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株稻穗饱满,高大,在一众蔫哒哒的稻谷中是这么显眼明亮。
“我把那几株稻谷分类保存好,本想按着老办法,明年请出一块地重新种,但想着既然是重新开始,那地也应该如此,所以后来特意又买了三亩地,单独种植。”选娘笑了起来。
“这批稻谷口感和我们南直隶的稻略有些不同,他更大一点,也更硬挺,产量也高,不过口感一般,但百姓吃饭只要吃得饱就好,所以第一年很是成功。”
“那三年后呢?”江芸芸紧追着问道。
选娘笑了起来,也不打机锋直接说道:“也很成功,三年之后他更稳定了,产量一亩已有四石。”
“好高!那这个种子可是推广出去了吗?可琢磨出道理来了?”江芸芸不解问道。
“在第二年时,我特意在原先的土地上种上这些,也没区别就随意种着,但品质却还是差很多。”选娘拧眉,随后大胆说道。
“我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水稻麦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我们这里都是南方的稻子,若是鱼龙混杂,难免出一个好的,但也很容易都坏了,我买的那块地是在山上,边上也没有其他水稻,我就一直用的是那一片土地种出来的东西,所以我猜想是不是我在山上的拿一块一直用的是第一个穗留下来的种子。”
江芸芸大喜,大声说道:“人工育种,这就是人工育种。”
选娘想了想,笑了起来:“确实是人为筛选了。”
“产量加多便是成功的。”江芸芸激动说道。
选娘笑着点头,随后放开下一页:“我本以为这样也算是完成您的交代了,可没多久,我们公子从贵州给带回来数十种稻谷,我就想看看贵州那边的稻谷和我们南直隶的有什么区别,所以也跟着种了下去。”
这一次的困难也不少,选娘足足写了近百张纸,但幸好,选娘本身就是一个极有耐心的人,对于这些反复重复的问题并不气馁。
“我和上一次育种出来的苗放在一起,这一次最大的惊喜是口感变好吃了,颗粒光泽油润,晶莹洁白,煮熟后入口香滑绵软有弹性,我听说自来黔东南从唐至元皆为禾区,汉、苗、侗等族则以多种糯禾为主,但得益于他原本的种植时间,种植收获的时间也被拖长了,但这个改变我却觉得不好,种地时间越久越危险。”
江芸芸看着那册子里面写满了潦草的字迹,心中震动。
——《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
后面写着批注,种类丰富,更加稳定。
——思南府四季分明,雨热极为漫长,但太阳多……
后面批注,结穗时间长。
——从江、贵定、黄平一年只种一季稻,三四月份播种,九十月份收割,历经两百天的生长期。
时间久也许也是口感醇厚的重要因素。
密密麻麻的笔记,隐约看去能看到一个树状分布的影子,同样挂满了当时选娘的心情。
好与不好,在现在只是一句无关轻重的话。
但当时,那就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难关。
“那一批种子里,公子还送来一种籼米,粘性小、有嚼劲、味微甜,但和我之前筛选出来的好种子配不上,大概就是猫和狗不能生孩子,那糯和籼原来也不行。”选娘为难说道,“他也挺好吃的,不能变得更好,真是遗憾。”
江芸芸谨慎说道:“若真是如此,那打破这个壁垒,想来需要更厉害的手段。”
选娘点头,笑说着:“那就是后来人的事情了,非我今日之力可行。”
江芸芸为她的豁达笑了笑。
“其实当时我想着第一次选到的种子已经很好和稳定了,我当时给了几个没钱买种子的人送了一些,他们种下后,便是下田也有一亩两石,若是再好好打理,用上肥料,五六口之家,只要三十亩地,便是交上足税,也还能有口饭吃。”
徐叔也忍不住说道:“那一年收割的时候我也去了呢,好多人围观呢,就连王知府也来看了,问了我们许多问题,还特意看了选娘收藏的那些种子,还说明年开春要请选娘一同下村呢,最后还有不少人问我们买种子呢!只可惜选娘不卖。”
“不卖?”江芸芸心中微动,看向选娘。
选娘沉默了片刻,认真说道:“因为我要免费送给那些吃不上饭的人!”
她有些激动说道:“那些问我买的都是富户,他们本就有很多地了,那一斤两斤的多余对他们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很多人是需要粮食救命的,我便是送给那需要的人,也不能卖给那些已经很多的人。”
江芸芸怔怔地看着她,突然折腰而拜:“为这些年的努力,为得到种子的百姓,谢选娘大义。”
选娘吓得跳了起来,连忙把人扶住,呼吸加重,到最后又笑了起来,只是眸光飞扬,神色畅快。
“说到感谢,也该是我写江同知才是,若是那一年没遇到江同知,没有听到您的只言片语,我到现在也只是一个管事婆子,管着一个庄子而已,这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可现在却突然有了不一样的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