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130章 李景隆必败的五大理由?

第130章 李景隆必败的五大理由?(1 / 1)

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他深知自己性格,即便目前还没想出应对之策,也不会坐视藩王借清君侧之名胡作非为。 韩成点头称是:“陛下说得极是,您确实留有后招。 例如,只有皇帝召唤,藩王才能举兵;若成功清除奸臣,藩王必须在五日内离开京城。” “这么说,老四只听了我们祖训的一半,另一半就当成了废纸?” 朱元璋语气带着不满,情绪激动起来。 此刻,他不仅对朱允炆失望至极,更是对朱棣深感愤怒。 这对叔侄实在太让人失望! 一个装模作样,在自己面前百依百顺,一死就违背誓言;另一个则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规矩执行,不利的就全然不顾。 韩成曾提醒过,后世之人利用祖训做了不少文章,特别是那些文官,总喜欢拿祖训来说事,对自己不利的就选择忽略或曲解。 当时他听了十分生气,以为是文臣的问题,如今看来,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事情刚发生,自己的家规和遗愿便被那些自称为孝顺子孙的人糟蹋得不成样子! 好! 真是太好了!! 朱元璋气得连鼻孔都歪了。 果然,人一旦去世,别人就把自己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 “这个消息传到了京城,朝中上下一片震惊。 齐泰等人担忧宁王、辽王与燕王可能联手行动,因此建议建文帝将他们全部召回京城。 宁王拒绝服从,结果朝廷取消了他的护卫编制;辽王则选择从海上返回京师。 代王打算响应燕王起兵,却在大同被宋忠的部队控制住了…… 建文帝随即剥夺了朱棣的宗室身份,将其降为平民,并在真定设立平燕布政司。 当时,燕王仅占据北平一地,与朝廷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犹如蚍蜉撼树。 于是,朝廷计划集结精锐力量,将燕军围困在北平,彻底消灭。 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副将军…… 经过一轮试探性进攻后,燕王朱棣抓住时机,在滹沱河发起决战,首先攻破雄县,随后在滹沱河北岸重创南军主力…… …… 建文帝得知耿炳文战败,愤怒且忧虑之际,黄子澄推荐了一位极其关键的人物,接替耿炳文统率全军,与燕军作战。” “是谁?” 朱元璋不禁追问。 旁边朱标也不由自主地看向韩成。 能在如此紧要关头,被自己的儿子任命为统帅,接替耿炳文指挥全军对抗老四,这必定不是寻常人物。 韩成强调此人的重要性,那么这个人一定非同小可。 “难道是冯胜等老将还活着?” 朱元璋看着韩成问道。 除了这些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将领,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胜任耿炳文的位置。 韩成摇了摇头:“不是,而是后世更为人熟知的一位。” 比冯胜还要出名? 这样能打的吗? 比冯胜出名的人不多,同一时期仅有两位,一个是魏国公徐达,另一个是卫国公邓愈。 然而,邓愈早在几年前平定吐蕃之乱时英勇牺牲,而徐达按照韩成之前的描述,也会在两年半后离世。 蓝玉或许可以,但后来他也遭到了清算。 “难道是沐英?” 朱元璋看向韩成,目光中带着一丝疑问。 沐英是他的义子,他对这个儿子喜爱至深。沐英骁勇善战,懂得取舍,治军严格,颇有大将之风。在朱元璋心里,沐英将来必有一番作为,甚至可能继承天德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沐英对他忠心不二。老四起兵时,沐英领军与之对抗也是理所当然。 朱元璋和朱标听韩成提到沐英的名字后,都认为他说的就是沐英无疑。无论是年龄、能力还是身份,都完全符合。 然而,韩成接下来的反应让他们感到意外。他摇了摇头,否认了他们的判断。 “那究竟是谁?” 朱元璋和朱标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到还有谁会符合条件。 “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韩成语气平静地说出这个名字,一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李景隆?! 听到这个名字,朱元璋和朱标都是一阵惊讶。无论他们如何猜测,都无法想到韩成指的是李景隆。 “李景隆虽然能力不错,能言善道,处理事务也得心应手,训练军队更是不在话下。不过,让他指挥全军与老四对阵,恐怕有些吃力吧?” 朱元璋皱眉说道。他虽然欣赏李景隆,但对他的军事才能仍存疑虑。 “陛下,请不要轻视李景隆。你知道他在后世被称为何物吗?” “何物?” “大明战神!” 韩成忍住笑意,严肃地说道。 大明战神?! 朱元璋和朱标再次震惊。 李景隆竟然如此厉害? 果然,虎父无犬子啊! (本章完) 得知李景隆竟被称为大明战神时,韩成内心震撼不已。能得到这般称号的,无一不是旷世奇才。像白起、韩信、李靖,哪个不是赫赫有名?李景隆若获此殊荣,必有过人之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与朱标起初对李景隆能否胜任主帅持怀疑态度,但韩成提及“大明战神”后,他们的看法迅速转变。朱元璋立刻夸赞李景隆自幼聪慧、学识广博,且为外甥李文忠之子,定是良才。 朱标虽知父皇一贯夸张,却也认同李景隆或许真有非凡能力。想到韩成所述,朱标释然,认为此称号必非空穴来风,李景隆定有卓越功绩。 常言道,士别三日,当另眼相待。 眼下看来,李景隆似乎并不起眼,或许只是因为此刻的大明麾下良将众多,还没轮到他施展才华、担当重任,这才被埋没罢了。 从韩成提到的那些事算起,还有十多年的时间,人都会变化。 十余年间,足以发生许多大事,让人彻底改头换面。 李景隆有所改变,也是情理之中。 韩成听见朱元璋一本正经地自我吹嘘,一时之间竟有些瞠目结舌。 直呼:“厉害!” 虽然早就知道朱元璋脸皮厚,但从没想到竟能厚到这种程度! 前一刻还说李景隆能力不足,可一听“大明战神”这个称号,立刻变成自己眼光独到,早看出李景隆非同一般。 但李景隆的大明战神之名,与朱元璋心中所想的完全是两码事,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韩成不过是为了让事情显得更有趣,才把后世封给李景隆的称号拿出来讲。 没承想,朱元璋竟直接顺着话往上攀! 真不知接下来全盘托出后,朱元璋得知真相会作何反应。 韩成一时间不知该如何继续。 “你且给咱讲讲,景隆这小子有何显赫战绩。” 朱元璋望着韩成,语带急切。 他确实很想听听从小就看好的李景隆究竟有何光辉表现。 “韩成,你怎么不说话?在这儿发什么呆?” 朱元璋催促道。 韩成听了这话,更是无从开口。 这朱元璋…… “那个,李景隆做的事儿太大了,我得先理清思路。” 朱元璋听完韩成的话,觉得他的反应很是合理。 既然李景隆已是大明战神,关于他的事必然不少,确实需要好好梳理一番。 韩成思考片刻,也没找到避免场面尴尬的方法,索性横下心,不再犹豫,接着讲下去。 反正待会儿尴尬的又不是自己。 老朱当初讨过饭,脸皮练得极厚。 在他眼里,那些让自己都觉得难堪的事儿,他完全不当回事,甚至还觉得不过瘾。 嗯,一定是这么回事儿! 不管旁人信不信,韩成是笃信无疑。 “建文帝委任李景隆为大将军,修筑高台授予兵符,握着他的手说,复兴大明、平定燕王叛乱的重任,就全交给李景隆了。 李景隆保证绝不辜负建文帝的信任。 李景隆率军出发,到德州集结耿炳文的残部,并调动各地兵力总计五十万,开赴河间驻扎,对燕军形成威胁!” 五十万大军? 朱元璋听韩成提到这个数目后,顿时一怔。 要知道,领兵打仗并非人越多越好。 没有相应的能力,光是维持五十万人的日常供给就够头疼的,更别说指挥作战了。 就连刘邦那样的英雄,最多也就带十万兵。 只有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才能做到兵越多越强。 李景隆居然直接率领五十万大军? 不过,想到韩成称他为大明战神,朱元璋心中的疑问立刻消失了。 既然被称为战神,那么统领这么多士兵打仗,也就不奇怪了。 “在李景隆逼近之际,朝廷也命令驻守辽东的江阴侯吴高等人率军进攻永平。 两路同时推进,气势汹汹,誓要彻底击垮燕王。 面对此局面,燕王召集手下议事,公开提出李景隆必败的五大理由。” 李景隆必败的五大理由? 老四真是能胡诌,三国时曹操与袁绍对阵,实力远逊于袁绍。 郭嘉曾献上着名的十胜十败之策,坚定了曹操对抗袁绍的决心。 可如今老四也搞出个李景隆五败论。 他显然底气不足,想靠这种方式勉强提振士气。 这招恐怕成效有限,否则李景隆也不会被称为战神。 至于为何李景隆被称为战神,最后却是南军失败,燕王夺了天下,朱元璋也给出了合理的说法。 他认为,肯定是因为燕王打不过李景隆,被压制得节节败退,才不得不使出歪招来对付李景隆。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小雌性只想每天吃喝玩乐 日月遗子:混血公主与灾厄之狼 【短篇小说集】黑童话 《身爲王的,我此刻只想谈恋爱》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禎是神皇 四合院之超级维修工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