝的旨意已定,绝无更改的余地。 更何况,他儿子李鸾居然行刺谋逆,李善长非但不自省,反而包庇纵容,这本身就是不可宽恕的罪行。” 说到这里,朱标的语气突然转为愤怒! 李鸾实在胆大妄为,竟敢对他下手,难道真以为他手无寸铁? 至于李善长,年老糊涂,还偏袒袒护,仅此一点,就足以判他死罪。 朱标冷哼一声,语气坚定地接着说: “因此,以后不要再提及李善长之事,更不要想着为他求情。” 众人听后,互相交换眼神,满是困惑与不安。 李鸾之事不是早已翻篇,圣上不是也表示不再追究吗? 再说,李善长究竟犯了什么大错? 不过是反对过任命朱政为征倭主帅罢了,怎么就要被处死? 这未免太草率了吧? 联系两件事都与朱政有关,众人越发疑惑,纷纷询问: “太子殿下,既然您让我们别问李善长的事,那我们就不问了。 但我们还是有些担忧,圣上究竟有何打算? 不会只杀李善长,还牵连到我们吧?” “是啊,太子殿下,我们对您和圣上一向忠诚,不该因为反对朱政任征倭主帅就迁怒于我们吧?” 可并无冒犯之意,全为殿下考虑。 “不错,太子殿下,朱政若是上位血脉,这份恩宠需谨慎对待。” 众人纷纷议论。 就连一贯刚毅傲然的蓝玉也迟疑道: “太子殿下,朱政确有过人之处。 我曾提醒殿下留意燕王,如今看来,若他真是上位之子,其威胁恐甚于燕王,不得不防。” 朱标听罢微微一笑,摇头道: “诸位多虑了,孤已与父皇商议妥当。 父皇并无牵连诸位之意,只针对李善长一人。 诸位无需忧心,有孤在,诸位自然无虞。 孤的太子之位绝无动摇,诸位切勿妄想。 父皇此举因忌讳难言之事,不便详述。 但孤可告知,朱政对孤并无威胁,望诸位莫疑。 父皇对朱政舐犊情深,稍显溺爱,诸位当明此理。” 朱标此言令众人安心,蓝玉、傅友德等淮西武将皆松了一口气。 李善长的遭遇只能怪他自己运气不好,他们也无能为力。 至于朱政的身份,朱标虽语焉不详,但众人立刻联想到以往听过的那些离奇故事,脑海中浮现出种种猜测。喜欢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艾伦的奇幻冒险 九龙神鼎 黑暗主宰 开局召唤李儒,权臣全麻了! 神荒龙帝 我家武馆连龙珠 陆惊宴盛羡 融雪之誓:跨越相位的复活征途 星域主宰 逆棋破穹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