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作家 陆机 小传: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他出身于东吴的世族大家,祖父陆逊为吴丞相,父陆抗为吴大司马。 吴灭亡后,机入晋,退居旧里,闭门勤学,达十余年。晋武帝太康末,与弟陆云入洛阳,以文章为当时的士大夫所推重,被辟为祭酒,累迁太子洗马、着作郎。 后成都王司马颖等讨长沙王司马义,任命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战败,被诬遇害,年四十三。 他的诗现存104首,多于同时期各作家,在当时文坛上地位较高。但作品大都内容空虚,感情贫乏,又多因袭模拟,雕琢排偶。 他的《文赋》在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上有一定贡献。现存《陆士衡集》十卷。 陆机的主要着作: 《拟明月何皎皎》 原文: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释义: 对《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以及陆机的《拟明月何皎皎》二首诗,一向有二种说法:一种认为二首诗都是写思妇闺中望夫之词; 另一种认为二首诗都是写游子久客思归之词。而历代文人每每以思妇、游子自比仕途遭遇的情况也是很多的。 译文(参考): 题意:摹拟古诗“明月何皎皎” 夜晚安卧在北堂,皎洁的月光照进窗内。 月光照在室中虽光辉有余,却不能满手揽取。 寒蝉在高大的柳树上鸣叫,凉风吹进带曲廊的屋里。 季节景物变迁,在外日久满心踌躇,思念亲人盼早日回归。 长久远游做官无所成就,难以不产生离思。 注释: 1、拟:摹拟。 皎皎(jiao绞音):形容很白很亮。 陆机有《拟古》诗十二首,都是摹拟《古诗十九首》的。 “明月何皎皎”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后一首。 2、寝:卧。 堂:即正室。 北堂:房与室相连,房无北壁,故称北堂。 牗(you有音):窗户。 3、晖:光辉。揽:取。 盈:充满。 4、凉风:指北风。曲房:带曲廊之室。 寒蝉:指深秋时节的知了。 5、踟蹰(chi chu池除音):踌躇,指心神犹豫不定。 节物:一个季节的景物。 我行永已久:是说男人家在外日久。这两句诗触景生情。 6、游宦:远游的仕官。 会:当。 离思:离别后思念之情。 守:耐、等的意思。 魏晋时期的作家 左思 小传: 左思(250—305年?),字太冲,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他是太康时代有较高成就的诗人,但由于出身寒门,仕进很不得意,因此对当时门阀世族霸持政权的现实,感到非常不满。 在一部分诗作中,反映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同时也表现了他蔑视权贵的反抗情绪。他的诗风格雄浑,语言遒劲,绝少雕饰,大都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咏史》八首是他的代表作,《娇女诗》对后世摹状小儿女的诗作,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三都赋》也是名篇。喜欢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