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76章 龙图阁大学士

第376章 龙图阁大学士(1 / 1)

宏丰帝沉默,没有当面反驳陈阁老,自有文臣站出来,不是他人就是吏部尚书。 开恩科,出来的新科进士可是要他们吏部外派授官的。 朝廷官员够不够用,有没有大面积缺员,难道他不知道? “陈阁老此言差矣,朝廷虽然上马不少项目,可还不到缺进士的时候。” “哦,那安南一国之地,吏部准备了多少官员,有几个是进士,几个是举人?” 灭国安南,已经不是秘密。 根据前线回来的战报,依旧还在顽固抵抗的,只有一座小城而已,里面就剩下十几万军民,不足挂齿。 灭国安南,是类似列郡祁连的功绩。 安南之地如何管理,怎么划分,有几县几府几路? 一旦确定,都是需要官员的。 陈阁老提出此问,吏部尚书却没有任何脸色变化。 这些事情,朝廷岂能没有考虑到? 文臣武将,早就有不少进入了安南,接手战后管理。 “阁老忧国忧民,本堂佩服不已!阁老放心,安南的官员早就准备好了,大部分都上任去了,后续的也已经到了云南,都在往安南走。” 为了拿下安南,宏丰帝可是准备了不少东西。 派大军去攻打,只是第一步。 内卫的探子,早就遍布整个安南。 除此之外,便是要派遣出流官,甚至是有一些移民政策,鼓励靠近安南的无地之百姓,举家搬迁进入安南。 原本在琼州的流放地,也早就搬迁进入了安南。 那些流放罪民,便是杀人放火的,也是汉人啊。 一旦进入安南,那就彻底不一样了,这些罪民,若是能扎根安稳下来,反而有利于朝廷的管理。 要知道这些流放罪民中,其中不少都是官员,读书人也多。 甚至,针对此次流放罪民进入安南,朝廷还给了一些优惠政策。 流放的都是成年男丁,朝廷给出的政策,若是他们老老实实在安南安稳下来,经营家业,朝廷是允许他们的家眷,进入安南与他们团聚的。 大部分流放罪民,都是成年男丁,老弱妇孺这些都留在大渊内。 若是朝廷没有政策,光靠老百姓,想要跨越大半个大渊朝,进入安南,其困难程度,无异于唐玄奘的西天取经。 若是朝廷有政策,那就不一样,一路上迁徙之人就能拿着朝廷的路引走官道,安全系数猛增。 有了这个政策保证,相信大多数流放罪民能在安南安定下来。 同时,朝廷也跟经营辽东一样,给予一些土地、税收政策,将无地之民迁徙进入安南。 甚至有大臣提议,在云贵川等边陲之地,将一些土司之民迁徙进入安南,或者从北方草原上抓捕一些放牛牧马的蒙古人去安南之地。 不得不说,这些大臣都很有想法。 陈阁老被怼了一句,碰了一个软钉子,竟然就退了回去,似乎是被吏部尚书说服了。 赵清虎有些好奇,你们这些朝臣就是这样斗的,一点不激烈啊。 宏丰帝都没下场,一个恩养在家的龙图阁大学士,就被干沉默了?战斗力不行啊。 让他没想到的是,陈阁老不再找皇帝麻烦,反而来到了他的面前。 “爵爷!” “阁老多礼!” “爵爷有所不知,老夫有几个老友,似乎入了印染工坊,便数月时间不曾出来,不知爵爷可知此事?” 老友?那些编书的大儒,还在写教材呢,这可是大工程。 毕竟,义务教育有八年,虽说这件事情是从无到有,刚刚起步,但是,早就有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可是赵清虎找人仔细讨论过的。 义务教育开启后,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需要大量的教书先生,还有学校位置,更有海量教科书。 对应的,教育部门也要弄出来,从门下省直属,到京兆府的配套人员,这可是大工程。 一千万两银子,赵清虎已经投入了不少,甚至都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责任官员,事情都是他家的小管家在跑,忙的是脚不沾地。 “几位老先生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让人敬佩!” 陈阁老摸了摸鼻子,今天咋回事,怎么谁都乐意给他一个软钉子? 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这些大儒的学生、家里人,不少都找上了他。真要是心甘情愿无私奉献,还有这事? “不知他们何时能得以归家?” “阁老放心,并没有限制几位老先生自由,完全是自由来去的。阁老若是还不放心,可让这些老先生的家人或是学生去探望一二。” “可以探望吗?为何老夫接到的消息,是不能探望,那印染作坊管理严格的很。” “许是下面的人有所误会,回头我说他们去。” 印染作坊当然是管理森严,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去,还有什么秘密? 想要探望,也不是不行。 甚至是那些大儒,现在想要离开,赵清虎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这些老家伙,一个个皓首穷经。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从去了印染作坊,虽然跟百家学者,争的是面红耳赤,但是花销也不小。 吃的用的都要好的,而且, 不是吟风弄月,就是听曲看戏,要求多得很。 印染作坊的伺候不了,还来找过赵清虎。 赵清虎一挥手,直接拿出一千两银子一个月,作为活动经费,找了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管事,加上几个小厮。 好家伙,自从知道了这件事情,这些大儒们,那是真的月月花光,一个铜板都不带剩下的,日子过得滋润的很。 好在,教科书的进度不错。 算是唯一让赵清虎满意的地方。 否则,他是真的要停掉这些人的月俸。 “爵爷不可哄骗老夫,明日我就让人去探望。” “全凭阁老意愿。” “如此大善!” 好歹,算是办成了一件事情,陈阁老颇为满意。 刚刚提出增加恩科,碰了钉子,又来找自己,这位陈阁老,让人迷惑啊! “陈阁老应该是有事情,没说出来而已。” 此时,陆帧靠了过来,说出了自己的推断。 赵清虎皱眉,还真的有事情? 一位荣养在家的一品阁老,能有什么大事? “你知道些什么?” “最近陈阁老府上客人不少,都是饱学之士,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 “在野之人,天生如此!”胡志英凑了过来。 他身上还有一个工部侍郎的兼职,来文华殿凑凑热闹,不是难事。 “陈阁老有些糊涂了啊,恩养在家,乃是陛下隆恩,理应含饴弄孙才是。”陆帧道。 “个人有个人的想法,陈阁老也是江南人,乃是江南世家大族。” 赵清虎无语,江南成了一个坐地虎啊。 大渊皇朝,好些个朝廷政策,到了江南就要变味。 真的是距离政治中心太远,天高皇帝远呗。 江南这些人,莫不是感觉他们出工出力养着朝廷,要一些特殊地位不成? “别的不说,陈阁老提出官员缺额,户部倒是十分赞同。” 话题一转,陆帧又表达了对陈阁老的认可。 户部缺人啊,特别是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国库盘点,全国税收核查等等事宜,陆帧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一次科举的小榜能成功,其中就有他的贡献,他可是花了大力气推动此事。 小榜上一共十八人,都是算术精通,此次科举会试,算术题目他们都拿了高分。 户部就需要这样的人才,能打算盘能算账,还是参与了科举的举子,学问绝对够。 胡志英笑了,“陆尚书,工部也缺人啊,朝廷上马不少工程,主要责任还是落在工部肩膀上。” 都是千年狐狸,跟谁玩聊斋呢? 你们户部缺人,我工部就不缺人了? 那十八个同进士,工部绝对要争上一争。 反正,明年开春,放这些人离京之前,他们是可以入六部观政的。 旁人去观政也就罢了,他们是专业人才,来了可不能光是看着不干活。 陆帧无语,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喝茶聊天了? 我们可是同事啊,工部都把你排除在外了,日常活动都不带你,你给工部说话? 见陆帧翻了白眼,斜睨着自己,胡志英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子,“都是同僚,同僚。” “爵爷,令郎可有安排去处?” 赵清虎老实摇头,“还没想好。” 按理来说,来自己手下是最好的。 可五郎思考了几日,也没有给出答案,这孩子应该是有自己的想法。 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不行,让他入翰林。 反正外派是不可能的,自己的儿子,不在身边孝敬自己,跑出去当官,像话吗? 喝茶聊天,赵清虎三人凑到了一起。 宏丰帝身边,也围着一些老臣,都是荣养在家的老臣,日常君臣见不了几面,今日算是特殊场合,要多亲近亲近。 “安南快要拿下了,按照门下省的规划,安南之地划分两路九府三十七县,还需要派遣一位安南总督去协助镇南王。” 安南总督,不就是两路巡抚吗? 协助镇南王,说得好听,就是要接替镇南王。 这些文臣,很有想法啊,知道如何限制皇室。 除非宏丰帝把镇南王的封地就封在安南,否则,这位王爷迟早要上交兵权,回归朝廷。 拿下安南,是开疆拓土的功绩。 原本大渊皇朝只有三十六路,如今,要多出两路来。 “对了,陛下下旨召回东王了。” “东王?” 东王不是在大同吗,跟北王成掎角之势,不仅威慑辽东之外的蛮夷还震慑草原,十分重要,皇帝把他召回来干嘛? “商量榷场的事情。”陆帧道。 榷场,辽东已经开了两个,一个是针对远东地区跟高丽的,一个是针对蒙古草原的。 北王拿了不少新鲜东西,听说赚的是盆满钵满。 连朝廷下发给辽东的军饷,今年北王都没来信催促。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户部派驻在辽东的员外郎,多次上书,想让北王把两个榷场的账目公开,他要收税。 东王所在的大同,面对的同样是草原民族。 开一个榷场,购入牛羊,往外输送一些奢侈品给草原贵族,无伤大雅。 大同所在地,已经很多年没有战事。 开国之初,这里的草原民族被太祖打的太狠,到现在也没恢复过来,大渊皇朝经营多年,甚至有汉人占据了大片草场,作为牧马之用。 大渊皇朝的主要战马来源,就是这里。 宏丰帝对东王自然十分照顾,香皂等新兴的物品,辽东有的,东王所在地也有。 就是军事方面,东王跟北王不一样。 北王坐镇辽东,麾下有二十万辽东大军,除了十几万戍边大军之外,还有五万是机动部队,就是北王的直属军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依附在大渊皇朝的少数民族,也在北王节制之下,可以调动一些大军为自己所用。 东王所在的大同,是有武将镇守的,他在大同,主要还是震慑作用,手下只有一个卫队三千人。 宏丰帝先后给辽东送去了三百条枪。 东王跟西王,一人就十条枪,五百发子弹,就给他们护身用的。 这位王爷要回来,对于朝廷来说不算什么事。 议论一阵后,赵清虎算是发现了,朝廷还真的是有接连不断的事务。 事情一件一件,天南地北都有。 安南拿下了,如何安排官员,谁来当这个安南都督?都是要角逐的。 江南之地又有了灾情,甚至有小范围的叛乱。 辽东的草原上,又有大军南下的征兆。探子传回的情报,草原上今年更冷了,已经开始有牛羊被冻死。 再看西北,入冬之前没下雨,又有干旱的危机。 云贵川之地,土司反叛独立,也是家常便饭。 除此之外,一些日常的朝廷事务也多。 冬日了,祭天祭地这些都要准备好,还有太庙等,都是要冬祭的。 一年忙忙碌碌,公元二十六年到来之前,朝廷的账本也应该做一个年结。 就是刑部、大理寺,也要有一个汇总的章程。 好在这些事情无需赵清虎烦心,他只要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 “来了,陛下,有举子交卷了。” “有点快啊,这才一个多时辰。”喜欢穿越古代儿孙满堂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古代儿孙满堂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