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164章 之前他苦无良策解决宗室问题

第164章 之前他苦无良策解决宗室问题(1 / 1)

之前他苦无良策解决宗室问题,才考虑效仿朱棣。但在听闻韩成提出的藩王外封妙计后,他立刻放弃了之前的念头。与韩成提出的策略相比,朱棣的方法显得逊色太多,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得知此法后,朱元璋立即决意将其付诸实践,绝不能让儿孙如猪般被圈养,更期望他们能有所成就。若后代中有人超越自己,他即便身在黄泉亦会开怀大笑。韩成原欲与朱标详谈解释,但闻朱元璋之言,便将未出口的话语咽下。有洪武大帝在此,无需多费口舌。果然,朱标未能继续表述的意见就此中断。稍作停顿后,朱标续道:“此事颇为意外,不合常理,恐有不少人反对……”“反对?”朱元璋笑意浮现,“看谁敢反对,敢反者即刻处斩!咱们倒要看看是他们嘴硬还是我的剑利!”此刻,朱元璋已然成为藩王外封的坚决拥护者,韩成之策正合他意。韩成在一旁聆听,不由自主地为朱元璋鼓掌称赞。不愧是朱皇帝,不愧是洪武大帝,如此气势非同一般。“陛下、殿下,此事看似逾矩,实则不然,皆有依据。”韩成开口说道,欲彻底打消朱标心中疑虑。“有据可循?”朱元璋父子目光齐齐投向韩成。韩成道:“分封制由来已久,有人说自尧舜时起便已存在。在我看来,这是一项优秀制度,既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又是领土扩张的有效途径。我中华文明起初疆域狭小,经多次分封与征战,版图才逐步扩展。特别是西周建立后的大规模分封,影响深远。原本许多土地不属于周,但此次分封使华夏文明得以更快传播发展,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 昔日,七雄逐鹿,终归一统于秦。秦始皇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奠定大一统基业,此乃旷世之举。 诚然,此举为后来者立下标杆,其志六王尽灭,四海归一。帝王登基,无不以此为目标,历经战乱纷扰,中华大地终能重聚。 然而,项羽行分封,引楚汉之争;汉高祖虽设郡县,却兼行分封,遂有七国之乱;晋室亦遭八王之乱。后世王朝渐悟,封爵多有名无实。 及至今日,陛下广封亲王,致靖难之变……种种史事昭示,分封旧制已不合时宜,徒增动荡,当废除之。 然则,果真如此否? 吾以为非也。后世未能深谙分封之义,错用其形而失其神。分封之意,非将已有领地割裂,而是于未知之地赐封诸侯,令其率军开拓疆土,新建之地仍属天子名下。 后来诸君行分封,皆局限于既得之地,违背统一潮流,难免生乱。若陛下能外封藩王,则正合分封之本意,与当今体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分封竟可如此解读?这般运用? 偏殿之内,朱元璋父子听罢韩成之言,皆感新奇。 朱元璋早年未习书文,然稍有成就后,依马皇后建议,日夜勤学,力求补缺。 直至今日,从未中断过。 韩成认为,评判一个人的才学,不应仅看他是否早年受过教育,而应以发展的视角来看待。 毕竟人生漫长,不可因前半程而忽略后半程。 否则,如今的朱元璋最突出的身份该是乞丐或僧人,而非洪武大帝。 即便现在,朱元璋练武或用餐时,仍喜欢找有学识之人讲述历史给他听。 因此,他对分封制及相关事务并不陌生。 朱标更是自幼接受正统教育,对西周分封制更加熟悉。 然而,正因如此,他们听到韩成这番话时,才会感到耳目一新。 这是他们之前未曾知晓、他人未提及且自己从未深思的方向。 初听韩成之言似有不妥,细想却觉合乎情理。 “原来是这样啊!” 朱元璋点头露出恍然神色,随即暗自记下韩成所说,决心日后依此行事。 若有反对者称不符礼法等,便以此为据反驳,令其哑口无言,甚至将其除掉。 这样岂不畅快? “我就说嘛!为何周天子与周公等人会那么糊涂,把大片沃土分封出去呢? 原来那些被分封之地多荒凉偏远,名义上归周,实则不然。 真是误解了他们啊!” 朱标听后也找到反驳反对者的最佳理由,并将韩成的话铭记于心。 “咱们这就把老三和老四分封到北方去,让他们接管尚属元**的土地! 攻下的地方,名义上归属大明,但实际上可让他们行使天子权力!” 朱元璋即刻采纳韩成的建议,拍着大腿做出此决定,心中颇为满意。 既然你老四能征善战,那就让他继续向北开拓疆域。 这不仅可消除北境隐患,还能扩大大明的势力范围! 这个好女婿韩成确实妙计! 顿时,压在朱元璋心头的大石消失无踪。 结果,韩成连连摇头:“陛下,万万不可如此,您这般封赏,实则不妥,绝不能这么做。” 韩成继续说道:“若照此分封下去,日后定会害了晋王与燕王,即便他们能避开,也会祸及他们的子孙,更会危及大明江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听后,眉头微皱。 这不是你之前力主分封的吗?怎么现在又要反对? “韩成,你这是何意?难道你觉得,将老三老四派往边疆之地,他们就难以抗衡那些残余部落,反而会陷入绝境?” 韩成摇头:“非也。以晋王和燕王的能力,若是陛下真愿意放他们前去,倒也能有所作为。” 朱元璋疑惑:“那么你的意思是,日后老三老四会背叛朝廷,回头来攻打我们?” 他略作沉思,看着韩成问道。 韩成点头:“正是如此。” “他们竟敢!”朱元璋瞪大双眼,声音陡然提高。 “真是无法无天!竟敢反攻大明!看我不重重惩罚他们!” 朱标在一旁也道:“韩成,此事断不可能发生吧?老三老四怎会如此忘恩负义?” 韩成道:“陛下,殿下,事情远非这么简单。 到了那时,恐怕他们想不这样做都不行。” “为什么?难道还有人逼迫他们这么做不成?” 韩成点头:“确有其事。” 朱元璋愣住:“老三老四不至于如此不堪,被部下胁迫至此。” 韩成摇头:“陛下,我说的不是晋王和燕王本人,也不是他们的后代被架空、被逼无奈而来攻打大明。” 那究竟是什么情况? 朱元璋和朱标都是一头雾水。 韩成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殿下,你们对历史应该很熟悉,应当知晓游牧民族与我中原之争由来已久吧?” 朱元璋和朱标都点头。 自古以来,这种争斗从未间断。 先秦时有犬戎之患,秦时有匈奴侵扰,秦始皇为抵御匈奴,命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以防胡人南下牧马。 大汉创立后,同样面临胡人的威胁,刘邦也曾被困于白登山。 汉武帝继位后,对匈奴展开了强硬对抗。 寇能至,我亦能往! 涌现出了如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这样的英雄人物! 令匈奴人哀叹失去祁连山便无法生存,失去焉支山则女子失色。 发出了“侵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 彻底确立了一汉敌五胡的格局! 直到东汉,那些大小军阀仍能压制周边的胡人。 司马家族兴起时,五胡乱华,隋唐间有…… 宋朝时,又有辽、金、元相继而起…… 自古以来,汉人与胡人之间的冲突从未停歇。 “父皇可知,胡人为何屡次南下侵扰我等?” “这些蛮族不尊王化,凶蛮无比,总想着掠夺我们的财富。 我中原地域广阔,物产丰富,珍宝众多。” 朱元璋率先答道。 韩成点头附和。 朱标道:“这些人天性暴戾,北地寒冷,一旦受灾,难以存活,便南下掠食。” 韩成再次点头。 随后朱元璋与朱标各自列举了诸多理由,韩成皆称有理。 直至二人再也无计可施时,韩成说道:“父皇与兄长所言虽对,却未点明根本缘由。” 根本缘由? 自己二人已苦思冥想许久,竟仍未触及核心? 朱元璋与朱标对视一眼,皆显迷茫。 “那……究竟为何?” 朱标望着韩成问道。 韩成道:“兄长,派人取一幅大明疆域图来,我为二位解说,便可知晓。” 朱标随即离席,前去安排取图事宜。 在此期间,朱元璋父子仍在思索韩成提到的根本缘由。 绞尽脑汁提出数种假设,却依旧未能超越韩成所指。 这让二人深感困扰。 然而,他们对韩成所述的根本缘由愈发好奇。 急切地想知道,韩成口中真正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韩成利用闲暇时间,把地上那些画了格子、装满大米的地方重新收拾整齐,尽量做到颗粒归仓。这些米洗一洗还能食用,并非完全废弃。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米与后来的时代不同,现在的精米十分干净,而当时的米即使皇室享用也可能混有细小的石子之类杂物,使用前需仔细清洗。 当韩成完成整理后,有人送来了一张地图。朱元璋和朱标亲自接过并铺开在桌上,目光转向韩成,期待他解读其中的秘密。 韩成审视地图片刻,随后拿起炭块,在上面自东北至西南勾勒出一条弧形的线条。他选择炭块而非鹅毛笔作画,因为这样不会损害地图后续的实用性。这条线代表的是中国的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小雌性只想每天吃喝玩乐 日月遗子:混血公主与灾厄之狼 【短篇小说集】黑童话 《身爲王的,我此刻只想谈恋爱》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禎是神皇 四合院之超级维修工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