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凝重地点点头:“……理想的状态确实是这样的,可是这种事咱们到底是说不准的。” 他心里有些为王知秋担心,不知道王相的铁面无私还能撑多久。 吴景诚也没任何法子,这种事儿都得看吏部的意思。 只能说求神拜佛,并且在内心祝福好兄弟好运了。 考前李瑜就搬去了宁源家里住,谁让宁家离贡院的距离比较近,他去宁家住可以多睡一会儿呢。 宁源这小子艳福不浅,娶了个绝顶漂亮的老婆。 可他貌似却不怎么知道享福,成日恨不得住在书房似的。 谈起朝堂上的局势,宁源其实是有些偏范承远的。 “王相为政有些苛刻,苛政之害,甚于猛虎?啊。” 更何况王知秋不仅是对百姓苛刻,还对着官员勋贵也上一样苛刻,这样为相迟早脑袋落地。 李瑜闻言有些不赞成:“只对江南那些富裕地区加加税,也算是苛政?这话是怎么传出来的?” 他可是听说王相提的加税政策,是根据各地产粮数量来定的,并没有胡乱加税的情况。 “你别管这话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宁源摇了摇头道:“总之我觉得……王相怕是走不长了。” 李瑜心里也是有这种预感,只是他还想知道得更清楚些。 宁源叹道:“陛下今年才十二三,最是贪玩的年纪,王相除了陛下生辰、年节以外都逼着陛下读书习武。” 功课表上排的满满当当,若陛下照做将来自然是文武双全的千古明君,并且也会感激王知秋。 问题是皇帝实际上也不过是普通人,他想玩儿你非要让他坐在课堂上、骑在马背上。 就算是为他好,他也不会感激你的。 父母对待孩子严苛孩子会感激,可你王知秋又不是皇帝的父母,你对着人家管这管那的人家能不记仇? “相比起王相来,范相就灵活许多,他总是顺着陛下的意思来,从不强迫陛下做什么。” “先帝去后刚开始陛下爱亲近王相,如今倒是更亲近范相了,太后娘娘那边也是一样。” 宁源继续道:“太后娘娘喜爱咱们那儿的樱桃,樱桃虽然难运耗时耗力,可太后娘娘想吃费力些又怎么了?” “为这王相还上了一道折子,说太后娘娘不该为了口腹之欲如何如何……太后娘娘脸都黑了好几天。” 说完这些以后,宁源头便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 “不是我觉得范相对,我只是觉得王相只适合为御史,并不适合为相,宰辅不是这么做的。” 先帝害了王相啊! 好端端的,先帝把这么一个人推到相位上干什么呢? 这不是摆明了,要让人家不得好死吗? 造孽啊! 京师的春天比冬天还冷,李瑜的心也随着宁源的话冷了下来,他本想着若能靠着王相一路往上。 将来入阁拜相、青史留名,那也不枉他寒窗苦读数十年。 谁知道…… 现在看来不被打入王党一派,将来不被清算就该谢谢列祖列宗保佑,哪里还敢说什么入阁拜相的话。 不然他回去再休息个三年,三年后待他们分出胜负了再来? 这个念头才刚刚起来,就被宁源一句话给打碎。 “子璇,那么多人等着看你笑话,你这次可一定要中啊。” 是啊。 那么多街坊邻居,那么多嫉妒他的人想看他笑话。 他倒是没什么。 可父亲、母亲还有妻子的脸面,这些也很重要啊,所以此次还是得全力以赴才行啊。 等考完了以后再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谋个外放的差事。 兴安二年,二月初九京师贡院。 李瑜只觉得一切都十分熟悉,熟悉的配方熟悉场景,就连抽到的考位都和上次一模一样的。 只不过因为皇帝换了一位,所以大臣的权利也出现了倾斜。 此次会试李瑜的答题温和了许多,更加注重词藻的堆砌,和对自己写文章的技术炫技。 至于时政方面也是不偏不倚,尽量保证朝堂上的两大党派,都不会对他的文章有什么大意见。 九天六夜以后,李瑜惨白着脸从贡院出来还没来得及坐上宁家马车,就有个小童撞到他并给了他一张纸条。 待坐到车上后,李瑜展开一看,便见上面写着一行龙飞凤舞的字:“子时三刻,请过府一叙。” 纸条上没有署名,没有说去哪个府邸应该怎么走。 幸好李瑜认得这字迹,他在王知秋的书房里见过。 去不去呢? 不去,王相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而且王相也这个人他真的很喜欢,觉得这才是国家的脊梁。 去吧。 王相如今的境况……也不知将来会不会连累自己。 还是去吧! 李瑜最终还是决定去,人家又没有叫他光明正大地去,偷偷去的胆量都没有他还是男人? 先帝赐的相府已是杂草丛生,曾经那十几个奴仆就剩下两个老的,显得比三年前更加朴素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曾经那位加班到凌晨,还精神抖擞双眼散发着光芒的王相,如今已是满头华发双眼无神。 先帝如果还在的话,王相应该会一如既往地风光吧。 贤臣还得明君配,真是太可惜了。 李瑜拱手道:“王相,要保重自个儿的身子啊。” 他觉得小舅子说得很对,是先帝害了王知秋。 此人只适合为御史,不适合为相,除非有个好的君王。 王知秋疲惫地坐起身来,望着三年不见却更加稳重的少年,沉默半晌后才直言不讳地问道。 “你想留在京城,还是想谋个外放?” 虽然他如今已是自身难保,可安排个职位还是轻松的。 他毕竟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一时半会儿没有造反的大罪,范承远他们拿他也没有办法。 李瑜疑惑道:“王相,这会试的榜单还没有出来呢?” 这就考虑留京还是外放,是不是也太早了一些? 王知秋再次问道:“若你中了,留京或者外放你如何选?” 领导问得这么认真,李瑜自然也不会嬉皮笑脸。 “王相,学生想去地方上历练历练。” 意料之中的回答,王知秋来回踱步好半天才下定决心。 “我想放你去鲁王的地界,如今章丘知县正好有个缺。” 他不是不能放别的人过去,只是那样目标太大怕引起注意,想来想去还是刚中榜的小进士最能够掩人耳目。 李瑜愣了:“……王相的意思是?” 任章丘知县就任章丘知县,干什么还非要提一嘴鲁王。 鲁王是先帝嫡子,是先帝太子薨后最好的继位人选。 王相这时候忽然提起这个人,他心里有点害怕啊!喜欢此去直上青云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此去直上青云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