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捷报不停(1 / 1)

暖身殿,君前议政结束后,左相等人各自回归值班的班房。 而宏丰帝,则是带着一些近臣开始处理奏折。 孙公公就在一旁侍奉,今天格外的老实。 “怎么了,看你这死样,有事情?” “天津卫来的消息,殿下亲自带着人出海了。” “呵!” 宏丰帝笑了,还真是他儿子。 “瞎担心什么,朕的儿子,苍天自当庇佑!” “老奴总也忍不住。” 太子殿下啊,也是孙公公看着长大的。 想到汪洋大海内,那无尽的危险,还有那堪比鲲鹏的鲸鱼,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赵爱卿最近在忙什么?” “爵爷在庄子上建立了许多工坊,弄了许多罐头食物送去天津卫,应该是给殿下他们出海用的。此外,爵爷去了医学院。” “医学院?” 宏丰帝好奇,难道又有类似种痘防疫天花的壮举? 医学院,以京城为中心,已经开始朝着全国三十六路外溢,大量给百姓接种牛痘,防疫天花,结果喜人。 这件事情,也是宏丰帝,这段时间唯一开心的。 “爵爷说病痛并非千千万,一些常见病症所需用药大差不差,想让太医们,制作出一些万能药。” “万能药?” “奴才也不是很懂。” “让医学院的人写个折子上来。” “遵命!” 不是万能药,而是中成药。培养一个合格的大夫,能坐堂看诊,看病开药的,十分困难,而且耗时耗力。 这就需要从药材方面想办法。 本草中药,弄些原材料,对大夫的要求自然高。 可若是能弄出一些特效药,不用全面覆盖,只需要覆盖一些常见病症,就能大大降低行医治病的门槛。 医学院创建,天下名医汇聚,赵清虎自然顺势提出了这个想法。 对此,一众名医十分感兴趣。 别的不说,大家制作的阿胶、川贝枇杷膏、祛风丸,都是大差不差的。 既然有这样的先例,自然可以制作一些特效药。 就是药丸的保存是个问题,需要他们继续钻研。 有了橡胶、玻璃等制品,倒是给这些药丸的保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这些事情,赵清虎也就只能提供一个思路,没有实操办法,只能是医学院跟工匠院的人合作,去多多探索,尝试。 “阿弥陀佛!” 医学院内,赵清虎才从一众太医的围攻中挣脱出来,迎面就见到了一个大和尚。 那和尚双手合十,似乎正在念经。 “大师,这是怎么了?” 悬空大师见是赵清虎,再次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 “悬空见过爵爷!” 赵清虎顺着悬空大师的背影,看向了后方的房间。 只是一眼,好家伙,把他吓了一跳。 里面有一具已经被解剖的大体! 好家伙,医学院这些人是真的疯狂啊,竟然带着和尚看解剖。 不仅是和尚,房间里面还有几个老道士呢。 对比悬空大师的不适,老道士倒是稳得住,一个个老神在在,还在仔细观察呢。 “大师,不至于此,这些场面您避一避就是!” 悬空大师却摇了摇头,“对于医学来说,这是进步,贫僧只是心有挂碍,多念几次经文便无事了,说到底只是皮囊而已。” 等里面的医生,重新把解剖的大体缝合好之后,赵清虎这才走了进去。 血腥场面,他也不适应啊。 “大宗师,您来了!” 几个负责缝合的医学生,见到赵清虎,就像是见到了亲人一样,十分激动。 见那大体被搬回棺材,赵清虎终于发现了异常。 这棺材,黑底红漆,怎么看怎么像是出殡用的。 这些家伙,从哪弄来的尸体啊? “老爷,天津卫来信了。” 没等赵清虎询问,顾凌轩站在门口,探头探脑喊了他一句。 离了解剖室,赵清虎接过信件,是四郎写回来的,说是他三哥跟着太子殿下出海,捕猎鲸鱼去了。 “下一次你们解剖要有的放矢,可以找一些病故之人的大体。” 丢下一句话,赵清虎便带着顾凌轩离开了医学院。 四郎来信,除了说出海的事情,还有一个需求清单。 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庄子能提供的,赵清虎需要回家,找杜真去安排。 “老爷,南边最近捷报连连,镇南王大军所向披靡,安南几乎是望风而降。” “打下安南不是问题,以大渊皇朝目前的军武,半年内就能彻底解决,关键是战后的治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想要让安南百姓归心,还是要想想办法的。” “老爷,我听说有不少人去南方了,想要在安南经营一番产业。” “嗯?” 赵清虎好奇,谁这么敏锐? “知道是谁家吗?” “左相家去了一个公子,是相爷的三公子,此外还有大量族人。” 聪明人啊,赵清虎内心感慨了一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爷,咱家要去吗?” 赵清虎摇头,安南,不是什么好地方。 自家儿子不多,绿竹村赵姓族人也不多,总共才多少户啊?可没有人派过去。 “不用,咱们不掺和!对了,去工匠院的印刷工坊!” “好的老爷!” 印刷工坊,热火朝天,里里外外都是忙碌的工人。 大渊印刷,绝对是整个大渊皇朝最大的印刷工坊,有一千多工人。 除了《大渊日报》、《真理》期刊外,简体字典,都是在这里印刷的。 “爵爷,您来了!” “我要的课本如何了?” “爵爷放心,加班加点,目前已经有了五千套。” “那些大儒呢?” 主管的官员尴尬一笑,您还好意思提那些大儒? 他们都是来京城找工匠院辩论的。 好家伙,您一句话,把他们全都弄来了印刷作坊。 而且,一句话,就让他们赖着不走了,全都要留下来编撰教材。 为此,一众大儒,跟来自百家之人,可是日日争吵。 赵清虎笑了笑,最近印刷坊的热闹,可以预见。 他把大儒们,还有一些百家学者弄过来,齐聚一堂,也没别的理由,就是要编撰一个蒙学课本,语文课本。 他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八年义务教育,第一批在直隶两府十九县推行,为此,他准备了一千万两银子。 所有人都被他的大手笔震撼住了。 难以想象,这一千万两,能教导出多少读书人。 这读书人要用的课本书,自然是关键。 儒家的大儒,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不把圣学多塞进去一些,他们死了都没脸见孔圣人。 其余诸子百家的学者,自然也是见缝插针,削尖了脑袋,要把自家的思想也加进去。 无奈,赵清虎有规定,文章、诗词歌赋,都是有数目的,这些人为了抢夺名额,没打起来已经算好的。喜欢穿越古代儿孙满堂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古代儿孙满堂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